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1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朝代 汉代 背景 汉初郡县、封国并存,后来发生“七国之乱” 措施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影响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唐中期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唐代 加强边疆地区军事防务 在地方设节度使,节度使往往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 将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宋初 宋太祖为防止武将夺权重演 央,充实中央禁军;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将财政权收归中央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元朝 元朝疆域幅员辽阔 省长官由朝廷任命,受中央节制 概念辨析 元朝的行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 郡县是地方机构,郡县长官是地方官员。中央政令直达郡县,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形象地表示:中央→郡→县,直线行政。行省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行省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是分区统治,不是直线统治。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代: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担任尚书令、侍中等,以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3.隋唐:三省六部制 (1)内容

①三省: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②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影响

1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①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②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

4.宋代: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5.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易错提醒 “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三权分立”的区别 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形式上相似,都体现了分权的特点,但二者反映的本质却不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在于强化皇权,是君主专制的产物;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目的是防止专制,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的产物。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实行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

(1)实行九品中正制,选用官吏重门第不重才能。 (2)后期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这一制度已无法继续下去。 3.隋至元:科举制 (1)形成

①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作用

①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图示明史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2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汉代的外戚干政

外戚干政是古代皇帝的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而把持朝廷政权的现象。皇帝年幼时,外戚往往干政擅权,尤以汉朝为烈。汉武帝晚年立小儿子刘弗陵做太子,命其母钩弋夫人自尽,就是为防外戚专政。汉哀帝、汉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朝政,酿成王莽代汉的结局。 2.文官政治

即文官在政事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宋太祖留下遗训:“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古代唯宋朝有此家法。宋代通过科举制度来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宋朝的文官在朝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副相)、正副枢密使(军政长官)以及地方要员等,大都由文人担任,形成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在北宋,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是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官员并称“言官”。台谏官直接参与决策、品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两宋共有134位宰相,其中有123人出身科举。宋代很少出现外戚干政、宦官专权的现象。宋代完善的文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使职差遣体制

宋代,官僚制度中有“官”“职”“差遣”的区分。所谓“官”,实际是一种等级待遇,作为叙级、分等、定薪的依据。所谓“职”,不是职务,而是加官,只是一种虚衔。上述两种官僚,“有官无权”“有职无权”,真正负实际责任的是“差遣”。所谓“差遣”,也称职事官(事务次官),是官僚担任的实际职务。例如,名义上宰相是中书令、门下侍中,但那仅仅是“官”,掌握相权的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这些“差遣”。如此,皇权得到加强,但也出现严重的冗官现象,冗费增多,且效率低下。

4.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形成了两大系统,一是御史监察系统即监察制度,是皇帝的耳目,职责是纠察官员,肃正朝纲,主要运用弹劾手段进行监察;二是谏官言谏系统即谏议制度,职责是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章奏。台官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二者构成了封建社会完整的监察体制。

考点一 隋唐的制度创新——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1.为什么说唐代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官制?

3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唐代三省六部的运作模式

(1)相权三分,互相牵制,加强君权。中书省拟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三省之间互相制衡,从而分散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君权。

(2)职权分明,分工合作,行政效率高。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三省之间既能互相牵制,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3)节制君权,减少施政失误。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2.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作用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建立制约机制,有利于减少统治者的决策失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走向成熟。

3.唯物史观——辩证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社会整合功能 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学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推动世界文明 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重才轻品 消极影响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才学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 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积极影响 巩固国家统一 官本位思想 禁锢思想 4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要求:分析材料,论证科举制对社会阶层变动的影响。

史料 科举制冲破了九品中正制造成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闭局面,使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另一方面,使统治集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相当的稳定作用。

——摘编自倪峻、姚立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提示:从积极、消极两大方面进行论证。 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打破了九品中正制形成的士族门阀垄断仕途的阶层固化局面,使出身贫寒的知识分子获得从政机会,改变社会地位。但占社会多数的劳动者仍改变不了原有的社会地位。

1.三省六部制运作过程的程序化和规范化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熹《朱子语类》

发现问题 注意三省六部制行政运作程序中隐含的前提是“得旨”(按皇帝旨意),这是理解其实质的关键。

命题角度 唐代皇权与相权的制约与平衡;东西方“集权”与“分权”政治内涵的差异。 2.海外人士对科举制的认识视角

我不赞同科举制度是落后的这种观点,我认为它是进步的,只是到了清朝末年,大家都把它与清政府联系在一起,因为清政府是腐败的,所以与之有关的东西都要废除。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科举考试被废除后,考试制度还是得到了继承,如孙中山时期的考试院,实际上是把科举制度现代化了。以科举为主的考试制度实际上是非常有意义的。

——[美]本杰明·艾尔曼

发现问题 材料作者从现代考试制度的视角评价科举制,代表了海外学者的一些观点。 命题角度 科举制与现代考试制度的历史联系;科举制与社会公平正义;科举制的“机会均等”原则与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契合。

考点二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郡国并行制与行省制 1.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1)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1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在线全文阅读。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1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10321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