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段互动式”培训范例实录(一)
【第一阶段 主题讲座】
愉快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实验和运用
福永街道兴围小学 舒 珍
一、愉快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为了贯彻课改精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心理负担,让学生愉快地成长、愉快地学习,从中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中创造精神的思想,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功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我们学校语文科“五段互动式”培训选择了“愉快教学”这一主题,以“愉快”为核心,以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为手段,实现境与情的和谐统一,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从而转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为目的,构建“愉快教育”的教学模式。
二、什么是愉快教学法?
愉快教学法,简单地说就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思考,在愉快中获取知识,在愉快中提高动脑动手的能力。或者说,就是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愉快教学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它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这是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本身的一个特点,课堂教学愉快教学法旨在调动全体同学的内在学习动力。
2、学生的注意必须指向同一方面。这是相对教学内容而说的,指学生同一时间段内学习相同的内容。
3、调动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与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调”就是教师的“教”起主导作用,“内在动力”就是学生的“学”起主体作用,主体的内在动力要以主导的意图为方向。也就是说,没有以主导意图为方向调动主体的内在动力的都不是愉快教学法。
4、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仍然不是课堂教学愉快教学法的正确运用,至少可以说是不成功的愉快教学法。
三、愉快教学法的分类
依据产生兴趣成因的不同,愉快教学法可分为多种方法:有激励法、情趣法、表演法、活动法、实物演示法、游戏法、设置悬念法、以疑启学法、讲故事法、画图表意法、创设氛围法等等方法。
四、愉快教育在教学中的运用
愉快教学要通过激励、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愿学、爱学、乐学的心理趋向,通过营造教学过程的愉快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助、教学相长的关系,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实在我们的教学中,很多老师都运用了愉快教育。下面我就按照课堂教学“课前准备、导入新课、教学之中、课堂结束”的过程,来讲愉快教育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课前准备,运用愉快教学法
预备铃响过后,师生要准备上课。这种课堂准备,有被动的等候和积极的准备之分。教师可运用有组织的课前准备,比如讲故事、猜谜语、播新闻、背古诗、听音乐、赏画面等等,使学生进入积极的、兴奋的心理状态。这样的课前准备活动,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上课状态,而且交流了一定量的信息,使学生学到了课堂上可能学不到的知识。再如用创设氛围法来唤起学生的学习意识。如要学《春天的歌》一课,先播放学生熟悉的歌曲《春天在哪里》,使学生的心绪随着美妙的歌曲飞入明媚的春天,为随后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准备状态。
(二)新课导入,运用愉快教学法
在导入新课时,实施愉快教育,可采用“从前后知识的联系”“用故事、谜语”“设置悬念”“借助音像手段”“渲染课堂气氛”等方法来导入新课,例如:我们五年级的李老师上《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一开始,他就抓住教材本身的特点,放有关的歌曲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兴奋点,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乐学”的氛围,使学生阅读课文的主动性、积极性骤然提高,教学效果也自然明显提高。
例如上《惊弓之鸟》时,教师开篇就布疑阵:“现在,空中飞着一只大雁,大家想想,用哪些办法能把它打下来?”学生凭经验纷纷说,用箭射,用枪打,用弹弓弹──至此,老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但话锋一转,说:“可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更羸,却只拉弓不用箭,‘嗖’的一声就把这只大雁射下来了。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谁先把答案找到。”由于悬念的诱惑,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好奇心理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地去读书、思考,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课堂教学,运用愉快教学法
一般来说,新课导入后就要进行新知识的学习理解、训练巩固、总结提高等。在这些过程中,教师仍然要相机运用愉快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解决重点、难点和关键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这就要求老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学会“自能读书”,让学生尝到“会学”的甜头,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例如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可以采用儿歌的形式来记住难的字形和新的笔画。用游戏的方法来复习新学的字,用比赛的方法巩固学过的生字等等都是愉快教学。如学习《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时,黑板上画了河滩、芦苇丛。教师以“画”引学生入“境”:“在这河边发生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你们能不能读读课文,用简易图、箭头加文字画出这个故事中人和物的关
系图?”学生听了个个来劲,人人跃跃欲试,画出了相应的关系图。他们一边读一边画,画的过程也就成了学习语言的过程。
当然,让学生向往学习、渴望学习的方法很多,如做实验解决难点,播放录像再现情景,表演课文内容愉悦气氛,游戏活动启发思维等等,目的是一个:让学生的认知需求借助兴趣转化为某种动机,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人。例如中年级的《掩耳盗铃》,在教学时,通过初读后,可以采用表演法。先让学生边看书边准备,之后请两个学生上讲台把偷铃铛的人的动作演示一遍,并且把偷铃铛的人的想法告诉大家,教室里立即发出了一阵笑声。继而引申到“掩耳盗铃”的意思是自己欺骗自己时,学生陷入了深思,学生在思考这个成语的来历和回味现实生活中诸多的自己欺骗自己的例子。上述的笑声是因为演示情境而引发的情趣,是使学生愉快地掌握教学内容的教学形式。而之后的深思是因为学生对哲理的思考而引发懂得的道理,这里的“道理”是教学内容内在的知识。大家值得注意的是:愉快教学手段是为我们的教学目的,为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服务的。
再说说实物演示法。在讲读课文时,采用实物、动作演示,来引导同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教《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前,用纸皮做成月牙、枫叶模样,准备少许清水。在教学时讲到小鸡画竹叶,小马画月牙,小鸭画枫叶,小狗画梅花时,教师在准备好的清水中沾湿右手的三个手指头,在黑板上画竹叶;用事先准备的月牙纸在水中浸湿后,在黑板上画月牙;用纸板浸湿后画枫叶;三幅画合起来看就象一朵花。就这样,学生在欢乐、有趣的气氛中,明白到动物不同,他们的脚印也不同。同时也知道竹叶、枫叶、月牙、梅花的形状了。像五年级的《景阳冈》中的武松打虎就可以采用表演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四)课程结束,运用愉快教学法
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向课外延伸,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把课内学得的知识联系生活灵活应用,以利于把教学活动与课余活动、社会生活衔接起来,打破封闭的教学格局,形成开放的态势,力求学得更广博些,更新鲜些。
运用愉快教学法设计课堂教学的结尾,有归纳总结式结尾、设置悬念结尾、迁移发散式结尾、反馈回应式结尾、激励抒情式结尾等等。比如教学结束后,把每个小组比赛获得的红旗进行小结,得出获胜的小组,还有激发学生课后去看资料或阅读名著等等都是愉快教育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例如:迁移发散式结尾,这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滚动学习,举一反三。学一组,带一串;学一篇,读多篇。如《火烧云》一课用生动传神的词语写出了火烧云颜色的变化,描写颜色的词语有3种形式:一是叠词式(金灿灿);二是对半式(半紫半灰);三是实物形容式(葡萄灰)。为了让学生感受美,扩展词汇量,就让学生看着投影片,思考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绘,能不能用这3种词语形式说话。学生的思路打开后,说了“红彤彤、蓝盈盈、黄澄澄”,还说了“柠檬黄、海水蓝、柿子红”等等。课后,学生兴趣不减,他们相互启发,共收集了40多个描写云的颜色的词语,既加深了对火烧云色彩变化多的理解,又积累了语言,这是对课文学习的一种延续。
“愉快式教学法”的宗旨是让每个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这是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重点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将此法贯穿于每堂课的始终,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有疑必质、有难必问、有感必发。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到培养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目的。
【第二阶段 课例实践】
《两只小狮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福永街道兴围小学 温敏枫
教学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正确书写“苦”字。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明白狮子妈妈说的话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头饰、字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复习生字词 1、出示课件,认读词语。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狮子妈妈和它的两个孩子勤勤和懒懒,现在我们一起去它们家做客好吗?不过,我们得带点小礼物,去抓些狮子最喜欢吃的小兔子吧!”
(指名读、齐读)
2、过渡语:“礼物都准备好了,让我们一起走进大森林,去找狮子一家吧!” 二、出示课文第七段狮子妈妈说的话,在情境中理解妈妈说的话 1、出示句子
师:“嘘!我好象听见狮子妈妈的声音!她在说什么呢?请大家学学狮子妈妈的样子读读这段话。(自由读)谁来当狮子妈妈读一读这段话?(个别读、齐读)”(要读出狮子妈妈慈祥、严肃、耐心的语气)
2、师:“听了狮子妈妈的话,你觉得她的心情是怎样的?(担心、着急、忧虑)为什么担心?
她的这番话是对谁说的呢?(懒懒)”(板书)
3、师:“狮子妈妈为什么只担心懒懒而不担心勤勤呢?我们一起去瞧瞧他们兄弟俩在干什么?”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出示文中第一幅插图)“他们兄弟俩在干什么呢?请你在课文里用横线分别划出描写勤勤和懒懒表现的句子。”
2、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2、请学生读描写勤勤表现的句子,感受它的辛苦和刻苦。 “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师:“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勤勤非常勤快、非常刻苦?(整天:从早到晚、每天)” “你知道它整天都练些什么本领?”(“滚、扑、撕、咬”请几名学生分别带头饰扮演小狮子做动作表示,同学们猜是哪个字。)
“想想勤勤练习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擦破皮、会流血、会摔伤、会很累、会日晒雨淋、天气炎热时浑身是汗、天气寒冷时冷得发抖等等)
小结:它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仍然坚持练习,勤勤真是非常刻苦啊!(板书) 3、学写“苦”字。(一看、二记、三描、四写)
4、过渡语:“学习本领这么辛苦,难怪懒懒不愿意学了。勤勤在练习的时候,它在干吗呢?”
5、请学生读描写懒懒表现的句子,要求读出它的“懒”。(个别读、齐读) “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 ( 把“懒洋洋、什么”这两个词读得重、读得缓) 四、感悟交流,探究内容
1、小组合作自由朗读全文,讨论找出“懒懒”懒的原因。
“懒懒这么懒,它到底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先读读课文,找找它懒的原因并划出来。”(课文第4段和第6段)
2、全班齐读课文。
3、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A、“我爸爸和妈妈是林中的大王,凭着他们的地位,我会生活的很好!”B、“我才不去吃那苦头呢!”练读句子,读出懒狮子的神气和骄傲。
4、师生练读小树与懒狮子的对话。
5、小结:懒的原因是“小狮子怕吃苦头、小狮子觉得他的爸爸和妈妈是林中之王,他想靠爸爸妈妈养活他。”(板书)
五、拓展延伸,强化感受
1、师:“你觉得懒懒这样想对吗?它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会有好的生活吗?(不对,没有) 这可糟了,我们该怎样劝劝懒懒呢?”(分小组讨论)
(你不学本领,以后就不能当森林之王了。你不学本领,将来你爸爸妈妈老了,别的动物就会欺侮你。你要向你哥哥学习,不怕苦不怕累,将来才能成为一只真正的狮子。不要只想靠爸爸妈妈,要靠自己)
2、同学们说得精彩极了,我也想写几句话送给小狮子,同时也送给在座的小朋友们。 (出示课件,齐读)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生活的本领。”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
3、想想:懒懒听了妈妈的话,它会怎么想,怎样做呢?(分小组讨论)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27课《两只小狮子》,知道了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习生活的本领,这个故事在森林里传开了,编成了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配乐诵读)
《两只小狮子》
小狮子,真有趣, 怕苦怕累慢吞吞, 一只整天练本领, 小朋友,告诉它,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深圳市宝安区五段互动式培训(实录一)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