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办发[2011]11号
中共小河镇委办公室 小河镇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转发《小河镇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创新方案》的
通 知
各党总支、支部,各村(居)民委员会、王旗营农场、镇直企事业各单位:
《小河镇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创新方案》已经镇党委、政府同意,现将印发给你们。请你们对照方案,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小河镇委办公室 小河镇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O一一年五月二十日
主题词:特殊人群 管理工作 创新方案 中共小河镇党政办公室 2011年5月20日印发
共印30份
1
小河镇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创新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特殊人群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市政府《关于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创新方案》的部署安排,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以下工作创新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特殊人群齐抓共管格局,不断探索和创新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方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原则;(2)坚持改革创新、务求实效的原则;(3)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原则;(4)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的原则;(5)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工作相结合;(6)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7)坚持依法管理、规范管理的原则;(8)坚持加大投入,保障运转的原则。
三、工作目标
通过创新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集中化解涉及特殊人群的社会矛盾,切实解决特殊人群的实际困难,妥善处理特殊人群的合理诉求,最大限度消除涉及特殊人群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确保不发生涉及特殊人群、有重大影响的恶性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
和赴省进京上访事件,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四、主要任务
针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吸毒人员、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社会闲散青少年、艾滋病人和长期反映利益上访人员等七类特殊人群,分类实施服务管理创新措施,做到“底数全摸清、情况全掌握、管理全覆盖、服务全到位”,形成具有宜城特色的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新机制,有效实施对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
2
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服务管理工作创新方案
一、基本情况
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是指具有暴力倾向(杀人、伤害、投毒、放火和抢夺等)随时会对他人生命、财产造成损害,严重妨害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或者经常与人争吵、寻衅滋事,尚未造成重大伤害和财产损失的精神病人。
自2010年5月13日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开展以来,我镇共排查出精神病人77人。其中,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7人,送诊住院治疗72人,在家监护治疗5人。
二、工作目标
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服务管理工作目标是排查建档率达到100%,鉴定率达到100%,送医治疗率达到100%,包保稳控率达到100%,杜绝发生具有暴力倾向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
三、创新管理措施
一是建立排查建档分级管理制度。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以村(社区)为单位,每月对辖区和系统内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进行滚动排查,认真核实,逐个登记建档,实行分级管理。每个村(社区)建立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档案,做好跟踪服务管理工作,镇直单位系统内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档案,落实服务管理措施,镇综治办统一建立全镇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全掌控。
二是建立专兼结合的鉴定认定机制。对排查出的疑似病人分两步做好鉴定认定工作:第一,送襄阳市安定医院进行精神病人鉴定;第二,经鉴定为精神病人的,由镇综治办组织卫生、公安等部门、村(社区)及病人家属,对精神病人是否具有暴力倾向进行认定。各村和镇直各部门作为责任单位,分别负责组织辖区和单位系统内精神病人鉴定工作。镇民政办和城建服务中心负责城区流浪精神病人鉴定工作。为了确保送诊鉴定途中的安全,各村和镇直各部门在送诊鉴定前,可以申请公安机关协助。
3
二是建立集中收治与监管服务相结合的管理制度。经鉴定认定确需住院治疗的病人,各村和镇直各部门在征得病人家属同意的前提下,负责组织人员将病人统一送到市残联康复中心进行集中治疗。经鉴定无需住院治疗或经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可出院治疗的病人,由各村和镇直各部门落实责任包保。按照“一个病人、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包到底”的要求,明确包保责任人、监护人的职责任务。同时,各村和镇直各部门定期组织病人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复查,确保病情稳定。
四是建立党政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镇综治办负责全镇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服务管理组织协调工作,督促检查各村各部门落实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服务管理措施。各村(社区)、镇直各部门负责组织辖区和单位系统内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服务管理工作,要逐人建立服务管理工作专班,督促和帮助监护人落实监护责任。民政部门负责对符合条件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落实低保,对流浪精神病人进行服务管理和遣返工作。公安机关要将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列为管控重点对象,配合送治、救治工作。卫生部门负责督促农村户口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参保新农合,并确保按最高额度报销其治疗费用。
五是把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服务管理工作纳入综治考核范畴。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镇综治办定期通报各村、各部门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服务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对因摸排不仔细没有发现、已经登记造册但没有及时送治而漏管失控和因服务管理监护措施落实不力,导致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严重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对责任单位给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并对责任人实行责任查究。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法宝监护人(单位),要履行监护职责,不得随意放任病人流落社会;发生危害结果的,要追究监护人(单位)的责任。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服务管理责任单位履职不力的,也要进行责任追究。通过严格责任追究,确保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服务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4
吸毒人员服务管理工作创新方案
一、基本情况
本方案所指吸毒人员是指吸毒成瘾人员。我镇目前排查有吸毒人员3 名。
二、工作目标
搭建完善的救防体系,创新服务管理措施,落实服务管理责任,确保吸毒人员不漏管、不失控,有效防止吸毒现象滋生传播。
三、服务管理措施
一是搭建救治防范体系。按照“综治牵头、公安指导、齐抓共管”的工作思路,建立集打击、求助和关怀于一体、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吸毒人员救助防范体系。镇一级成立由镇综治办牵头,公安、司法、卫生、民政等单位参与的戒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派出所,全面负责全镇的禁毒和戒毒工作。村(居)委会一级,成立由村(居)委会主任任组长,社区民警、社区医疗人员和禁毒志愿者等共同参与和社区戒毒帮教小组,负责具体开展吸毒人员帮教工作。全镇上下构建起以镇禁毒办为龙头,以村(社区)戒毒帮教小组为基础的救助防范工作网络。
二是推行分类管理模式。根据吸毒人员的综合表现,按照“严格管理对象”、“重点管理对象”和“一般管理对象”三种类型实施分类管理。严格管理对象是指抗拒社区戒毒和帮教,无正当职业,随时可能复吸的吸毒人员,对该类人员,由村(社区)主要负责人和社区医疗人员包保,实行严密控制、即时尿检,发生复吸的,实行强制隔离戒毒;重点管理对象是指吸毒时间较长,毒瘾较深,有复吸倾向的吸毒人员,对该类人员,由社区民警包保,做好帮教工作,发现苗头及时控制;一般管理对象是指吸毒时间较短,毒瘾较轻,日常表现较好的吸毒人员,对该类人员,由禁毒志愿者在做好帮教的同时,做好谈心、鼓励等工作,帮助其改掉陋习。通过实行分类管理,从根本上增强对吸毒人员管理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由镇派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创新方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