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基坑支护方案
本工程基础均为砼独立基础,设计埋深为-2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考虑。因施工场地,边侧无建筑物。基槽挖土可按1:0.5放坡系娄下挖。为加快施工进度拟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清槽。基础开挖时,槽底应开挖排水沟和集水井,排水沟和集水井均离基础外侧不少于30cm,集水井内积水用水泵抽出排入地面下水管道。尽量减少雨天造成的损失。人工清槽土方应弃距于槽0.8m外,且堆积高度不得大于1.2m。在基槽施工时,离上口边缘1米内不得堆放土及材料,以防对基槽造成过大压力,出现意外。基槽施工,用钢管扎成上下通道,供施工人员上下使用。基槽四周打木桩扎竹笆围护,以防人员附入坑内。基槽施工时,应在四周及主要入口处置警告牌。
第六节、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萧县,为框架结构,其中1#楼建筑高度为19.50米 ;建筑层数为:地上4层,2#楼建筑高度为23.6米 ;建筑层数为:地上6层,3#楼建筑高度为21.55米 ;建筑层数为:地上4层。
二、模板设计 1、柱模板
柱模拼装好后,在楼(地)面上0.2-0.3m处开始四周用50*100mm木枋(100mm长边放置在水平面)加柱箍,两端用木楔打紧,并钉紧,其每侧柱箍与柱箍,木枋与木枋间距离为:柱宽400mm以下的为@700、400~500mm为@600,500~800mm的为@500,其木枋应紧贴模板,有缝隙的应加木塞打紧,并加钉铁钉,防止在砼振动时脱落。柱模拼装加固好后,对柱的垂直度进行校核,并加拉杆和斜撑,拉杆各一道,斜撑的角度不得大于60°。柱模板安装应在其下部装检查孔。 剪力墙超过500mm时要设置φ10对拉螺栓,间距控制在0.5~0.7米之间。
2、新浇砼自重标准值:24.0KN/M3
3、钢筋自重标准值:梁1.5KN/M3,楼板1.10KN/M3 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注:计算模板及直接支承模板的小楞,对均布荷载取2.5KN/M2,另应以集中荷载2.5KN再进行验算,比较两者所得的弯距值,按其较大值采用。
计算支架立柱及其它支承结构构件时,均布活荷载取1.0KN/M2。
5、振捣砼产生的荷载标准值,对水平面模板可采用2.0KN/M2,对垂直面模板可采用4KN/M2。(作用范围在新浇筑砼侧压力的有效压头高度内)。
6、新浇砼对模板侧压力标准值(采用内部振捣器时),可按以下两式计算,并取其较小值:
1/2
F-0.22γcto□1□2V 和F=□cH F:新浇砼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γC——砼的重力密度(KN/M2)
t0——新浇砼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确定
(可采用t0=200/(T+15)-砼温度) V——砼的浇筑速度(m/h)
H——砼侧压力计算高度(至新浇砼顶面)的总(m)
模板构件名称 平板模板及楞木 梁 模 及 支 撑 木模 0.3 0.5 胶合板模 0.4 0.6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外加剂取1.2。 β2——砼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商品坍落度为14cm时,取1.15。
7、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取值4.0KN/M2。 四、荷载分项系数
1、模板及支撑自重:1.2; 2、新浇砼自重:1.2;
3、钢筋自重:1.2;
4、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1.4; 5、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1.4; 6、倾倒砼时产生的负荷:1.4。 五、柱模计算
A、柱箍计算 柱模受砼侧压力
1/21/2
F1=0.22γcT0□1□2V=0.22*24*200/(30+15)*1.0*1.15*2
2
=38.2KN/m
2
F2=γcH=24*2.7=64.8KN/m
2
取其中较小值F=F1=38.2KN/m
假定钢管柱箍为铰支及受均布荷载作用,柱箍间距@550,1=636mm(如图)。 q1=0.55*33.2*1.2*0.85=18.6KN/m
2
M=q11/8=0.94KN/m,R= q11/2=5.9KN
22
钢管拉弯强度□=M/W+R/A=197.1N/mm<[□]=205 N/mm 扣件的抗滑力R=5.91KN<[R]=8KN
4
钢管刚度验算fmax=5ql/384EI=1.58mm<[f]=1/400=1.59mm满足要求。 B、柱模板背楞计算
背楞木方50*100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 q=33.2*0.25*1.2=9.96KN/m
22
支座M1=-0.107ql=-0.322KN/m,跨中M2=0.077ql=0.231KN/m背楞强度□16322
M/W=0.261*10/41.67*10=7.73N/mm<[□]=13N/mm。
446
背楞刚度w=0.632*ql/100EI=0.632*9.96*550/100*9000*1.04*10
=0.87mm<550/400=1.375mm,满足要求。
C、对拉螺栓验算:
查表得: M10螺栓净面积为A=78.5mm2 对拉螺栓应力:
N =F13内楞间距3外楞间距 =38.2*0.75*0.5=14.3KN
N/A=(14.3/2)*1000/78.5=91N/mm2<170N/mm2 对拉螺栓符合要求。
六、梁模计算
A、梁底模计算 1)、荷载计算 底模自重=5*0.05*0.2*1.2=0.06KN/m 混凝土自重=24*0.2*0.6*1.2=3.46KN/m 钢筋自重=1.5*0.2*0.6*1.2=0.22KN*m 振捣混凝土荷载=2*0.25*1.4=0.7KN/m 合计:q1=4.44KN/m 2)、抗弯承载力计算:底模按四跨连续梁计算,跨度1=800mm 弯距系数KM=-0.121,剪力系数KV=-0.620 挠度系数KW=0.632
226
则M=KMql=-0.121*4.44*0.8=-0.344*10N.mm
6222
□=M/W=0.475*10/(bh/6)=3.3N/mm 322 τ=3V/2bh=3*2.2*10/2*200*50=0.333N/mm w =Kwql/100EI=(0.632*3.74*800)/(100*9000*2.6*10) =0.41mm<[w]800/400=2mm,满足要求。 B、梁侧模计算 1)、荷载计算 1/21/2 F1=0.22γcT0□1□2V=0.22*24*200/(30+15)*1.0*1.0*2 2 =33.2KN/m 2 F2=γcH=24*0.6=14.4KN/m 22 取其中较小值F=F2=14.4LN/m,乘以分项系数1.2=17.3KN/m 22 振捣混凝土荷载=4*1.4=5.6KN/m,合计q1=22.9KN/m 2)、抗弯承载力计算:底模按四跨连续梁计算,立档间距450mm,取500宽为计算单元,侧模 22 18mm厚,则线荷载为q=22.9*0.5=11.45KN/m,乘以折减系数0.9,得10.3KN/m 弯距系数KM =-0.121,剪力系数KV=-0.620,挠度系数KW =0.632,则226 M=KMql=-0.121*10.3*450=-0.252*10N.mm 6222 □M/W=0.252*10/(bh/6)=9.33N/mm 322 τ=3V/2bh=3*2.87*10/2*500*18=0.48N/mm 446 w=Kwql/100EI=(0.632*7.79*450)/(100*9000*0.243*10) =0.96mm<450/400=1.125mm,满足要求。 C、梁支撑计算 1)、荷载计算 模板及支架自重 = 0.5*1.65*6*1.2=5.94KN 混 凝 土 自 重 = 24*0.2*0.6*6*1.2=20.7KN 钢 筋 自 重 = 1.5*0.2*0.6*6*1.2=1.3KN 振捣混凝土荷载 = 2*0.2*6*1.4=1.7KN 施 工 荷 载 = 2*0.2*6*1.4=3.4KN 合 计N=33.04KN 共计18立管,每根立管轴向力设计值33.04KN/18=0.84KN。 2)、模板支架立管的计算长度l0=h+2a=2.4m(h步距,架高3.3m) λ=l0/i=2.4/1.58=151.9,查表得φ=0.301 3)、立管的稳定性按下式计算(不组合风荷载): 3222 N/φA=1.84*10/0.301*4.89*10=12.5N/mm<[□]205N/mm满足要求。 七、板模计算 A、板模计算(板宽按1000mm计,50*100龙骨@350) 2 1)、荷载计算: 底模自重=0.3*1.2=0.36KN/m 2 混凝土自重=24*0.1*1.2=2.88KN/m 钢筋自重=1.1*0.1*1.2=0.132KN/m2 2 施工荷载(集中荷载)=2.5*1.4=3.5KN/m 合计 q1=6.87KN/m q2=3.37KN/m 2)、强度验算 板模按四跨连续梁计算,跨度l=350mm,当施工荷载(集中荷载)作用于跨中时弯距最大, 226 则M=K支q1l=-0.107*6.87*350=-0.09*10N.mm 22 M=K中q1l+KP1=0.077*3.37*0.35+0.169*3.5*0.35*0.239N.mm 622 □=M/W=0.239*10/(bh2/6)=4.43N/mm 322 τ=3V/2bh=3*1.49*10/2*1000*18=0.12N/mm 4 4 6 4)、挠度验算(荷载不包括振捣混凝土荷载)q=3.37KN/m 446 w=Kwql/100EI=(0.632*3.37*350)/(100*9000*0.486*10) =0.07mm<[w]450/400=1.125mm,满足要求。 C、板支撑计算 2 1)、荷载计算 底模自重=0.3*1.2=0.36KN/m 2 混凝土自重=24*0.1*1.2=2.88KN/m 钢筋自重=1.1*0.1*1.2=0.132KN/m2 2 施工荷载(集中荷载)=2.5*1.4=3.5KN/m 2 合计6.87KN/m,钢管支撑1100*1100,每根管轴向力设计值6.87*1.1*1.1=8.31KN。 2)、模板支架立管的计算长度l0=h+2a=2.4m(h步距,架高3.3m) λ=l0/i=2.4/1.58=151.9,查表得φ=0.301 3)、立管的稳定性按下式计算(不组合风荷载): 3222 N/φA=8.31*10/0.301*4.89*10=56.5N/mm<[□]=205N/mm满足要求。 八、模板的拆除 1、柱模板及梁侧模必须在平台、梁混凝土浇筑48h后方可拆除。 2、b≤2.0m的板,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50%时方可拆除;2.08.0m的板,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时方可拆除(即28天后);如果上一层的梁板混凝土未施工,则该层的梁板模拆除后应加支撑回顶。 3、跨度≤8.0m的梁,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的75%时方可拆除;跨度>8.0m的梁,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时方可拆除(即28天后)。 4、所有悬挑构件均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时方可拆除(即28天后)底模。 5、已经拆除模板及其支撑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以后,才允许承受计算荷载,施中严禁堆放过量的建筑材料。 梁板底模拆除时必须达到下表规定强度: 构件类型 跨度(m) ≤2 板 >2,≤8 >8 ≤8 梁拱 >8 悬臂 ≥100 ≥100 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佰分率 ≥50 ≥75 ≥100 ≥75 九、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1、所有结构支模前均应由专人进行配板设计和画出配板放样图并编号,余留量由缝模调整。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必须能保证结构构件各部分的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的准确性。 2、墙柱脚模板应加垫木和导模,防止砼浆流失造成栏根。 3、为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与模板粘结,影响脱模,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在清理过的模板表面上(包括第一次使用的模板)涂刷隔离剂,对隔离剂的基本要求是:不粘结、易脱落、不污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组织设计(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