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镇海县志简介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镇海县志简介

《镇海县志》1册,入志资料1985年。镇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主任洪钧杰,副主任董克勤、张绍明、周永康。主编陈兵,副主编严水孚、周永康(兼)。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11月出版。精装护封,16开。印数4500册。67.25印张。2578千字。定价75.00元。 《镇海县志》:建置:

【沿革】镇海历史悠久,小港横山下、沙溪蛇山山麓,均已发现有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的遗迹。春秋末越国建国后,其地始有所归属。秦王赢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置会稽郡,立句章县,因本地处句章县治之东,故称句章东境,为时843年。唐武德4年(621)析古句章,分置姚、鄞两州。八年,更鄞州为鄮县,本地改称鄮县东境。唐元和四年(809),在鄮东甬江口建望海镇,为镇海建治之始。后梁开平三年(909)5月,吴越王钱镠巡视明州,筑城于望海镇;闰八月,钱镠因望海镇地滨海口,有渔盐之利,奏置望海县(《太平寰宇记》),为建县之始。未几改为定海县。当时县境仅辖清泉、灵绪、崇邱和金塘四乡。

宋熙宁十年(1077)划鄞县灵岩、泰邱、海晏三乡归定海,元丰元年(1078)划金塘隶昌国,清泉析为东西两乡,自此县辖七乡,定为上县。元时建置袭宋制。明洪武二十年(1387),昌国废县改卫,原昌国县境(今舟山市)统隶于定海县,直至清康熙年间。

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原定海县为镇海县,定海建名达778年。次年,析出原昌国境另建定海县。至此,舟山归属镇海为时300年。镇海县建置相沿民国时期未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因政治和经济建设等因素,建置更迭与县境变化甚频。1954年底,龙山北部10个乡镇划归慈溪县;慈东的河头、长石等5乡划属镇海;杭州湾口滩浒岛划归嵊泗。1958年自余姚县划入汶溪乡;同年底撤县并入宁波

市,1963年1月恢复镇海县建置。1985年7月,再次并入宁波市,同年10月正式撤销县建制。镇海县名共历299年。县自始建至撤销为时1077年。 《镇海县志》:自然环境:

县境处宁绍水网平原东端,地形狭长,地势西北、东南两端高,中间平,甬江由西南流向东北入海,横贯县境中部。全县地形分西北平原低丘、中部丘陵平原和东南丘陵岛屿三大类型。甬江以北为西北平原低丘,属宁波北部水网平原,系全新世冲积、海积湖泊、河泊淤积形成,地表高程2~3米(黄海高程系。下同)。平原西北缘为低山丘陵,属四明山余脉,高程均在100~400米之间。甬江以南为县境中部丘陵和平原间隔地带,其丘陵属天台山余脉,高程多在200~500米之间。以灵峰山体相隔,山以西称长山平原,与鄞东平原连成一体,为第四纪冲积、海积和湖泊、河泊淤积形成,地表高程2~3米;山以东为大碶─柴桥平原,北沿金塘港,西南两面为灵峰山和太白山山脚线,亦为第四纪海浸沉积形成,地表高程2~3米。县境东南丘陵岛屿,称穿山半岛。其山体系天台山余脉延伸,半岛南北两侧棋布大榭、梅山等岛屿20余个。环海山间多峡谷平原,系洪积和海积形成。

镇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3℃,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持续时间231天至235天。年有效平均积温4920℃至5030℃。无霜期237天,年降水量1310至1370毫米,年雨日148天。年日照时数为1944.3小时,日照率为44%。但夏秋间的台风,春季低温多雨和秋季多阴雨,是农业不稳定的自然因素。

【土壤、植被】全县土壤分低山丘陵、滨海平原和水网平原3种地带性土群,土壤总面积108.6万亩。低山丘陵,包括山旱地、山垄地、山坡地共53.9万亩,占全县土壤面积49.7%;滨海平原,江北起自官塘路,江南以石高塘、王公塘为界,形成南北两块弯月形状海相堆积平原,面积31.6万亩,占全县土壤面积

29.1%;水网平原,处低山平原与滨海平原之间,面积23.1万亩,占全县土壤面积21.2%。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地带,浙闽山丘甜槠木荷林区。历史上森林屡遭摧残,原始植被几乎绝迹,取代者为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丛等次生植被及人工引种植被。

沿海滩涂草本植被,总长约89.7公里,滩涂塘堤两岸芦苇丛生,塘下滩涂尚有三棱藨草、盐田碱蓬、小飞蓬等,草本植被覆盖率40~70%。沿海丘陵针叶林占全县林地30.92万亩的90%,暖性针叶林主要有马尾松、黑松和杉木,其中马尾松达19万亩;温性针叶林主要柳杉、金钱松等,仅少量分布。沿海丘陵阔叶林,现存多为次生类型,主要由石栎、青冈、苦槠、枫香、木荷、赤皮椆、红楠等,多分布在县林场、共同、杨岙和招宝山。沿海平原竹林植被,常有香樟、木荷、杉木、毛竹,其中沿海咸地哺鸡竹为镇海特产,常年约400亩左右。 【江海滩涂】甬江,源出奉化、新昌乌山,流向东北经横涨至宁波三江口;另一流出上虞西梁湖坝,经余姚市境至宁波三江口汇会,续向东北至镇海口注入灰鳖洋,流域面积5299平方公里,三江口以下称甬江,古代称大浃江,流长26公里,其中镇海段长16公里。甬江系平原常年性河流,今港道宽270~404米,最宽处600米。河口潮汐属不规则半日潮,平均潮差1.75米;平均涨潮时6小时23分,平均落潮历时6小时。年雾日24天。港区有信号台(杆)4处、灯桩13座、浮标8只。

灰鳖洋,县东北部,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为镇海县、慈溪市和舟山地区共有。洋内水深多在5~10米之间,由西向东渐深;年平均水温17.3℃,年平均盐份18‰,年平均风速5.7米,年平均雾日12.7天。潮汐属不规划半日潮。年平均落差2米左右。底质均为泥沙。可行驶5万吨以下船舶。

镇北涂。县东北沿海,东起镇海港区外游山,西北至澥浦巴子山,外沿灰鳖洋,

东西长16.5公里,南北宽1.5公里,面积20.8平方公里。系淤泥、粉砂泥组成,落潮时间长,涂泥深厚,盛产泥螺、黄蛤、跳鱼等涂产;由于地理位置优越,遂为工业发展基地,已围地面积25000亩,作镇海炼油厂、镇海港区。镇海城北发展区等工业用地。

【水资源】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52889万立方米(含重复利用水),其中地表水资源48759万立方米,占总量92.2%;地下水资源4130.72万立方米,占总量7.8%;人均水占有量1100立方米,亩均水量1230立方米。全县多年平均降水总量11.00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深470~920毫米;径流总量5.09亿立方米。时空分布规律与降水相似。

【潮汐】甬江口属非正规半日潮型,24小时50分为一周期,涨潮、落潮时差为6小时左右。但受天气变化等因素,涨潮时间误差为1小时左右;镇海最大潮差1.9米,平均潮1.75米;表层平均涨潮流速69厘米/秒,平均落潮流速58厘米/秒。

海浪,镇海附近出现海浪有风浪、涌浪和混合浪3种类型,但以混合浪为主。海面出现海浪波高平均值0.5~0.8米,最大波高1米左右,周期3.0~4.0秒,浪向多偏东。冬季海面经常出现8~10级偏北大风,由此产生偏北大浪,涌浪平均波高0.5~2.5米,最大波高1.0~3.0米,周期4.5~6.0秒。

【动物资源】有兽类29种,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在明清时代,江南常患虎灾,白昼啮人;数次猛虎入城。最后至1941年郭巨斢岙猎获1头,解放后矢见。其它兽类数量日益减少,近年来野猪类有所增加。常见鸟类有42种,原有老鹰、喜鹊、乌鸦、百哥甚多。自抗战开始至解放初期因大松林及樟、柏古树砍伐严重,兽类鸟类失去筑巢场所而锐减,至今仅山区偶而有见。两栖类动物“镇海棘螈”,产于瑞岩寺林场溪流,现列为浙江省保护动物。身长7~8厘米,背

和体侧均呈黑色,有蜡光,腹朱红色,有不规则黑斑。头部大,四肢细长,尾侧扁。

《镇海县志》:自然环境:灾异:

据旧志史料不完全记载,自唐大和四年(830)至1949年的1120年间,严重自然灾害103次,其中台风、暴雨和海潮泛滥成灾25次,旱灾46次,雨涝13次,海啸3次,雹灾5次,虫灾4次,雪冻4次,平均10年一次大灾。因灾害引起饥荒36次,甚至“鬻男女以食”,“取白泥以食”,“藉尸郊野”,“道殣相望”。1949年至1985年36年内,较大灾害有26次,最严重为1956年台风灾害,由于兴修水利,抗灾救灾等措施得力,使灾害程度大为减轻。

1956年8月1日强台风袭击,最大风力12级以上,潮位高达4.85米,最大暴雨量116.9毫米。全县冲毁海塘59段,长49538米,塘内受淹稻田3.26万亩,棉地1.81万亩,后籽粒无收1.1万亩。海潮高过海塘2米,15吨大船括到塘内。损坏渔船300艘,倒坍民房1800余间,无家可归320户。伤347人,死亡55人。

《镇海县志》:人口:

1949年,全县总人口282313人,1985年增至493893人,增长75%,年均递增率20.8‰。1954年至1985年31年间,出生261924人,年均出生率20.33‰,其中1954~1978年18年间,年均25.4‰,属高出生值。1973~1985年12年出生率12.9‰,向低生殖转化。31年死亡95598人,年均死亡率7.35‰。30年左右净增166410人,年均增长率13‰。

人口分布。1914年每平方公里484人。1929年522人。经历抗日战争,至1948年每平方公里降至391人。1950年土改前夕,人口密度384人。1953年415人;1961人459人;1966年524人;1975年593人;1985年618人。解放后35年间,每平方公里增加234人,增长61%。密度分布:地处平原及少山地区17个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镇海县志简介在线全文阅读。

镇海县志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00621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