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词、短语、句子成分、单句、复句的分类教(学)案(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动词、形容词前,否定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是副词,如“没去”、“没有谈”。 “没、没有”位于句末,要看“没、没有”在语义上否定什么。如“他来没?”是副词。 4、名词、副词的判别

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具有共同的语法特点:都可以做状语,容易混淆。区分的方法:时间副词只能做状语,时间名词除做状语外,还可以做主语、宾语。以上特点也可以概括为两个判断公式:“A是A”、“在A”。符合这个公式的,是名词,不符合的,是副词。如“刚才、现在、将来、以前、从前”是名词;“刚刚、刚、才”是副词。 5、动词、介词的判别

现代汉语的大部分介词是从动词虚化演变而来的,其中一些还兼有动一词、介词两种词性,如“在、到、向、朝、通过”等(下面以“在”为例),因而产生了区分的问题。 区分的方法:(1)介词不能单独做谓语或动语,必须组成介词短语做状语、补语或定语,因此,当句子里没有其他的词可以做谓语或动语时,“在”就是动词;如果有,“在”就是介词。(2)动词可以重叠,介词不能重叠。“我比你高”中的“比”不能重叠,是介词;“我们比干劲”中的“比”可以重叠,是动词。(3)动词后可以加“了、着、过”等动态助词,介词不能。 6、介词、连词的判别

主要区分两类:一是“和、跟、与、同”;二是“因、因为、由于”等词。

“和、跟、与、同” 的区分方法:(1)“和、跟、与、同”做连词时,句子的主语之后有“都”或者在语义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加“都”;做介词时,“和”等前有状语或可以加进状语。(2)“和、跟、与、同”做连词时,所连接的成分可以相互调换位置而语义不变;做介词时,调换位置影响语义。(3)“和、跟、与、同”位于句首时,是介词。 “因、因为、由于”的区分方法:(1)“因、因为、由于”后面接名词性成分,是介词;接谓词性成分,是连词。(2)做介词时,句子可以有语音停顿,也可以没有;做连词时,要有语音停顿。(3)做连词时,常与“所以、因此”配合;做介词时,一般单用。 7、助词、语气词的判别

助词、语气词的判别主要涉及“的、了”两个词。

“的”的助词和语气词词性的区分方法:(1)助词“的”可以在句中,也可以在句末;语气词“的”只能在句末。(2)语气词“的”可以去掉而句子语义不变;结构助词“的”不能去掉,或去掉以后语义有变化。

“了”的助词和语气词词性的区分方法:(1)位于动词、形容词后的是助词,位于句末的是语气词。(2)既在句末,又位于动词、形容词后的既是助词,也是语气词。 (二)词的兼类

- 6 -

词的兼类是指某些词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语法特点而词汇意义密切相关的现象。 例如“翻译”,在“我翻译外文小说”中,做动语,可以用“不”否定,是动词;在“他是一个翻译”中,受数量短语修饰,做宾语,是名词。

判定兼类的两个标准:一是要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语法特点;二是兼类词的词汇意义要密切相关。如果不是“经常”的,就属于活用,如果词汇意义无关,就属于同音词。活用和同音词都不属于词的兼类。

兼类主要发生在名词、动词、形容词3类词中,常见的兼类现象有: 1、兼名词、动词:请示、申请、报告、领导 2、兼名词、形容词:兴奋、典型、风光 3、兼动词、形容词:纯洁、黑、端正、满足 4、兼名词、动词、形容词:红、白 5、兼名词、量词:桌子、操场、车、箱子 6、兼动词、副词:没、没有

7、兼动词、介词:在、向、到、往、通过、经过

Ⅳ、课堂小结 Ⅴ、巩固练习

1、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名词划出来。

当国歌 国旗一起升起来的时候,我从一个山村 孩子纯朴的敬礼 里,我从一个老华侨湿润的凝视里,看到,看到中国深远处的伟力和韧性。2、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动词划出来。

有一座破败的山顶小学,很多事情都从简或省略了,唯有国旗每天要 升。3、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形容词划出来。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美丽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4、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数量词划出来。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些声音,也没有丝影子。 5、请把下面文字中的代词划出来。

- 7 -

“是谁?为什么偏偏是我的父亲?”多少次我问自己。

当我为这个世界的黑暗和痛苦发出第一声哭喊时,父亲就像山那边 每一天升腾的那轮红红亮亮的太阳,点亮了我的整个世界。就在那一刻,父亲把自己铸成了我永恒的向往。6、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副词划出来。

雅颂中也 很有一些挺出色的篇 章,一般说来艺术价值的确 极其不如国风。小雅中偶尔有一些士大夫大肆抱怨或讽刺王室的诗,但他们毕竟缺少人民所受的切肤之痛,因而揭露社会现实必定缺乏深度。

7、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介词划出来。

我们从《离骚》中看到了屈原深沉的忧患意识:他对于民族故国一往情深,因之而喜,因之而悲。他为了自己的祖国忍辱负重含悲苦行。 8、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连词划出来。

作为语录体散文,《论语》虽然没有详尽、具体的描写,但从孔子和其它人的对话中,却生动地显现出了孔子及其一些弟子的形象。 9、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助词划出来。

看过《三国演义》吧。垓下英雄(我们所熟悉的项羽)之穷途末路,则让人不禁扼腕叹息啊。文章以高超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怎能不让人振奋、启人深思呢?

10、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叹词划出来。 “ 哎呀,你丢钱啦!” “唔,是叫我吗?”

“嘿,不是你还有谁呀。傻帽!” “哦!谢谢!”

11、请辨别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词性:

A:1.他手里拿着一束鲜艳的花。( )2.今天我买东西花了很多钱。( )

3.他那天穿了一件花衣服。 ( )

B:1.你快叫几个人过来帮忙。( )

2.这两个数的和是几?( ) C:1.这两个数的和是几?( ) 2.我和他都是苏州人。( )

3.我和他说了几句苏州话。( )D:1.他顺利通过了这次考试。( ) 2.通过这次考试,他发现了问题。( )

- 8 -

短语教(学)案

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掌握短语的含义

2、能够掌握各种短语的结构类型

3、能够学会划分短语的结构 教学重难点:能够学会划分短语的结构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短语及其分类 (一) 短语的理解

短语是词的组合,是意义上和语法上能够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所以又叫词组。 意义上能够搭配 即符合语义关系的要求,一般说符合逻辑。如“吃月饼”可以,“吃月亮”则不行,除非在神话中。“骑马”可以,“骑床”则不行。

语法上能够搭配 如动词不能受数量短语修饰,“一个走”,一般不成立,不复合语法上的要求。动宾短语,一般是动词+名词,而“跳美丽”不能搭配,“跳绳”当然可以。 没有句调 因为许多短语加上句调便成为句子。

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是词序和虚词。如,“红花”不同于“花红”;“爸爸的妈妈”不同于“爸爸和妈妈”。语序和虚词的不同,则短语类型不同,即为不同的短语。 (二) 短语的分类

(1) 按结构分类:主谓、动宾、偏正等等(内部分类);

(2) 按功能分类:名词性、谓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外部分类);

(3) 按构成成分性质分类:①实词短语,实词与实词组合,即使有虚词也只能起辅助作用,如:中国人民、伟大的人民、今天和明天。②虚词短语,实词与虚词各为一方的组合,如:中国的、花儿似的、在教室、所感动。

- 9 -

(4) 按结构凝固性分类:①固定短语,如词汇章说到的成语、惯用语;②临时短语(非固定短语),一般我们所举的例子都是临时短语,如上述“伟大的人民”等。

(5) 按意义分类:①单义短语,如,伟大的祖国、红旗飘扬;②多义短语,如,学习文件、开刀的老李。

(6) 按成句能力分类:①自由短语,只要加上句调便能实现成句子的短语;②不自由短语(又叫粘着短语),即不能独立成句的短语——加不上句调,如,狐狸的狡猾、通讯的自由、肩并肩、(手拉手)、高一脚(低一脚)、在中国、所安排。 (三) 短语的结构类型

??实词短语:主谓、动宾、偏正(定中、状中)、中补、联合、连谓、兼语、同位、方位、量词(数量、指量)等,共10类;

? 虚词短语:介词短语、助词短语包括的字短语、比况短语、所字短语等,具体的共4类。与实词短语一起共14类。

? 基本短语:或称为“五大结构”,包括主谓、动宾、偏正、动补、并列短语等5类。 (A)、并列短语

1、定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或是代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这样的短语叫并列短语。

2、举例:(1)、名词式的并列短语:师生、科学技术、党和人民、丰功伟绩、春夏秋冬等等。(2)、代词式的并列短语:我和你们、这儿或那儿等等。 (3)、动词式的并列短语:调查研究、听说读写、讨论并通过、唱歌跳舞等等。 (4)、形容词式的并列短语:雄伟壮丽、光荣而艰巨、又白又胖等等。 (B)、偏正短语(定中、状中)

1、定义: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它们前面起修饰作用的词组成的短语。

2、类型:(1)、由“定语+名词”组成:新鲜空气、一个学生、眼保健操、清晰的字迹等等。 (2)、由“状语+动词”或“状语+形容词”组成:恭敬地鞠躬、小心翻阅、完全相同、

- 10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词、短语、句子成分、单句、复句的分类教(学)案(2)在线全文阅读。

词、短语、句子成分、单句、复句的分类教(学)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00620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