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支流干五里河,属岷江二级支流。清乾隆年间(1736~1796)修《崇庆州志?山川》载:“干五里河两头皆水,惟中五里独干,故名。”究其原因,大概在地穴中,有一段为暗河。干五里河发源于和平乡(三郎镇)山区大崩槽老顶南坡与六顶山东坡之间,西北流向东南,经大瀑布后,名响水沟,再下数里为龙石岩,即九龙沟,继续东南流,出山区后经何家场、上元乡味江村,至胥家河坝汇入味江。干流河长27公里,平均比降5.8‰,流域面积107平方公里。上游九龙沟是成都市名胜之一,沟内生态良好,风景宜人。据和平水文站1981年至1994年实测资料统计分析,年平均流量2.83立方米/秒,年径流量0.89亿立方米。
西河支流味江河,属岷江二级支流。《槐轩杂著》载:“唐安西北有味江,泉洌而甘。”唐安即今崇州市。《太平寰宇记》载:“味江出青城县长乐山下,水味甘美,故名。”味江河发源于崇州市和平乡(三郎镇)以北山区大崩槽老顶东坡,东北流入都江堰市境,上游河段称太安河,流至坪乐村后折向东南,经泰安乡至东河村,折向东流,经西河乡后再入崇州市镜,又经街子、上元,纳干五里河后于胥家河坝汇入西河。味江河干流河长42公里,平均比降3.9‰,流域面积172平方公里。 .1.2.4 南河
古名邛水、赤水,岷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邛崃县西部山区,上游分二源,源于镇西山的称火井河(又称文井江),源于天台山的
称夹关河(又称白木江),二河于齐口相汇后始称南河。流至白鹤乡出山谷入平原,至临邛镇西石灰包纳出(chu)江,至回龙乡两河口纳蒲江河,到羊安镇合江寺纳斜江,于戴林出邛崃县入新津县境,再经商隆场,最后于新津县城五津镇汇入岷江。干流河长135公里,平均比降1.06‰,流域面积3640平方公里。
据南河水文站实测资料,年平均流量28立方米/秒(1965~1970),年径流量8.52亿立方米,年径流深594毫米;实测最大洪峰流量5500立方米/秒(1980),最枯流量0.6立方米/秒(1972)。
南河左岸支流出(chu)江,岷江二级支流。发源于大邑县西部山区,流经天车坡、双河、出(chu)江、三坝等乡(镇)后,在向营出山谷流入平原,又经大邑新场、邛崃桑园,于临邛镇西汇入南河。干流河长84公里,平均比降4.5‰,流域面积497平方公里。出(chu)江上游山区河段坡度较陡峻,水能资源丰富,已建成梯级电站;下游水源较丰沛,已建成一批引水渠堰。
据新场水文站1955~1985年实测资料统计分析,其年平均流量15.3立方米/秒,年径流量4.84亿立方米,径流深1222毫米;最大年平均流量21.5立方米/秒,最大年径流量6.81亿立方米(1964);最小年平均流量10.6立方米/秒,最小年径流量3.35亿立方米(1969),年平均流量最大最小值较差2.03倍;实测最大洪峰流量1840立方米/秒(1955),最枯流量0.45立方米/秒(1985)。
南河左岸支流斜江,岷江二级支流。发源于大邑县境内邛崃山脉雄黄岩东麓,主流三岔河经龙王庙、八角台、鲁店子,再经大邑县城
关晋源镇和苏家、安仁、唐场、邛崃县冉义、羊安等乡(镇),于合江寺注入南河。干流河长78.4公里,平均比降3.5‰,流域面积821平方公里。
据大邑水文站1956~1994年(1968~1976年无实测资料)实测资料统计分析,其年平均流量6.8立方米/秒,年径流量2.15亿立方米,径流深814毫米;最大年平均流量9.83立方米/秒,最大年轻流量3.11亿立方米(1987);最小年平均流量3.98立方米/秒,最小年径流量1.26亿立方米(1965),年平均流量最大最小值较差2.47倍;实测最大洪峰流量1040立方米/秒(1978),最枯流量为零,斜江断流(1956)。
斜江支流密布,呈树枝状,主要支流有太平河、龙泉河(蔡家沟)、陈家河、毛家沟、粗石河(敦义河)、青霞河、东河、小南河等。在斜江上引水的中型渠堰有联合堰、永济堰、三轮堰、黄沙堰、汤堰等。
南河右岸支流蒲江,古名蒲水,岷江二级支流。发源于丹棱县新场乡土地坳,经名山县马岭乡后入蒲江县境,复经西南、霖雨、蒲江县城关鹤山和天华、寿民、临江等乡(镇),于五星场纳临溪河,入邛崃县境,在回龙乡两河口注入南河。蒲江河干流河长62公里,平均比降4‰,流域面积820平方公里。
蒲江河支流临溪河,南河二级支流,岷江三级支流。发源于名山县万古乡锦夙山,东流经名山县的百丈、黑竹、茅河,蒲江县的复兴、西崃、敦厚、松华等乡(镇),于五星场附近汇入蒲江河,临溪河干流河长357.5公里,平均比降3.5‰,流域面积358平方公里。
.1.2.5 芦溪河
芦溪河,又名鹿溪、黄龙溪,为天然山溪河流,属都江堰水系府河左岸支流。发源于成都市龙泉驿区长松山西坡王家湾。北流经清音溪至宝狮口,折向西南经柏鹤寺入双流县境。过白沙坡、煎茶溪、石滚河,于籍田镇左纳来自东面龙泉山的赤水河(一称柴桑河,长28公里,流域面积117.8平方公里)及来自东南二峨马鞍山的龙眼河(一称倒流水,长34公里,流域面积191.8平方公里)。折向西流,至黄龙溪,汇入府河。芦溪河长77.9公里,平均比降12‰(其中柏鹤寺至籍田镇0.8‰),流域面积675平方公里。 .1.2.6 玉溪河
玉溪河,青衣江上游一级支流(大渡河二级支流,岷江三级支流),又名玉玺河、芦山河、大川河。源出大邑县西部山区,上游分二源,东源为黑水河,西源为黄水河,两源于芦山县中咀汇合后,折向南流,称大川河,至相开,折向东流,经快乐、群江,入邛崃县境,复折向西南流,至杉木林再入芦山县境,经宝盛、龙门、隆兴、升隆、芦阳(芦山县城)等乡(镇)后,先后与宝兴河、天全河、荥经河汇合,自飞仙关始称青衣江。玉溪河干流河长113公里,流域面积1414平方公里。
玉溪河上游东支黑水河,发源于大邑县与汶川县交界处的红蛛池,南流汇合大峰的白英沟、小药山的三岔沟,以及晒田坪、干草坪
等支沟,至中咀与黄水河相汇合。黑水河长26公里,流域面积193平方公里。
玉溪河上游西支黄水河,发源于大邑县与汶川县交界的荣苍岭,上源名小沟,东南流,与来自南门、老坐棚两源的牛井河相汇合后始称黄水河。再向东南流,纳沙湾沟、磨房沟、金鸡峡沟等支沟,至中咀与黑水河相结合。黄水河河长30.5公里,流域面积204平方公里。 .2 沱江水系 .2.1 干流
沱江是长江上游左岸一级支流,基本呈南北流向穿越成都市域东隅。因沱江接纳岷江水源,与岷江有连通关系,故成为非封闭型流域的特殊江河。
沱江上源有绵远河、石亭江、湔江三支。东源绵远河河源较长,通常被视为正源。中源石亭江在广汉三江镇易家河坝汇合西源湔江后,即与绵远河相汇。三源相汇后的干流,进入金堂县境,改称北河。北河自北向南流至金堂县赵镇,有都江堰内江渠系中的清白江(中河)、毗河先后相汇,以下始称沱江。南行至金堂峡穿龙泉山入丘陵区,经金堂县淮口镇、五凤镇纳黄水河后,东流3公里即出成都市地域,进入内江市属简阳县境。沱江干流流经简阳、资阳、资中县至内江市,有右岸支流球溪河,左岸支流阳化河(资水河)、?溪河、小青龙河、大清流河等依次纳入。干流再南过富顺县,纳石岸支流釜溪河,近泸县又纳左岸支流濑溪河,下至泸州市汇入长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流域介绍(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