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IEEE 802.11物理介质规范
在IEEE 802.11中,MAC层被划分为MAC子层和MAC管理子层;物理层分为物理层汇聚协议(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tocol,PLCP)、物理介质相关(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PMD)子层和PHY管理子层,如图8-3所示。
LLC数据链路层MACPLCP物理层PMDPHY管理MAC管理站管理
图8-3 IEEE 802.11WLAN协议模型
在该模型中,物理层汇聚协议(PLCP)主要进行载波侦听的分析和针对不同的物理层形成相应格式的分组;物理介质相关(PMD)子层主要用于识别相关介质传输的信号所使用的调制和编码技术,它提供了在两个或多个STA之间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接口;PHY管理子层负责为不同的物理层进行信道选择和调谐;站管理主要任务是协调物理层和MAC层之间的交互作用。
IEEE 802.11定义在2.4GHz和5.8GHz的ISM频段内,在PMD中使用FHSS、DSSS和DFIR(扩散红外线)三种技术,即它定义了3种PLCP帧格式来对应3种不同的PMD子层通信技术。它们在运营机制上完全不同,没有互操作性可言。 1.FHSS
IEEE 802.11定义了对应于FHSS通信的PLCP帧格式,它包括6个不同字段,如图8-4所示。其中SYNC是0和1的序列,共80占比特作为同步信号;Start Frame Delimiter(SFD)用作帧的起始符,其比特模式为0000110010111101;PLW表示帧长度,共12位,因此帧的最大长度为4096bits;PSF是分组信令字段,用来标识不同的数据速率;Head Error Check是用于纠错的,在此常用CRC算法,他能够纠正2bits的错误;MPDU表示MAC协议数据单元。
SYNC80bitsStart Frame PLWDelimiter16bits12bitsPSF4bitsHeader Error Check16bitsMPDU≤4098bits
图8-4 用于FHSS通信的PLCP帧格式
FHSS技术在2.400-2.4835GHz之间的ISM频带上划分为78个1MHz的子信道,它们又分为3组,每组有26个,分别对应的信道编号为(0,3,6,9,…,63,66,72,75)、(1,4,7,10,…,67,70,73,76)和(2,5,8,11,…,68,71,74,77)。具体选择哪一组取决于PHY管理子层。接收方和发送方协商一个调频模式,数据则按照这个序列在各个子频道上进行传送。IEEE 802.11规定,跳跃速率为2.5跳/s,建议发送功率为100mW。
FHSS即调频扩频。它是一种扩散无线发射方法,发射机和接收器根据预先分配的
模式,同步接收从一个频率到另外一个频率的跳。
提 示
2.DSSS
IEEE 802.11定义了对应于DSSS通信的PLCP帧格式,它包括7个不同字段,如图8-5所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计算机网络 IEEE 802.11物理介质规范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