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 酒
HQUOR MAKING V01.30.No.2 Mar., 2OO3
文章编号:1002—8110(2003)02—0018一o4
浓香型大曲中酯化酶测定方法的研究 王耀 ,范文来 ,徐岩2,刁亚琴 ,陆红珍
(1.江苏洋河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宿迁223725;2.江南大学生物i程学院,江苏无锡214036) 摘要:对浓香型大曲的酯化酶测定方法作了研究。建立有机相反应体系来代替传统方法的水相反应,与传
统测定方法(需反应100h)相比,它能简单、快捷检测大曲质量,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有机相中酯化反应
条件为:在30mL正庚烷有机反应介质中,35 的条件下,0.15M的底物酸,己酸与乙醇的浓度比为1:1.25,加
入15g(干曲)的大曲,仅用24h就能比较出大曲酯化力的高低。 关键词:浓香型,大曲,酯化酶,酯化,测定方法 中图分类号:TS262.31;TQ925 文献标识码:A ‘ 0 前言
酯酶(Eaemse E.C.3.1.1.2)亦称羧基酯酶,是指可以水 解羧酯键的酶【lI4J。但该酶也能催化合成低级脂肪酸
酯Ll J。由于该酶既能催化酯的合成,也能催化酯的分解,因 此,白酒业习惯分别称为酯化酶和酯分解酶[5-7 J。酵母、霉 菌、细菌中均含有酯酶[ ,6. 。目前已经发现,红曲霉、根霉中 许多菌株有较强的己酸乙酯合成能力【5' 。
酯酶不同于脂肪酶。脂肪酶(缉磁e,E.C.3,1.1,3)是一
类特殊的酯酶,全称Tr/acy/g/ycerd acy/hydro/aseo脂肪酶的正 式名称是甘油酯水解酶。它既能将脂肪水解为脂肪酸和甘 油,又能催化脂肪的合成【5.9J。按Novo Nordisk公司的定义, 脂肪酶是可以水解一类特殊的酯类— —三羧酸甘油酯的酶, 而酯酶则是可以水解羧酯键的酶【111。
对大曲酯化力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o年代后期[12,13J, 但广泛和深入的阐述大曲对浓香型酒生香的作用却是在20 世纪90年代[ 一 ·M一 刮。
传统的酯化力测定方法【6J,是利用皂化反应和反滴定法 来测定。此法测定时间长,操作复杂。本文研究了利用有机 相代替水相的酯化酶活力的测定。
0.1 传统酯化力的测定【6J 6
先用碱中和酯化液中的游离酸,再加入一定量的碱使酯 皂化,过量的碱用酸进行反滴定,用酚酞作为指示剂。其反 应式为:
RC00H +NaOH— ÷ RC00Na+ROH
2NaOH+ Sq— 一Na2S04+2H20
0,2 优化后酯化力测定方法的原理
近年来,酶在有机相中的生物催化作用因其潜在的工业 用途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17,18】。与水相催化相比,有机 介质可以增加酯酶的热稳定性,增加非极性底物的溶解度, 减少反应副产物,还可能影响酶的底物特异性及酶反应的平 收稿日期:2o03—01—16
衡方向和反应速度。有机溶剂相中酯化反应平衡点与速率 同溶剂中水含量密切相关,有机溶剂作为反应介质时,在一 个狭窄的初始含水量范围内,酶有较高的催化酯化活力。当 初始加水量较低时,酶分子由于不能获得形成活力构象所必 需的水,表现出较低的催化反应活力;当体系中水初始含量 高时,从物理状态来看,在反应的初始阶段酶粉即发生粘结, 产生吸附现象,无法均匀分散,故反应速率也降低。对本研 究而言,所加入的酶不是纯酯化酶,而是加入一定量的带水 分的大曲,大曲含水量在12%左右,此时反应体系中的含水 百分比约为6%左右,这虽然高于一般反应介质的最佳含水 量【181,但仍处于微水范围。而且,反应所利用的酯化酶是从 大曲颗粒里浸出来的,酶量很少,加上曲粉的间隔作用,这样 的含水量是不会发生酶粘结现象的,因此采用无水有机溶剂 与试剂进行酯化力的测定方法是可行的。
现以正庚烷为有机溶剂来代替水相进行酯化力测定方
法的优化,以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鉴别出大曲酯化能力的 高低。由于大曲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因此不仅要优化条 件以确保酯化能力最强,同时还要确保在此条件下分解能力 最差,只有酯剩余量多的条件才是最适条件。 1 试验材料
1.1 大曲 1.1.1 粉碎
用微型植物粉碎机粉碎。筛孔~'lmm。 1.1.2 分样
采用四分法。通常样品需要量500 引。 1.1,3 大曲样品分类方法 见参考文献[23】。
1.2 试剂
1.2.1 正庚烷,AR级,每瓶试剂(500ⅡlL)加入3og无水硫酸 钠。
1.2,2 己酸,AR级,每瓶试剂(500ⅡlL)加入30g无水硫酸钠。 1.2.3 无水乙醇,AR级,每瓶试剂( )加入30g无水硫 酸钠。
1.2.4 pH4,6醋酸一醋酸钠缓冲液,配制方法见参考文 献【6J。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王耀,等:浓香型大曲中酯化酶测定方法的研究 ·l9 ·
1.2.5 100m~100mL己酸乙酯的20%(v/v)乙醇溶液,配制 方法见参考文献 。 1.3 仪器
恒温培养箱:上海恒三仪器厂。 2 测定方法
2.1 传统酯化力的测定方法具体见文献【6J。 2.2 优化后酯化力测定方法
影响己酸乙酯合成反应的因素有很多,做单因素分析实 验,对加入底物酸(己酸)与乙醇的浓度、加曲量和反应温度 等进行优化。每间隔一段反应时间,取出上清液0.2mL于 50mL三角瓶中,加入5mL水,1滴酚酞,用O.025MNaOH滴定 至酚酞终点,记下消耗的毫升数。计算公式为: 降酸% =(Vl—Vo)×100%vo
式中:v0一反应前消耗NaOH的体积(mL) vl—— 反应一段时间后消耗NaOH的体积(mL) 3 结果与讨论
3.1 酯化力
3.1.1 传统方法测定酯化力
传统方法采用100mL 1%的己酸、乙醇溶液,加相当于5g 干曲的曲量,在30—32℃ 酯化100h,用NaOH皂化己酸乙酯 来求得己酸乙酯量。下面对1 、2 曲及陈曲的酯化力进行 测量,以便进行优化的研究(表2)。 表2 传统方法测定酯化力(三次平均)
从表2可以看出,大曲的质量越好,酯化力越高;贮存时 间短的曲(三个月以上),酯化力越大,但陈曲的酯化力不高。 因此,仅从酯化力考虑,大曲的贮存时间也不可过长,否则, 酯化力会大幅度下降。
3.1.2 优化方法的建立
影响酶在有机溶剂中催化合成己酸乙酯反应的因素 有 .2 】:第一,底物浓度比(酸、醇浓度比)。第二,加酶量。 加酶量有一个临界值,当加酶量小于临界值时,会影响反应 平衡转化率;当加酶量超过临界值后,平衡转化率不再发生 变化,而反应速度随着酶量的增加而加快。第三,底物的浓 度、尤其是有着较强极性的己酸浓度,直接关系着酶的催化 活性和稳定性。第四,反应温度。它既关系着酶的活性,也 关系着反应速度。第五,有机相中,酶的催化活性与反应系 统的含水量密切相关,只有最适含水量时,酶最稳定,且表现 出最大活力。
3.1.2.1 底物酸与醇的比例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理论上,己酸与乙醇反应的摩尔比为1:1,为使反应向己 酸乙酯方向顺利进行,醇应略过量。设定乙醇的三个梯度。 定量:正庚烷30mL,己酸0.15tool,绝干曲量5g,温度 30℃ ,在100mL磨口三角瓶中反应。
变量(摩尔比):己酸:乙醇=1:1.15(样品一) 己酸:
乙醇=1:1.25(样品二) 己酸:乙醇=1:1.35(样品三) 螽 逝
0 50 100 150h + 样一 + 样二 + 样三
图1 底物酸与醇比例对鸶化的影响
由图1知:样品二的降酸幅度大于样品一和样品三,说 明样品二比样品一、样品三早达到平衡点,所以取底物酸与 醇比例为1:1.25。
3.1.2.2 加曲量对酯反应的影响
定量:正庚烷30mL,己酸-乙醇=1:1.25,己酸浓度 0.15mol,温度30℃ ,在100mL磨口三角瓶中反应。 变量:加曲量分别为5g、10g、15g(若加入20g大曲则会没 有溶剂剩余)。
由图2可知:最佳加曲量为15g。 蕊 世
反应时间(x10 )
图2 加曲量对酯化的影响
3.1.2.3 底物酸浓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资料表明【培J,当基质中己酸含量在50×10一 以下时,己 酸乙酯按比例增加,在(50—70)×10I6之间,己酸乙酯虽有增 加,但升幅较大。
3.1.2.3.1 设定己酸浓度梯度为0.1—1.0mol,确定最佳底 物酸浓度。
定量:正庚烷30mL,己酸:乙醇=1:1.25,干曲量15g,温 度30℃ ,在100mL磨口三角瓶中反应。
变量:己酸浓度分别为0.1n 、0.2mol、0.4mol、0.6mol、 0.8mol、1.0mol。
图3说明底物酸浓度太高时,便抑制反应向己酸乙酯方 向进行,0.1mol浓度时降酸最快。
3.1.2.3.2 设定己酸浓度在0.1—0.2tool之间。 定量:同上。
变量:己酸浓度分别为0.1tool、0.125mol、0.15mol、 0.175mol,作图4。
∞ 牾柏 ∞ 衢∞ 坫加5 O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20 · 酿 酒 60 50 40 鑫。。
澄20 10 0 螽 澄
0 50 100h
己酸降酸曲线
圈3 己酸浓度对酯化的影响 — ●一0.1M .- II-0. + 0.4M * 0.6M 0.8M + 1.oM
圈4 底物酸浓度对酯化的影响
由图4可以看出0.1mol与0.2mol间的降酸曲线斜率差 距不大。0.15tool的降酸稍微快一点,所以优化后所得的己 酸浓度为0.15tool。
3.1.2.4 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资料表明,在低温25—30℃ 时,生成总酯量高。随着温 度上升,总酯量明显下降。酿造过程中,曲霉与酵母对己酸 都有不同程度酯化能力。当酵母与曲霉两者共同作用时,则 己酸乙酯量大增。产酯酵母主要是球拟酵母,35℃时产酯量 最高,曲霉作用温度也在35℃左右。于是作三个温度梯度, 以期找到最佳温度。
定量:正庚烷30mL,己酸:乙醇=1-1.25,己酸浓度 0.15M,干曲量15g,在100mL磨121三角瓶中反应。 变量:酯化反应温度为25℃ 、30℃ 、35℃。如图5。 0 50 100h
圈5 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5℃ + 30℃
+ 35℃
由图5可以看出,35℃ 时反应最快,因此选用的酯化反 应的温度为35℃。
3.1.2.5 酯化反应最佳条件
综上所述,优化后最终的酯化反应条件为:在30mL正庚 烷有机反应介质中,加入底物酸与乙醇,底物酸的浓度为
0.15mol,己酸与乙醇的浓度比为l:1.25,加入大曲15g,在 100mL的磨口三角瓶中,35℃的条件下反应。 3.1.3 优化后的方法与传统方法对比
优化以后的测定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很大优点,主要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见表3) 表3 优化前后方法的对比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浓香型大曲中酯化酶测定方法的研究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