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西南科技大学2014年年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题及答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1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入学考试

大学语文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纸上。

1.晚唐诗坛上,擅长写“无题”诗的诗人是

A.杜牧

B.贾岛

C.李贺

D.李商隐

2.《左传》、《史记》所采用的体例依次是

A.国别体、纪传体 C.纪传体、国别体 3.《战国策》是一部

A.笔记体史书

B.国别体史书

C.编年体史书

D.纪传体史书

B.纪传体、编年体 D.编年体、纪传体

4.唐代诗人中,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是

A.王维

B.白居易

C.柳宗元

D.韩愈

5.下列同属“新月派”的一组作家是

A.艾青、徐志摩、郭沫若 C.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

6.茅盾《香市》一文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

A.夹叙夹议 7.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

A.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C.序幕、开端、发展、尾声 8.绝句属于

A.古体诗

B.楚辞体

C.乐府诗

D.格律诗

B.开端、发展、高潮、尾声 D.序幕、发展、高潮、结局

B.情景交融

C.寓情于景

D.今昔对比

B.闻一多、郭沫若、冰心 D.郁达夫、徐志摩、艾青

9.下列关于诗人徐志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徐志摩是新月社重要成员 C.徐志摩是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

B.《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 D.飘逸清丽是徐志摩诗歌的一种风格

10.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竭力倡导的治国方略是

A.小国寡民

B.民贵君轻

C.无为而治

D.王道仁政

11.元杂剧《西厢记》的作者是

A.王实甫

B.董解元

C.马致远

D.关汉卿

12.《论毅力》、《论学问》、《论快乐》的作者依次是

A.梁启超、钱钟书、培根 C.梁启超、培根、钱钟书

B.梁实秋、梁启超、钱钟书 D.培根、梁启超、梁实秋

13.《大同》出自《礼记》,下面对其陈述正确的是

A.《礼记》是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 B.《礼记》中的《仪礼》、《周礼》、《周官》合称“三礼” C.《礼记》成书是在春秋时代

D.《礼记》的内容主要涉及了上古三代的礼仪制度 14.《西厢记·长亭送别》的语言特色是

A.慷慨悲凉

B.沉郁顿挫

C.明白晓畅

D.优美雅致

15.下列关于《论语》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作者是孔子

C.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16.下列作品出自同一作家的是

A.《米龙老爹》、《羊脂球》、《苦恼》 B.《麦琪的礼物》、《项链》、《最后的藤叶》 C.《变色龙》、《项链》、《苦恼》 D.《猎人笔记》、《罗亭》、《门槛》

17.下列对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评论错误的是 ..

A.诗中的“康桥”就是英国的剑桥 B.本诗抒发了诗人故地重游的复杂感情 C.全诗气势雄壮,酣畅淋漓 D.诗句清新,音韵和谐

18.在《爱尔克的灯光》中,“爱尔克的灯光”的象征意义是

A.封建家庭和礼教的没落和崩溃 C.对旧家庭的憎恶和对财富的鄙弃 1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 ..

B.美好希望的破灭和生活的悲剧 D.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B.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D.是一本语录体散文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B.李白的诗歌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 C.号称“七绝圣手”的诗人是盛唐时期的王昌龄

D.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融诗情画意于一体,风格清新淡雅 20.下列对《张中丞传后叙》一文表述错误的是 ..

A.韩愈写作本文是为了补足李翰《张巡传》的缺漏 B.文章前半部分以议论为主,驳斥了诬蔑许远的错误论调 C.文章后半部分补叙了张巡,许远,雷万春保卫睢阳的轶事 D.全文叙事议论并重,议论饱含激情,叙事生动传神 21.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A.钱钟书—《论学问》、《围城》 C.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

B.茅盾—《香市》、《选择与安排》 D.鲁迅—《灯下漫笔》、《论毅力》

22.关于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是郁达夫写于三十年代中期的游记散文 B.文中的“故都”指六朝古都南京

C.文章通过房前屋后、街头巷尾的景物描写,赞美了故都的秋天

D.文章通过对比手法彰显出故都秋色的浓郁,抒发了作者对故都的热爱之情 23.王维《山居秋暝》中的颔联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B.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4.“孤苦伶仃”、“天下为公”、“望洋兴叹”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A.《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陈情表》 B.《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礼记·大同》 C.《陈情表》、《礼记·大同》、《庄子·秋水》 D.《礼记·大同》、《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 25.下列各句中,同时采用了比喻和夸张手法的是

A.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D.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26.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是

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彼以艰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 D.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27.下列句子中,含有被动句式的是

A.A.冀君实或见恕也。

B.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 C.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D.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致天下怨谤也。 28.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

A.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

度义而后动:考虑到这样做是适宜的,然后采取行动。 B.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而皆自于人欤:而都是由于人为的缘故呢? C.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 姜氏何厌之有:姜氏讨厌什么呢? D.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却宾客以业诸侯:拒绝宾客而使诸侯成就功业。 2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 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 .

B.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 .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

D.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 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 .30.下列划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

A.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吾与子之所共适:是我和你共同享用的。 B.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技之工又须问耶:技艺的精湛又何须再问呢? C.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

不能不动客子之愁:不能不触动我这个客居他乡人的愁思。 D.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我们这些百姓准备饭食去接待官差。

二、判断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х”。 1.创作“问题小说”的作家是沈从文。( )

2.“三曹”中诗风悲凉慷慨、气韵沉雄的是曹植。( ) 3.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是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 4.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文学家是王安石。( ) 5.曾称艾青为“吹芦笛的诗人”的学者是胡风。( )

6.《张中丞传后叙》一文中所说得“守一城,捍天下”的“城”是指洛阳。( ) 7.唐代以新乐府诗大胆揭露弊政,抨击权贵,反映民间生活疾苦的诗人是杜甫。( ) 8.屠格涅夫的《门槛》通篇运用了象征手法。( )

9.契诃夫《苦恼》中老车夫姚纳的苦恼是儿子突然病故。( ) 10.李白《行路难》(其一)这首诗借用了“碧溪垂钓”这一典故。( ) 11.“曲”这种文学样式兴盛的时代是宋朝。( )

12.《家》、《寒夜》、《爱尔克的灯光》这三部作品均出自于同一作家。( ) 13.《资治通鉴》属于编年体史书。( ) 14.王维的《山居秋暝》是一首五律。( )

15.茅盾倡导并组织成立的文学社团是新月社。( ) 16.《风波》的时代意义在于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 17.《氓》选自《诗经》中的魏风。( )

18.贯穿《爱尔克的灯光》全文的线索是,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 ) 19.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巴金。( ) 20.《谈时间》的语言风格是谨严犀利。( )

21.代表沈从文艺术创作高峰的一部中篇小说是《边城》。( ) 22.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白居易。( )

23.宗臣写《报刘一丈书》的原因是有感于刘一丈与父亲的亲情。( ) 24.擅长七言绝句、有“七绝圣手”之称的唐代边塞诗人是王昌龄。( ) 25.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战国策》。( ) 26.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环境和时代背景。( ) 27.“易安居士”是指辛弃疾。( )

28.在先秦诸子中,文风以想象丰富、辞藻瑰丽、汪洋恣肆著称的是庄子。( ) 29.北宋时期,第一位大量制作慢词的词人是柳永。( )

30.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指的是“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 )

三、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1~4小题。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请解释“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含义。

2.作者以水与月为喻,阐明了怎样的哲理? 3.这段文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4.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赋在语言上具有什么特点? (二)阅读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然后回答1~4小题。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这首词中,抒写昔盛今衰、身世变迁的词句是哪一句? 2.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

3.词中九组叠字的运用有何艺术效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西南科技大学2014年年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题及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西南科技大学2014年年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11023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