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 STS实验的准备与实验教学研究 -------比较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教学研究目的】
1.学习和探讨比较食物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和技能。 2.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动手实验,培养化学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
3.通过该实验的体验,学习和训练组织中学生开展联系日常生活的学生实验的教学方法和技能。
【实验教学研究内容】
1.自选3种果品或蔬菜比较它们维生素C 的含量。 2.探讨组织中学生开展此学生实验的教法。
【实验计划】
1.实验用品
1mol/LHCl溶液、0.01mol/LI2溶液、2%淀粉溶液 2实验步骤:
A 用1mol/LHCl溶液加水稀释配制PH =3的盐酸溶液; B将雪莲果洗干净,取10g该雪莲果(皮+肉)切碎,移入研钵中加10mL PH =3 HCl溶液,研磨至碎,将研磨至碎的雪莲果全部移入100毫升的容量瓶中,再用pH=3的盐酸溶液定容至刻线,定容好后,用棉花放在漏斗上过滤,将滤液放在烧杯里。
- 1 -
C 将过滤好的滤液取出10mL放在烧杯中,加入1mL 2%淀粉溶液,用1mL的针筒取0.01moL/L的碘溶液,滴定滤液,(滴一滴后,振荡,蓝色褪去,再滴再振荡)直至溶液颜色变蓝能够保持30秒不褪色为止,记下所用的碘溶液的体积。
D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测杨桃、苹果、人参果、梨、柠檬、大黄瓜、小黄瓜的维生素C的含量。
E比较各种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 3.实验记录及结论 水果 1 雪莲果 2 3 4 5 梨 6 7 8 小黄瓜 苹果 杨桃 人参果 柠檬 大黄瓜 所用的0.04 0.12 0.14 0.03 0.03 0.34 0.03 0.02 碘液(mL) 由以上数据可知本次测定的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柠檬>杨桃>苹果>雪莲果>人参果、梨、大黄瓜>小黄瓜 (即:柠檬的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其次杨桃、苹果,接着雪莲果、人参果、梨、大黄瓜、小黄瓜的维生素C含量较少且含量相当)
- 2 -
实验成功的关键
A选择样品时,应该尽量选择新鲜、果肉颜色较浅且汁液较多的样品,否则会造成样液颜色过深而使滴定时的颜色反应不明显和滤液不容易过滤等问题。
B为能够比较果品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高低,各食物应取等质量,稀释时加等量的水,平行测量。
C 滴定时,一定要注意滴一滴后,振荡,蓝色褪去,再滴再振荡。直至溶液颜色变蓝能够保持30秒不褪色为滴定终点。
D 由于维生素C存在于植物细胞内,而且容易被氧化分解,粉碎时动作要快,同时粉碎充分。
E 滴加淀粉溶液时最好加过量,这样显色才会明显。
F 在进行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的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一定要在pH为3-4的环境中,以保护维生素C不被破坏.
【思考与讨论】
1.维生素C有哪些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比较或测定维生素C含量主要依据维生素C什么化学特性? 答:
A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中,为六碳多羟基酸性化合物、白色针状结晶、有酸味,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和甘油,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 3 -
B 因结构中有烯醇式羟基,故具有酸性;具有烯醇式结构 ,还原性强。易被空气和其它氧化剂氧化成脱氢维生素C,光、金属离子(如Fe2+、Cu2+)或荧光物质能促进其氧化分解;维生素C可受热分解,煮沸蔬菜时维生素C损失;水溶液中可解离成氧化型抗坏血酸;在弱酸性条件下 ,可被碘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
维生素C能保护酶中的—SH不被氧化、常用于防止Pb、Hg、Ag的慢性中毒,可促进胶原蛋白和粘多糖的合成,从而促使伤口愈合。能减低微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等。维生素C还能破坏亚硝酸盐,从而可减少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
C 维生素C易溶于水,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在酸性溶液中,能把单质碘还原为碘离子。根据这个性质,可以用淀粉作指示剂,用已知浓度的碘溶液测定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或比较不同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
2.碘滴定法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化学原理是怎样的?如何配制一定浓度的碘液?
答:A 维生素C包括氧化型、还原型和二酮古乐糖酸三种。当用碘滴
定维生素C时,所滴定的碘被维生素C还原为碘离子。随着滴定过程中维生素C全被氧化,所滴入的碘将以碘分子形式出现。碘分子可以使含指示剂(淀粉)的溶液产生蓝色,即为滴定终点。
- 4 -
C6H8O6+I2→C6H6O6+2HI
B 可称取5g碘化钾和0.64g碘,把它们先后溶于50mL蒸馏水中,再把溶液转移到250mL的棕色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到刻度,制成浓度为0.01mol/L的碘溶液。可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定。 3.怎样从蔬菜和水果中提取维生素C溶液?如何测定蔬菜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答:A 称取一定量可食用部分的新鲜水果,加入一定量的pH=3
的盐酸溶液,用研钵研磨,研磨充分后,全部转移至容量瓶用pH=3的盐酸溶液定容,然后用质密而薄的纱布过滤,滤液即为从蔬菜和水果中提取的维生素C溶液。 B 采用直接碘量法,取一定量滤液加入适量的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1.00mL针筒吸取碘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每滴定1滴,摇荡几下,直到溶液的蓝色不再褪掉为止(即:直至溶液变为淡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为滴定终点。)根据滴定用去碘液的多少,比较不同水果或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收获】
1. 通过实验了解到哪种水果含有的维生素C含量较大,紧密联系生活与化学。
2. 通过这个知道STS实验该怎样的准备,该怎样上研究性实验,应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 实验。了解开展研究性实验的要点 。
- 5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STS实验的准备与实验教学研究 实验六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