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信息技术课堂活动中来
【内容提要】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在中小学的计算机学科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则重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而这都需要学生有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计算机课堂活动中来,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掌握主动参与的方法,参与思考、参与实践、参与讨论和创新、参与展示,养成主动参与的习惯,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
【关键词】 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 掌握主动参与的方法 养成主动参与的习惯
一、引言
现在正步入信息社会,如何让学生掌握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展学生主动参与到计算机课堂活动中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呢?
(一)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起辅助作用。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去探索、思考,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愿参与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情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出探求性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启动学生思维的闸门,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和习惯。
例如:我在上“五笔打字”一课中,我要求每位学生先用笔写字,测试他
们一分钟有写多少个字,接着讲述用计算机打字每分钟可以高达一百多字的效,根据对比了解计算机的“魅力”,从而使学生对五笔打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爱参与
把计算机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讲来源,论用途,使学生感到生活中计算机的好处。首先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意识,即计算机可以简化生活中繁琐的操作。其次,在教学中,要经常根据教材内容,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启发他们思考,这样更会使学生兴趣横生,从而达到学生爱参与的效果。比如我在“Excel的复制作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到同样的一个操作,可以利用Excel中的拖动复制功能,实现如1、2、3??;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等效果,与我们生活相比,减少了重复性的操作,既简化了繁琐的事件。
3.了解学生基础,让学生能参与
要使学生能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首先,教学目标设计必须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整体地、层次地、有效地确定准确、具体、全面、适度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分层参与,共同提高。其次,教师要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好必备的知识基础,对应具有的能力训练要到位,否则即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也无法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积极性会受到挫伤,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地发挥与培养。因此,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4.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参与
在加强学法指导中,我着力在设疑、激疑、质疑、解疑中学习新知识。引导学生学会提纲挈领,抓重点,鼓起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让我“试一试”的勇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能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5.激发成就动机,让学生善参与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施以不同的帮助,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并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亲
自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使他们善于参与。
例如:我在教学中,以鼓励为动力,常对学生回答后说:“答得好”、“你是最棒的” ??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掌握主动参与的方法 1.参与思考
独立思考不是异想天开的胡思乱想,必须遵循正确的规律和方法。教师的讲解不宜过细,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在教学中要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通过思考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样在学习中就有了积极性和动力。
2.参与实践
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信息技术课堂更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从不会“学”到“会学”,从“会学”到“会用”,实现了从“知识”到“能力”,从“能力”到“素质”的转变,这样,才能达到实践的目的。
3.参与讨论和创新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名言给我们这样的启迪:在课堂教学中,要多方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其参与意识,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另外,教师要善于做学生创新的引路人。在课堂上,学生并不需要教师告诉学生“你要创新”,而应进行适时的引导。要相信,学生创新的潜力是惊人的。当老师帮助学生找到了创新的契机,他们的创新精神就会蓬勃而出,创新行为就会迅速体现。
4.参与展示
学生在完成了操作作业后,最得意的莫过于向他人展示自己设计的作品。这时,就要给他们提供展示的空间,也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最佳时间,要鼓励
每一位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给大家看,教育学生,不论你的作品是不是很好,大家对你的作品的意见或建议,会使你的作品更加完美。
(三)养成主动参与的习惯
习惯是指长时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说话、行动、生活等方式。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在学校时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以后的成长是极有好处的。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以后,就要继续保持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这种主动参与行为体现在每一节计算机课上,使之形成习惯,并稳定发展。
二、要求教师要做到
(一)积极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为他们的主动参与创造心理条件。
(二)提高自身修养,真正做到爱学生、关心学生、服务于学生。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从而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教育更有说服力。
(三)注重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细微之处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行为,促使他们的行为形成习惯。
三、结论
人类已经迈进高度信息化的21世纪,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将是构成现实世界不可缺少的三大基本要素和资源(材料、能量、信息)之一,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更加重要的是,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我们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努力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传输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方法和习惯,使他们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成为有用之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信息技术课堂活动中来论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