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第一课时 城市区位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明确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掌握该类地理案例分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不同城市区位的分析了解城市形成的原因,归纳城市区位分析的一般方法;
(2)通过分析得出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从现象归纳总结出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2)学会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二、教学重点
掌握城市区位分析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难点
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种“美好”不是天然出现的,它需要从人的层面、城市层面、环境层面共同努力,那么城市如何才能使生活更美好呢?怎样让我们的地球成为所有人和谐生活的美好家园。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今天共同学习第二章的内容城市与环境。
【自主学习】:根据以前学过的聚落的内容并结合教材P26思考,什么是城市? 【承转】:为什么有的地方城市多,有的地方城市少?一个城市为什么要建在这
里,而不建在那里?为什么有的城市的规模较大而有的城市规模较小?这就与区位有关了。
【阅读思考】:阅读教材P26,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区位? 2.什么是城市区位? 【板书】:一、城市区位分析 (一)城市自然地理区位
【幻灯片】:《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分布》(指导读图,先读图名,再读图例,最后分析图中要素)
【提问】:图中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形区?为什么?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学生回答)
【总结】:明显看出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主要分布在地形的第三级阶梯,其
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和城市发育最理想的地区。
【思考】:巴西的城市为什么分布在巴西高原而不在亚马孙平原上? (学生回答)
【承转】:但是如果本身就身处山区,那么城市应该怎么分布呢?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在山区,城市一般沿河谷或者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比如汾河、
渭河谷地。
【幻灯片】:结论 :①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②热带湿热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③山区的城市一般沿河谷或低地分布。 ④高寒地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地区。
【承转】:这是从地形角度来看,下面分析气候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幻灯片】:《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 (指导读图,突出400mm等降水量线)
【提问】: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什么气候区?
(学生回答)
【幻灯片】:《世界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地区分布示意图》 (指导读图)
【提问】:从图上可以看出世界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呢? (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世界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的沿海地区。为什么会分布在这样的地方呢?
(学生小组探究,回答)
【承转】:地形和气候只能确定城市分布的大致范围,而城市城址的具体选择则
要由河流来决定。
【探究一】:1.为什么城市大多临近河流、湖泊、海洋?
2.从图中列举若干分布于下面各点位的城市:河流水运的起点或终 点;两条河流的汇合处;河口。 【幻灯片】:《我国南方内河航线和主要城市分布》 (学生小组探究,回答)
【探究二】:海口市形成的自然地理区位有哪些? 【板书】:(二)社会经济地理区位
【思考】:影响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因素有哪些?
【探究三】:1.一个城市的地理区位,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结合图2-3,分析武汉市的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 (学生小组探究,回答)
【阅读】:阅读教材P28,了解城镇空间分布特点;
【案例思考】2011年3月11日13:46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9.0级地震 思考: 地震后城市建设时应该怎么样进行区位选择?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结束新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1城市区位分析教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