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归纳:驳论文三步法)
[讲授每一步方法时,切忌单调僵化。不然,气氛沉闷,学生疲倦,效果就难说了。] 二、实例点拨
师:理解了驳论文三步法,现在我们来读一篇驳论文。这是1991年全国高考命题《近墨者未必黑》优秀作文。(发作文) 近墨者未必黑 (江西一考生)
有言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我们暂且不论,我认为近墨者未必黑。环境对人有影响,这些我们大都表示赞同,但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是对成长有决定性的作用呢?
如果认为“近墨者黑”的话,那显然是把环境的影响放在了突出的地位,而忽视了人的主观原因。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显然不合理。
我之所以认为“近墨者未必黑”,是因为环境是外因,起决定作用的应当是内因,即人的主观因素,近墨者不黑的例子就有很多嘛。革命斗争中打入敌人内部的同志“黑”了吗?他们不是“近墨”,完全是在“墨”里了,但他们都保持着自己高尚的革命情操,在艰苦、恶劣、凶险的条件下为革命作贡献。
周敦颐有一名篇《爱莲说》,他就赞美“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不正是近墨却不黑者的画像吗?
当然,近墨者黑的也有,但只要我们认清了关键在自己,就应当加强自身修养。“近朱”当然好,“近墨”也不必担心。况且我们周围环境复杂,这更要求我们不但要有辨别是非的慧眼,又要有良好的自控能力和修养,锻炼出不为大环境所动的本领,创造出适宜的“小气候”。我们都能做到“出污泥而不染”时,“近墨者黑”也就不复存在了。
[对高三学生来说,高考优秀作文自有一种潜在的引力。拿它作材料,算得上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教师请一位学生朗读。读毕。)
师:哪位同学能用“驳论文三步法”要领来分析这篇文章?
生:这篇文章一开始就提出论点:近墨者未必黑。但作者并不忙于论证自己的论点,而是第一步:先抓住“近墨者黑”作为“突破口”,进行批驳,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认为‘近墨者黑’的话,那显然是把环境的影响放在了突出的地位,而忽视了人的主观原因。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显然不合理。”接着第二步:针锋相对地强调自己的论点。再第三步:用“近墨而不黑力的事实论据和“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理论论据进行证明,使自己的论点很有说服力。
生:这篇文章也体现了针对性批驳的特点。在批驳时用了反证法,先证明与自己的论点“近墨者未必黑”相反的论点“近墨者黑”的错误,进而来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 师:由此看来,要写好驳论文,最要紧的是把握好哪一步?
生(众)∶第一步!
师:对。这是区别驳论文和立论文的关键。有的同学习惯于阐述自己的论点,而不注意抓住对方的错误言论作针对性的批驳,于是在文章中造成“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如俗话所说‘黄牛角、水牛角、角归角(各管各)’的情况,这就不成其为驳论文了。所以,这第一步抓“突破口”批驳,至关重要。
(学生点头,领悟。)
[结合实例,再敲重锤,点拨开窍,为训练开道。] 三、突破“难点”
师:下面,我们就来进行针对性批驳的训练。请大家注意听:有一位女青年捡到了一块手表,失主知道后,上门去认领,不料那位女青年拒不归还,还说:“这表是捡来的,不是偷来、抢来的,不还不犯法!”(板书:是捡来的,不是偷来、抢来的)
[板书目的:集中学生注意力,重视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明确“针对性”,引发思维。] 师:如果请你写一封信给那位女青年,晓之以理,教育她把手表归还给失主,这封信应该告诉她什么道理?
生:写这封信要告诉那位女青年,应该把手表归还给失主,要指出她的说法是错误的。 师:错在哪儿呢?看出“破绽”了吗? 生:应该拾金不昧。
师:这是你的正而论点。她的说法错在哪儿呢? !
生:这位女青年把“捡来”和“偷来”“抢来”三者割裂开来,这是不对的。捡到东西不还,虽然和偷、和抢有本质区别,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都是不劳而获。
师:很好!抓住了她的说法的“破绽”,以此作为“突破口”进行批驳,那位女青年还能强词夺理吗?然后,再提出正而论点: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90年代的青年人应该保持这种美德。再引据论证,进一步指出捡到东西不还的错误,道理就能说得非常充分,达到晓之以理的目的了。大家说:这封信好写吗? 生(众)∶好写。
师:再说一件事:最近,一位同学到商店里去买帽子,挑了几顶,都不合适。营业员不耐烦了,把帽子往柜台里一塞,不给他挑了。那位同学很不满意,指着墙上的《服务公约》说:“你们不是写着要为为人民服务吗?”不料那位营业员说:“为人民服务,是为你一个人服务啊?”那位同学一时语塞,答不上话来。同学们,那位营业员的话对不对? 生:(众):不对。
师:好。如果要写一篇文章,该怎样批驳?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气氛很热烈。)
师:那位营业员的答话,实际上为我们树起了批驳的靶子。想一想:其中有什么“破绽”? 生:他把“为人民服务”同“为一个顾客服务”对立起来,是不对的。
师:很好,看出问题了。那么,他所说的“为人民服务”,实际上是怎么一回事呢?能否再批驳得具体一些? [点拨一下]
生:(继续):他所谓的“为人民服务”也不是真心诚意的,是一句空话。
师:好,点出问题的实质了。根据那位营业员把“为人民服务”和“为一个人服务”对立起来的错误,你能否把两者结合起来,得出你所说的“是一句空话”的结论?用第二人称,面队营业员说的话,组织一段批驳的文字。 [再点拨一下,要求提高一点]
生(思考、领悟):你既然承认要为人民服务,应该知道,“人民”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由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组成的,离开了为一个一个具体的顾客服务,“为人民服务”岂非成了一句空话?
师:同学们,批驳的好不好? 生:(众):好!
师:然后,我们可以提出正面论点了。哪位同学来说? 生:为顾客服务是每一位营业员的天职。 师:很好。怎么论证?
生(继续):可以举优秀营业员的事例来论证,进一步批驳不好好为每一个顾客服务的错误。 师:能说几位优秀营业员的名字吗?
生:北京百货大楼的营业员张秉贵,上海虹口区三角地菜场营业员安根嫡,可以概括他们热情为顾客服务的先进事迹,进行论证。
师:很好。现在要写这篇驳论文章,会不会像那位买帽子的同学“一时语塞”,“答不上话来”? 生:(众笑):不会,
[穿插点小幽默,活跃气氛,把学生思维活动逐步推向高潮。]
师:昨天,我在回家的途中,见到一家商店挂出一牌,上书8个大字(板书:独家经销,价格最优)。这个商品广告文字写得怎么样? (学生议论,兴致极高。)
生:这个广告文字有破绽:独家经销,说明只此一家,怎么知道它的价格最优不最优。
师:很好,现在以《“一则广告”质疑》为题,每个同学都来写一段批驳文字,怎么样?可以“路过一家商店”开头,先记叙事情,后针对广告文字进行批驳,要求 文字简明,连标点不得超过60字,一针见血。
[火候已到,学生跃跃欲试,可以制造书面产品了]
(学生写,教师巡视。5分钟以后,由两位学生朗读自己地开头,教师大力肯定并参与修改,很快形成了下面的文字:路过一家商店,见有一块招牌,上书“独家经销,价格最优”。读后不禁生疑:即曰“独家”,又无从比较,这价格和“最”之有?)
[教师参与语言训练,形成规范化的文字,使学生在比较中提高,学到实实在在的功夫。也为高质量完成作业提供了范例。]
师:(总结):驳论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不要拖泥带水,不能含意不清;自然,更不能以漫骂代替批驳说理。这是必须予以重视的。今天回家,就下面两道作文题进行思考,各写一段开头,要求选准“突破口”进行批驳。文字要准确、简明。 1.“有钱就是幸福吗?” 2.“人微”言“不轻” 板书设计
教学说明
教材引路——实例点拨——突破“难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蕴涵了沟通读写、传授方法、培养实际能力的思考。实践证明,是有效果的。
但在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的任务要明确,前后衔接要紧密,思路要畅通,要注意呼应。 选用的训练材料,要贴近生活,能引发兴趣,并受到学生重视。语言组织要准确,并尽可能风趣一些。
学生答问肯定有不尽人意之处,不去指责,要善于发掘其中的“闪光点”,多加鼓励,因势利导,目的在于调动全班同学积极而愉快的思维。
⒒驳论文难写,我归纳了“三步法”,仅是“一家之言”。授与此“法”,似易为学生理解并掌握。有鲁迅文章为据,也就心安理得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驳论文的写作指导(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