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创新方案(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出所负责健全完善吸毒人员的档案,建档建卡,实行“一人一档”,并动态管理,即:为全镇所有吸毒人员逐人建立档案,既包含吸毒人员基本情况,又包含吸毒人员定期、不定期尿检的影像资料和公安部门出具的尿检报告,实现档案全面、规范、客观、公正管理。

三是强化人文关怀服务。建立跟踪帮教综合工作机制,全面作好服务管理工作。第一,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鼓励吸毒人员前来参加文体活动,帮助其恢复身心健康;第二,对吸毒人员的家庭成员和相关社区人员,进行必要的指导培训,帮助其掌握后续照管必要的知识技能,促使吸毒人员更好地、尽快适应社会家庭生活环境;第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第四,组织社区工作者、民警和吸毒人员家属定期开展亲情、爱心帮教活动,巩固戒毒成果。同时,在办理低保、就业创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

社区矫正及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管理创新方案

一、基本情况

社区矫正安臵帮教工作,就是对在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通过管理、教育和帮扶,预防和减少他们重新犯罪。社区服刑人员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分为五种(被判处管制的、被宣告缓刑的、被暂予监外执行的、被裁定假释的、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安臵帮教对象分为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教人员。

我镇现有社区服刑人员6名,其中,判处缓刑的3名,裁定假释的 1名,剥夺政治权利的2名,暂予监外执行的 名,外出务工的社区服刑人员有 2 人(假释的和暂予监外执行的服刑人员不能离开社区)。矫正工作社会自愿者 名。5年内刑释解教人员共有49名(其中刑释人员45名、解教人员4名),到目前为止,我镇没有一例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百分之零点二以内。

二、工作目标

6

全面使行社区矫正和安臵帮教工作,是对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管、改造,最大限度地减少脱管、漏管,通过管理、教育和帮扶让他们不再危害社会,使社区服刑人员即能保持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又能改造自己所犯的罪行,让他们能够顺利回归并融入社区;使释解教人员不至于重新违法犯罪,为宜城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服务管理措施

一是帮教工作提前介入。镇社区矫正办与法院、公安局协调做好审前社会调查、庭后收集判决文书等工作,做到不漏登、不重登。利用信息网络及时掌握各监狱内宜城小河籍服刑人员的基本情况,及时和他们取得联系,宣传社区矫正安臵帮教政策,提前进入矫正帮教程序。

二是落实安臵帮扶责任。按照司发[2010]13号文件规定,对于矫正帮教对象中愿意经商的,工商部门为他们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税务部门为他们办理税收优惠证,金融部门按政策给予小额资金扶持;对于矫正帮教对象中无资金、无技术、无耕地的困难人员,户口所在地村组尽力为其解决承包荒地、荒水、荒山;对于矫正对象中的特困户,经本人申请,所在社区证明确有困难的,民政部门落实最低生活保障。

三是抓好培训,最大限度促就业。我镇社区服刑人员中45岁以下的有3人,占 50 %,刑释解教人员中45岁以下的有40人,占82%。积极组织本镇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市组织的义务培训,参加市组织的各种活动,镇综治办与司法所、派出所联合对心理不太健康、有厌世情绪的对象上门进行专门心理疏导。

四是建立过渡性安臵基地。镇矫正办在灰沙砖企业建立过渡性安臵基地,不论有无技术,只要身体健康都要尽力帮助他们找到临时性工作岗位,让他们在第一时间享受到社会的关爱及温暖。

五是提供法律援助。对回归社会的社区服刑人员及刑释解教人员,若有权益被侵害,司法所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帮助和引导他们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对他们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提

7

高遵纪守法意识。

七是建立“一助一”帮教制度。镇直各单位和各村(社区)要组建对固定的社会帮扶队伍,建立“一助一”帮教制度,在镇服务管理人员协助下与刑释解教人员结对子,进行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教工作。

社会闲散青少年服务管理创新工作方案

社会闲散青少年是指初、高中辍学及初中毕业既不读高中、中职,又无固定职业的社会青少年。其主要包括三个群体:一、应当依法接受义务教育,但又劝返无效流入社会的中小学生;二、完成了义务教育,初中毕业既不上高中又不上中职进入社会的青少年;三、高中辍学流入社会的青少年。上述群体的共同特点是无相对固定职业,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管。

一、基本情况

1、“十一五”期间全镇初中学生辍学情况。“十一五”全镇小学无辍学现象,初中辍学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3%以内,共计辍学学生 人,初中辍学生中农村占 %,城镇占 %;初中辍学生中外出打工 %,学技术 %,务农 %,无相对固定职业 %。

2、近三年初中毕业社会闲散青少年情况。据统计,2008年初中毕业既不上高中又不上中职进入社会无固定职业的社会闲散青少年有 人,2009年有 人,2010年有 人。随着高中教育、社会就业渠道的不断发展和拓展,初中毕业社会闲散青少年人数逐年递减;

二、工作目标

1、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巩固率保持99%以上,高中阶段学生巩固率保持98%以上。

2、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重点学生的基本信息统计和建档达到100%。

3、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综合监管和包保帮教达到100%。 4、社会闲散青少年继续教育技能培训达到100%,服务推荐就业

8

达到200%。

三、服务管理措施

一是狠抓源头防辍,实施政策支持。1、落实义务教育“双线”包保责任制。建立政府、村、学交联动机制,落实乡镇党政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学校领导包年级、班主任包班、教师包学生的劝学包保责任制,把义务教育劝学保学任务,落实到镇、村、学校的每一名干部和教师。2、开展义务教育执法劝返活动。对拒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父母或其他法宝监护人,由当地政府、派出所、村委会、中心学校等组成义务教育执法监督小组,依法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3、完善教师家访制度。组织学校教师逐生逐户走访,准确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家庭情况和个性特点,确定专人重点走访有流失倾向的学生家庭。4、实施学生辍学监控制度。全镇学校坚持每天清点学生人数,每周汇总一次学生到校情况,每月向中心学校报告一次在校学生情况;中心学校一季度通报一次就学情况,对学生劝返不力、辍学严重的学校实行挂牌督办。5、健全学生辍学报告制度。严格实行义务教育学生辍学报告制度,学生一天不到校,班主任要及时家方,摸清学生未到原因和去向,并向学校报告;学校接到报告后,及时组织教师进行劝返并如实填写《辍学生劝返情况记载表》,经三次以上劝返仍不到校的,学校填写《学生流失报告书》并报中心学校;中心学校向乡镇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做到辍学学生基本情况清楚,报告及时。6、加强学生法制讲座、法制报告、法律咨询等活动,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普法宣传教育,让监护人知法、懂法、守法,保证学生接受义务教育。7、加强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管理。对留守学生、单亲学生、学困生、贫困生、问题生等特殊群体学生,学校要做到建档、建卡、建制,班主任做到多走访、多观察、多沟通,科任教师做到心到、口到、点到、谈到。健全完善爱心家长学校建设,提升对特殊群体学生厚爱一层的教育管理,确保特殊群体学生心有人爱、情有人诉、身有人护、难有人帮。8、落实防辍控流奖惩制度。坚持防辍控流失与教师年度考核、评先表模、职称晋升挂钩。并从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中拿出1%进行

9

奖惩。当年班级辍学率超出国家规定标准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当年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等次,并取消年度评先表模、职称晋升资格,按照比例扣除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对辍学严重的学校实行“黑名单”管理和责任追究。9、实施政策支持。(1)积极实施市职业高中春秋两季招生,解决初中即将毕业的学生因“怕考”而流失的问题。(2)畅通入学通道,实行无门槛进入、免试即时入学,对已流入社会的辍学生,可随时到市职业高中就读,解决劝返后因无法“插班”而流失的问题。(3)对辍学的经济困难学生就读市职业高中的,在校一、二年级享受国家每人每年1500元助学金政策,涉农专业全部免费,插班就读学生减免学费,解决劝返后因“无钱”上学而流失的问题。(4)对既想读职高又想上普高的学生实行职高、普高双学籍,发放高中毕业证和技能等级证,解决劝返学生升学和就业“所需”问题。(5)与市人武部联合举办国防班,市职高建立国家兵源基地,就读市职高的学生可优先入伍,解决学生“有志报国、应征入伍”问题。(6)市职业高中面向市和特殊群体需求,培植优质学科,拓展市场对接能力,提高就业率,解决劝返学生“毕业即就业”问题。

二是强化综合监管,落实包保责任。1、健全信息档案。义务教育阶段辍学流入社会青少年情况由教育部门负责登记,教育部门要于每年9月中旬及时向所在地政府提供初中毕业后既不升学也不读中职的毕业生名单,镇政府根据教育部门提供的名单,组织村(居)委会,认真做好实地排查登记,并逐人建档,档案内容应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流入社会原因、有何愿望或打算、监护人或父母从事职业等。工作纳入镇综治维稳信访联动中心进行管理。2、落实包保责任。将初中毕业进入社会的闲散青少年管理服务工作纳入村“两委”工作日程,建立健全村组党员干部包保责任制,将包保效果与新农村建设与村组班子的实绩考评考核结合起来。3、开展心理测试。卫生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全镇初中毕业进入社会的青少年进行体验和心理健康测试,并建立健康档案。4、整治重点场所。公安、文化体育服务中心要切实加强对歌厅、舞厅、游戏厅以及网吧等娱乐场所的监管和整治,对违规违法经营接纳未成年人上网和通宵营业的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创新方案(2)在线全文阅读。

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创新方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09949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