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德州市初中学业考试说明
生 物
一、考试性质和命题依据
初中生物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科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生物学科学习方面达到《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初中阶段生物毕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初中毕业生生物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依据现行《生物课程标准(2011版)》,参照济南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生物学》,结合我市初中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
二、命题原则
考试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高中选拔新生。
生物学业考试的命题原则有六个方面: 1.生活性。
注意从生活实际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教学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
2.全面性。
在挖掘和创设综合性知识的背景下注重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全面考查,注重考查学科知识内容的时代性、人文性和社会性,引导有效教学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学科性。
力求体现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引导教学关注生命性。注意对实验能力的考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运用学科的术语、基本概念和原理科学地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
4.简约性。
试卷结构简约,题型搭配合理,合理调控难度系数。试题数量适合,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给学生提供发展、创新的条件。杜绝设置偏题、怪题和人为编造似是而非的题目,不出死记硬背的考题。
5.导向性。生物试题的编制既要以生物问题为出发点,也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
1
实社会实际,加强理论与实际、生物与现实的结合,充分发挥生物教育的社会功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命题应有利于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有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
三、考试要求
1.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要求。
(1)能够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尤其是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核心知识。把握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生物学知识结构。
(2)能读懂一般性生物学科普文章,理解有关文字、图、表的主要内容及特征,并能与学过的知识结合起来解决较简单的生物学问题。
(3)能运用所学知识和题目给定的事实、条件和相关信息,对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某些较简单的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并能把推理过程表达出来。
(4)能完成“考查内容表”所列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运用这些实验中所涉及的基本技能和重要方法。
(5)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6)具有对一些较简单的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并能初步运用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设计可行方案,收集数据。
(7)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实践活动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试题中将有机渗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环境保护意识、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健康的生活习惯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
(1)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
(2)初步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
(3)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4)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环境保护需
2
要从我做起的意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5)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对我国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认识,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四、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涵盖《生物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的10个一级主题、33个二级主题、128项具体内容标准。教材中所包含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活动都属考试内容。评价以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出发点,全面评价学生在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达成度。具体细目见各专题训练,表中A、B、C代表各目标领域内的达标层次。
水平要求 A 了解水平:再认或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回忆知识;识别、辨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的概念、原则;进行知识性目标 认事实或证据;举出推断、区分、扩展;提例子;描述对象的基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本特征等 息等 独立操作水平:独模仿水平:在原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技能性目标 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与改进,与已有技能建完成操作。 立联系等。 反应(认同)水平:在经历(感受)水平: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情感性目标 从事相关活动,建立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感性认识 相应反应等 五、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50分。 六、试卷结构 1.题型
题型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客观题采用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主观题通常采用的题型有
值观念等 行为和个性化的价具有稳定态度、一致领悟(内化)水平: 系等 同情境下的合理联总结、推广;建立不的情境中使用抽象B 理解水平:把握内C 应用水平:在新 3
识图题(包括概念图、坐标图、流程图、生理过程图、结构图等)、作图题、实验题、分析说明题、综合型试题等。主观题30分,客观题20分。
2.试卷的知识分布
《生物课程标准》设计的10个一级主题,在整个学科中的分量是有差别的,将生物置于生物圈的大背景中,突出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密切联系,重视生物技术;关注健康地生活。有关考试的10个内容主题中,科学探究、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人、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四个内容主题合占60%左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六个内容主题合占40%左右。对科学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结合在对具体知识的考查中进行。10个一级主题所占比例见下表。
试卷中各知识主题的分值权重
生物体 主题 的结构 层次 分值 比例 约占 6% 生物 与 环境 约占 10% 生物圈 生物圈 中的绿 中的人 色植物 约占 21% 约占 26% 行为 约占 5% 遗传 约占 10% 约占 10% 约占 5% 约占 6% 运动与 发育 多样性 技术 地生活 动物的 生殖 生物的 生物 健康 科学探究,不单列分值,渗透在其他主题中考查。 3.试卷的难度结构
试卷的难度要有利于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考出自己的水平,并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发挥。题目设置要有梯度、有层次,起点适当,坡度适宜。
容易题(难度值0.8~0.95)∶中档题(难度值0.6~0.8)∶较难题(难度值0.4~0.6)的比例约为5∶3∶2。
七、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
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馒头上长出“毛毛”。 “毛毛”是 A.细菌 B.霉菌 C.病毒 D.酵母菌 【分析:容易题,答案:B】
2.篮球运动员在场上比赛时,所需要的动力来自于
A.长骨 B.关节 C.神经 D.骨骼肌
4
【分析:容易题,答案:D】 【分析:容易题,答案:D】 3.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叶绿体的是
A.洋葱表皮细胞 B.番茄果肉细胞 C.菠菜叶横切片 D.根尖的纵切片 【分析:中档题,答案:C】
4.享誉海内外的“烟台苹果”主要采用嫁接技术进行繁殖,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紧密对好,因为形成层是植物的
A.分生组织 B.营养组织 C.输导组织 D.保护组织 【分析:中档题,答案:A】
5.合理密植能够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这是由于植物充分利用了 A.有机物 B.土壤中的水分 C.太阳光能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分析:中档题,答案:C】
6.豌豆豆荚的颜色有绿色和黄色两种,绿色为显性性状。现用纯种黄色豆荚豌豆为母 本授以绿色豆荚豌豆的花粉,所结豌豆豆荚的颜色为
A.全为黄色 B.黄色与绿色的比约为1∶1
C.全为绿色 D.黄色与绿色的比约为1∶3 【分析:较难题,答案:A】
7.右图是植物体雌蕊结构和受精过程模式图,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A.图中①是子房壁,将来能发育成种皮 B.图中②是胚珠,将来能发育成果皮 C.图中③是卵细胞,将来能发育成种子 D.图中④是卵细胞,将来能发育成胚
【分析:较难题,答案:A】 (二)非选择题
8.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令人担忧。无机盐、维生素等摄入量不足,缺铁性贫血现象普遍存在;多糖分、高脂肪的饮食习惯使肥胖儿逐年增多。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丰富”等错误的营养消费观念,是导致学生营养状况问题的主要原因。下图显示,不同人群每天摄入的食物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5年德州市初中学业考试生物学科考试说明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