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教学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B )的形成与发展。
A.语文素质 B.语文素养 C.语文能力 D.语文知识和能力
2.在我国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语文课程是从( A )年开始的。 A.1904 B.1919 C.1949 D.1978
4.教学活动中,备课常有要“吃透两头”之说,这两头指的是(C )。 A.教材和大纲 B.课程标准和教材 C.教材和学生 D.课程标准和学生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说明培养学生学习( C)的重要性。
A.习惯 B.意志 C.兴趣 D.态度
6.提出“读读,讲讲,议议,练练”教学模式的是( D) A.于漪 B.钱梦龙 C.宁鸿彬 D.上海育才中学 7.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C )
A思想性和文学性的统一B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C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D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8.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积极倡导( B )的学习方式。
A.自主、独立、探究 B.自主、合作、探究 C.独立思考、勇于探究 D.自立、提问、研究
9.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是( C )年开始的 A.1999 B.2000 C.2001 D.2002
10.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是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的,在课程总目标下,把九年分为(D ),分别提出阶段目标。 A.小学、初中两个阶段 B.初小、高小、初中三个阶段 C.义务教育一个阶段 D.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
1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B )个。
A.2500 B.3500 C.2800 D.3000
1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 A )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
A.综合性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性学习 D.自主学习 13.语文新课程把一二年级的写作叫(C ) A.写作5-6 B.习作 3-4 C.写话 1-2 D.创作7-9
14.语文新课程把“听”和“说”两个教学系列合在一起,改为( D )。 A.口头语言 B.口语训练 C.口语表达 D.口语交际 15.教学目标分类法是美国教育家( C )提出来的。 A.布鲁诺 B.布鲁纳 C.布卢姆 D.杜威
16.默读与朗读相比,适应范围更广,速度更快,而且( C )。
A更适应与低年级B更有助于培养口头表达能力C.更有助于理解D.更有利于提高对文章的感受能力
17.绝大多数的汉字的字形结构限于( B)种。 A.6 B.7 C.8 D.9
18“三、百、千”是我国古代和近代最成功的蒙学教材,它们分别指的是(D)。
A.《唐诗三百首》《千字文》 B.《唐诗三百首》《千家诗》 C.《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 D.《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19.由( A )和叶圣陶主编的《语文百八课》是我国现代中学语文教材中,尝试语文教学科学化的不朽之作。 A.夏丏尊 B.吕叔湘 C.王力 D.张志公
20.书信是应用文教学的重点,书信一般包括称呼、正文、结尾、( A )和日期5个组成部分。
A.署名 B.致辞 C.祝颂语 D.邮编
二、辨析题(判断是否说得有理,并作简要分析。每小题3分) 1.语文课可以用外语进行教学。辨析:错,语文课是母语课. 2.“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良好的习惯包括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等。
3.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德 赫尔巴特).对,因为思想品德教育和知识教学不可分割。
4.写作教学的唯一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错,因为还有如智力、思想等其他方面的目标。
5.语文课程资源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对,因为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总是和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12分) 1.写作2.阅读教学3.语文教材4.合作学习 四、简答题(每题4分,任选两题)
1.语文新课程的理念有哪些? 2.如何设计语文教学目标?
3.诗歌教学应注意哪些方面? 4.阅读期待在阅读教学中有何意义?
五、论述题(每题10分,任选一题)
1.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2.结合实际论述作文命题的原则。
1.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2.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师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负载着语文教育内容并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一切材料。
4. 合作学习方式是指导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而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 四、简答题:
1.语文新课程的理念有哪些?
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如何实际语文教教学目标?
答: (1)掌握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要求。(2)明确语文教科书的内容体系。
(3)确定语文学习内容的学习水平和学习容量。(4)确定目标描述的方式
3.诗歌教学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1)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初步能力。(2)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3)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4)陶冶学生的性情,使他们获得审美的愉悦。
4.阅读期待在阅读教学中有何意义
答:“阅读期待”是接受美学的概念。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在阅读文学前奏,学生翻开语文课本,一篇课文的题目、作者、题材、体裁便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语文教学论试题与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