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快速路一纵线中柱段道路工程 深基坑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开挖前,对基坑土体内含水量过大的工程,必须做事先降水措施,以疏干加固坑内土体,达到增大土体的抗剪强度;在大开挖的底部1.6米宽的范围内,做成向外倾斜2%坡度的斜坡,外侧两边各开挖1条宽0.3米,深0.5米的排水沟,将槽底的水位降至槽底0.5米以下。在雨水管的下游设1米*1米,深1米的集水井排水;在大开挖面的上口外侧2米的地方形成土埂,防止客水流入沟槽。同时,我们将多备水泵和污泥泵,保证排水需要。排水沟边缘离开坡脚不小于0.3m,坡度为0.1~0.5%,并应比地面低300-500mm,集水井比排水沟低0.5-1.0m,并深于抽水阀深度,井壁应及时加固,集水井内水及时排出。
2、加快施工进度
沟槽开挖后,敞开的时间越长越不安全,为提高安全系数,必须加快施工进度,各工序之间要衔接紧密,流水作业。同时,加班加点,抓住有利天气展开施工。
3、交底、检查制度措施
3.1、基坑开挖前,对施工班组、机械操作手进行全面的施工技术和安全交底。
3.2、安全教育要经常化、制度化。开工前进行系统安全教育,进行施工作业时,全体作业人员穿戴统一的安全反光标志服。通过现场安全标语、图片等宣传形式,增强全员安全生产的自觉性,时时处处注意安全,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3.3、严格安全监督,完善安全检查制度。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定期组织检查,发现苗头及时纠正,真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3.4、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和工艺流程科学组织施工,严格工序衔接,严格操作规程,严禁各种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的发生。
3.5、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持证上岗制度。所有施工设备和机具在
15
重庆市快速路一纵线中柱段道路工程 深基坑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使用前必须由专职人员负责进行检查、维修、保养,确保状况良好。架子工、起重工、电工、电焊工、驾驶员等主要工种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操作,杜绝违章作业。
3.6、加强夜间安全防护。夜间施工要有良好的照明设备,危险地段设危险标识和缓行标志。
3.7、加强安全防护设置安全防护标志,设立安全栏、安全网。个人要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脚手架、脚手板要搭设牢固。
3.8、抓好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坚持文明施工,保障人身、机械和器材的安全。
3.9、所有的作业人员经过严格培训并考试合格才允许上岗。操作机具设备的职工必须持证上岗。
3.10、精心组织材料的装卸及转运,转运材料时必须设防护,材料机具的堆放应整齐有序。 三、监测监控
1、监测项目:沉降、位移、裂缝。
2、监测点埋设:在边坡顶每间隔20米设置监测点。 3、监测方法:利用全站仪定量监测,并辅以巡视检查。
4、监测频率:当施工临近边坡的桩时,定量监测1次/d,巡视检查2次/d。
5、报警值或特征值:沉降:2mm/d,累计值20mm;位移:2mm/d,累计值20mm;坑底隆起:40mm。
6、监测时间:开挖到完工。
施工时安排一个有一定施工经验的施工员,把全站仪和水准仪架在稳定的土层上,进行深基坑监测。监测的内容包括支撑轴力、围护结构的位移及沉
16
重庆市快速路一纵线中柱段道路工程 深基坑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降变形、地表沉降、管线的位移及沉降、周边构建物的位移及沉降、地下水位变化。在基坑开挖施工中,当一些监控数据接近或超过警戒值时,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及时准确地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准确地调整施工步骤,并采取相应对策,以达到有效控制基坑变形,确保基坑施工安全。
各项监测的时间间隔可根据施工进程确定。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监测结果变化速率较大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当有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监测点的布置应满足监控要求,从基坑边缘以外1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需要保护物体均应作为监控对象。位移观测基准点不少于两个,且应设于影响范围以外。 四、应急预案
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突发事件以及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事前有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和经济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预防,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一)应急处理措施
当监测对象(边坡、地下管网等)的沉降、位移、裂缝超过报警值时,应暂停施工,并根据险情状况采取下列应急处理措施:
1、转移危险区内人员和设备; 2、坡底被动区临时压重;
3、坡顶主动区卸土减载,并应严格控制卸载程序; 4、做好临时排水、封面处理; 5、采取应急支护措施; 6、加强险情区段监测;
7、立即向勘察、设计等单位反馈信息,及时按施工现状开展勘察及设计资料复审工作。形成必要的施工措施或者设计补充或更改。
(二)应急预案处理程序
17
重庆市快速路一纵线中柱段道路工程 深基坑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高我司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尽快控制事态,尽量减少损失,尽早恢复正常施工秩序,特制定此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处理程序
项目建立安全值班制度,设值班电话并保证24小时轮流值班。如发生产安全事故立即上报,具体上报程序如下:
现场第一发现人——现场值班人员——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公司值班人员——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向上级部门报告。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组织立即启动如下应急救援程序: 现场发现人向现场值班人员报告
现场值班人员:控制事态保护现场组织抢救,疏导人员。
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组织组员进行现场急救,组织车辆保证道路畅通,送往附近医院。公司值班人员 :了解事故及伤亡人员情况
公司生产安全应急救援小组:了解事故及伤亡人员各简况及采取的措施,成立生产安全事故临时指挥小组,进行善后处理事故调查,预防事故发生措施的落实。并上报上级部门
(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在施工前,成立深基坑施工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地点设在重庆
18
送医院救治 解除危险 重庆市快速路一纵线中柱段道路工程 深基坑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市快速路一纵线中柱段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部。施工领导小组下设5个救援专业组,即:应急援救组、后勤保障组、治安保卫组、技术分析组和善后处理组。
施工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 应急救援组 后勤保障组 治安保卫组 技术分析组 善后处理组
施工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副经理、技术负责人担任,组员由各部、室负责人担任。
1、 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及专业救援组职责
组织机构成立由项目领导和各部室负责人组成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李强
副组长:李卫 周先富
成 员:杨海宏 罗菠萝 韩聪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工程技术部。分队应急救援组服从班组应急领导指挥部的有关工作安排。
1.1、领导小组职责的制定、修订和演练; 1.2组建义务应急救援队
1.3负责本单位“预案”,并组织实施救援行动;
1.4检查督促做好桥梁施工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1.5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
1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2016.1.26修改)(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