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走马河
走马河为内江水系干渠,起于灌县走江闸。在流程3.2公里处,左分柏木河(渠长13.1公里)。继而东南流至聚源场,左分徐堰河。又至郫县两河口左分沱江河,以下改称清水河。于青羊宫纳磨底河尾水,以下改称南河(又称锦江),再行至安顺桥汇入府河。
走马河同下段清水河、南河共长64.1公里。其中走马河长26.7公里,流域面积415平方公里;清水河、南河长37.4公里。进水口年平均流量92.9立方米/秒,年径流量26.61亿立方米。
徐堰河为走马河左岸分支,起于灌县聚源场下和平桥闸,东南流经导江村、崇义乡双玉桥、田家桥入郫县境,继经幸福桥、普济桥、永宁桥、清安桥(新民场),以下左纳柏木河;继东南过罗家桥、永静桥(程家船)、窦章堰至牛角濠,与柏条河相汇于石堤堰闸。徐堰河长36.6公里(其中郫县境内27.5 公里),流域面积163平方公里,进口年平均流量37立方米/秒。
沱江河为走马河左岸分支,起于郫县两河口,东南流经长生桥、祝家桥、波罗滩,至郫县西门过宋公桥,绕至城北经鲍家碾、玉龙桥、田家桥、罗家堰,入成都市金牛区境,经周家巷,于柳阴村由北转南,在雍家渡以上1公里处汇入府河。沱江河长26.7公里。 .3.1.6 府河、南河、沙河
府河为走马河下段河道,与毗河同起于郫县石堤堰闸,南流经郫县团结乡,于郫县安靖乡南左分东风渠总干渠,以下行进于郫县与金
牛区界,南到雍家渡,右纳沱江河。府河城区河段始于其流程27.2公里处的洞子口,左分沙河后,形成东支与南支,东支向西流,与南支汇于联合木制品厂,又过上河湾、诸葛庙,流程3.5公里,南经木材加工厂至西北桥,流程2.6公里。再东南行2公里至万福桥,0.9公里至北门大桥,1.7公里至红星路大桥,1公里至猛追湾桥,再转西行0.7公里至新华路桥,1.3公里到东风桥,0.8公里至东门大桥,又行0.9公里至南河口,在此处接纳清水河下段锦江(南河)后,再东南行0.8公里至九眼桥,1.5公里至望江楼,以下南行0.4公里,折西行0.9公里,有分支南流,又南行0.9公里至桂溪,又行1公里至白药厂左纳沙河,城区府河段至此为止,共长20.9公里。以下入双流县境,流经中和场、姐儿堰、中兴场(华阳镇)。于流程66.9公里处至二江桥,右纳江安河,至流程74.4公里处有正兴水位站,81.5公里处至永安,89.5公里处至红花,92.5公里到黄佛,于100.5公里处有芦溪河自左岸汇入,103.5公里处至黄龙溪。乃出双流县境,入乐山市彭山县境,又西南流至江口镇汇入岷江左岸。府河自石堤堰至江口,全长115公里,流域面积2090平方公里,进水口年平均流量48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4.33亿立方米。
据望江楼水文站1942年~1994年实测资料(包括用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插补的资料)推算,年平均流量37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1亿立方米。由于望江楼水文站所控制的流域不闭合,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很大,随着东风渠灌溉面积的不断扩大,从府河引走的水量逐年增多,望江楼水文站的年平均流量及枯期流量均呈减少的趋势。洪
峰流量均值约364立方米/秒,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1120立方米/秒,出现在1947年7月4日,其重现期为100年,次大洪峰流量为1050立方米/秒,出现在1981年7月13日,其重现期为70年。
据正兴水位站1982年~1985年实测资料,年平均流量77.3立方米/秒,年径流量28.55亿立方米。
南河上游为走马河尾段清水河,清水河流经龙爪堰后,又称浣花溪,在迎仙桥纳磨底河后称南河,又称锦江。绕成都市南,东流经老南门大桥、锦江大桥、新南门大桥、安顺桥,于南河口汇入府河。
沙河为府河左岸分支,进水口在金牛区洞子口街道附近,穿越川陕公路、成彭公路,至双水碾小学,纳凤凰河(螃蟹堰)尾水。又东行0.7公里至曾家祠,再东南行0.6公里,又南经成都化工厂,行1.2公里至驷马桥。又南经上下三洞桥、踏水桥,穿建设路,东南经杉板桥至跳蹬河,南至多宝寺转西南过上五桂桥、五福桥、沙河大桥,穿静居寺路西南流,于成昆铁路以北汇入府河左岸,全长20.9公里。
沙河原有旧河道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兼排泄区间暴雨洪水。解放后,为满足东郊工业区的用水需要,对沙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改建设,分三期施工,于1957年5月竣工,现为成都市工业及生活用水的大动脉。 .3.1.7
江安河古称阿斗河,又名酸枣河,后称新开河,本属外江水系,1957年改为与走马河并列引水,成为内江水系中的干渠。起于灌县
走江闸,东南流经灌县聚源场、土桥乡至三邑桥,沿温江与郫县分阶段继续东南行,至镇子乡新和村入温江县境,经万春、柳城、涌泉等乡,至邹家场后入双流县境,过金花桥,南流至华阳镇,于二江寺汇入府河。江安河自走江闸至二江寺,共长95.76公里,流域面积390平方公里,进水口年平均流量34.1立方米/秒,年径流量9.65亿立方米。
杨柳河原为岷江左岸分支,于温江县玉石堤以下引水,初名杨武堰,1957年改由江安河骆家滩引水,1970年渠系改造时在青龙嘴引水,为江安河右岸分支。南流经温江县通平、柳江、和盛、柳城、柳林和双流县柑梓、彭镇、红石、黄水等乡(镇),于陶家渡下赵筏子入新津县境,南流过黄泥沱,于毛家渡汇入岷江左岸。杨柳河原长60公里,1979年对杨柳河进行改造,旧有河道裁弯取直,河长缩为52.3公里,流域面积320平方公里。 .3.2 外江
.4 都江堰鱼嘴将岷江分为两支。其右侧称为外江,实为岷江正流,
外江右岸引水干渠,原主要有沙沟河、黑石河、羊马河三条。各干渠进水口时有变迁,历代均有改建。1949年以前,外江堰系总干渠为沙黑总河,在灌县小罗堰引水,至下游300米处左分黑石洞,右分沙沟河。羊马河则在以下11.9公里处梁家船引水。1952年黑石河引水口下移,改在漏沙堰,同时将羊马河改在黑石河的布袋口引水。1961年冬在漏沙堰修节制闸,闸前称为沙
黑总河,仍由小罗堰引水,闸后分为沙沟河、黑石河。1974年修建外江节制闸,又利用此闸的第7、8孔作为沙黑河进水口。1982年新建的沙黑河进水闸,成为沙黑总河的正式进口,小鱼嘴拆除。现将外江水系主要干渠分述如下: .4.1.1 金马河
金马河即岷江干流成都河段,具体讲是指都江堰外江闸至新津县岷江大桥的河段,长72.7公里。该河段的上段因在灌县城南,当地又称正南江。金马河自外江闸起,南偏东流,经灌县灌口、玉堂、中兴、民兴、徐渡、沿江,温江区玉石、通平、和盛、三圣、永胜、金马,崇庆县听江,双流县擦耳、红石、杨公,新津县花园、花桥等乡(镇)。于白溪堰纳西河,五津镇纳南河后,又复称岷江。
历史上沙沟河、黑石河、羊马河、江安河、大朗堰等河渠均自金马河引水。解放后经渠系改造,基本定型。沙黑总河自外江闸分水,至漏沙堰分为沙沟、黑石二河,羊马河则成为黑石河支流,江安河改在内江取水。大朗堰、石马堰仍自外江引水,主要引回归水和地下水。 .4.1.2 沙沟河
沙沟河为外江水系干渠,起于灌县玉堂乡沙黑闸,南流至玉堂乡东,于梁家桥右纳螃蟹河,于流程3.4公里处左分环山渠,至中兴场北,于8.2公里处右纳石定江,又于13公里处中兴乡二江桥右分泊江河(长17公里),左分沙沟河(1970年渠系改造后,沙沟河旧道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流域介绍(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