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不变资本 D、可变资本
3、以资本积聚的方式扩大个别资本的规模是通过( )来实现的。 A、众多小资本的集合 B、大资本对中小资本的吞并 C、组织股份公司 D、个别资本的资本积累
4、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指在C:V中 : ( ) A、C的比重不断增大 B、V的比重不断增大 C、C与V按相同比例上升 D、C与V按相同比例下降
5、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下 : ( )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关系 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关系 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关系 D、厂房、设备和原材料的比例关系
6、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 : ( ) A、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B、机器设备和原材料之间的比例 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的比例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
7、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 ( ) A、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 B、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 C、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D、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8、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是 : ( ) A、人口繁殖过多过快的结果
B、工业吸收的人口绝对减少的结果
C、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条件下资本积累的结果 D、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条件下资本积累的结果
9、二战后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不适应高新技术而失业的人口,被称为: ( ) A、潜在的失业人口 B、“结构性”失业人口 C、半失业人口 D、自愿失业人口
二、多项选择题
1、2004年,国内某大型IT企业为扩大规模、增强实力采取了以下措施:1月,宣布兼并国内第二大PC销售商,实现产销一体化;4月,宣布将上年利润中的50%用于扩大再生产;8月,宣布耗巨资购进目前世界上最为
先进的生产设备,实现生产流程全自动化。则该IT企业在2000年实现了 ( )
6
A、 资本积累 B、资本集中 C、资本积聚 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E、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2、在资本再生产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 ) A、资本循环 B、资本积聚 C、资本周转 D、资本集中 E、组建股份公司
3、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和联系表现在: ( ) A、两者都能使个别资本增大
B、资本集中能增大个别资本却不能增大社会资本 C、资本积聚能增大个别资本也能增大社会资本 D、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发展可以相互促进
E、资本集中增大个别资本的速度比资本积聚要快得多
4、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 ( ) A、是资本积累的必然趋势 B、是指c:v中c的比重增大
C、是指c:v中v的比重增大 D、意味着会大量吸收劳动力,消灭失业 E、意味着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产生相对过剩人口
5、相对过剩人口的形式有 ( )
A、流动的过剩人口 B、潜在的过剩人口 C、停滞的过剩人口 D、自然的过剩人口 E、结构性过剩人口
三、思考题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哪些特征?(P73-75) 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是什么?(P76-77) 3、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方式是什么?二者关系如何?(P82-84) 4、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什么?(P88-89)
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P96-98)
第四章 资本循环和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企业全部预付资本为100万元,其中流动资本为20万元,固定资本可使用10年,则该企业的折旧率为 ( ) A、5% B、10% C、15% D、20% 2、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 A.机器设备 B.原料 C.燃料 D辅助材料 3、表示一年里预付可变资本增殖程度的是 ( ) A、剩余价值率 B、利润率 C、年剩余价值率 D、年利润率 4、够买来尚未使用的生产资料处于资本循环的( )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 、销售阶段 D 、流通阶段 5、价值能转移到产品中去的是固定资本的 ( )
7
A、精神磨损 B、由于使用而引起的有形磨损
C、无形磨损 D、由于自然力的作用而引起的无形磨损 6、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m’=100%,一年周转4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分别为 ( ) A.80万,100% B.40万,400% C.40万,100% D.80万,400%
7、某企业为了提高利润率,雇佣了一批夜工,采取昼夜轮班工作制,加速固定资本折旧。这样做之所以能够提高利润率是因为:( ) A.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B. 固定资本无形磨损减少了 C.固定资本有形损耗减少了 D.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8、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A.价值如何增殖 B.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 C.剩余价值的实现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二、多项选择题
1、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是 ( )
A.资本家能够顺利地卖出商品 B.资本家能够买到所需要的生产要素 C.每种职能形式的资本都相继地通过循环的三个阶段完成各自的运动 D.资本家善于经营管理并采用新技术
E.每一单个资本必须分割为三部分并存于三种职能形式上 2、资本家用来运输货物的汽车属于 ( ) A、 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 E、流通资本
3、资本周转理论着重阐明的问题是( )
A. 价值如何增殖的问题 B. 资本运动连续性的条件问题 C. 制约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 D.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问题 E. 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殖的影响 4、1999年全球互联网上贸易额达1450亿美元,2000年超过2000亿美元。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起着重要作用,体现在缩短( ) A.资本由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时间 B.原材料的储备时间
C.资本由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 D.加工劳动对象的时间 E.生产过程中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
5、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社会总产品的补偿包括 ( )
A.资本补偿 B.劳务补偿 C.货币补偿 D.价值补偿 E.物质补偿
8
三、思考题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是什么?(P111-113) 2、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必须具备什么条件?(P115-116) 3、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P117-124) 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什么区别?(P121)
5、加速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何影响?(P125-127) 6、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何指导意义?(P126-127)
7、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P130-138)
四、计算题
1、资本家投资15万元,经营皮鞋生产,用10万元购买机器、厂房和工具等,10年磨损完毕,2万元购买原料、燃料、辅助材料,3万元购买劳动力,流动资本年周转5次,剩余价值率为100%。试问:①资本有机构成是多少?②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多少?③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
2、某资本主义企业年产9000件商品,投资固定资本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投资流动资本5万元,周转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100人,人均月工资50元,每件商品的社会价值为30元。试计算: ①剩余价值率为多少?②年预付资本周转多少次? ③年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第五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出的商品的价值中( ) A.c+v+m都是新创造的价值
B.c+v是旧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 C.c是旧价值转移来的,v+m是新创造的价值 D. c+m是旧价值转移来的,v是新创造的价值
2、利润在本质上是 ( ) A、成本价格的产物 B、所费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
3、在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中,部门之间竞争的手段是( )
A.改进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B.垄断市场,形成超额利润 C.进行资本转移,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 D.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4、下列不属于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的是 ( )
A.地租 B.工资 C.利息 D.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 5、生产价格形成的前提是( )
9
A.剩余价值的存在 B.年剩余价值率的存在 C.利润率的存在 D.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6、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商品的市场价格的变动是围绕着 ( ) A.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B.价值上下波动
C.个别价值上下波动 D.成本价格上下波动
7、一般情况下,获利水平低于平均利润率的资本是( ) 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借贷资本 8、资本主义地租是由农业中的( )转化来的
A.平均利润 B.企业利润 C.超额利润 D.垄断利润 9、某农业资本家原租种偏远耕地200亩,后来转租种城郊耕地200亩,结果年利润增加10,000 元,这10,000元作为地租交给地主,它应属于 ( ) A.绝对地租 B.垄断地租 C.级差地租Ⅰ D.级差地租Ⅱ 10、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的商品生产价格总额一般情况下 ( )
A、低于其商品价值总额 B、高于其商品价值总额 C、等于其商品价值总额 D、与商品价值总额无关 11、平均利润形成后,在各生产部门内部 ( )
A、少数技术先进企业仍能得到超额利润 B、所有企业都能得到超额利润 C、所有企业都不能得到超额利润 D、一切企业都只能得到超额利润 二、多项选择题
1.成本价格是 ( ) A、预付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
B、生产商品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 C、资本家赚钱和赔钱的界限
D、资本家竞争能力的基础 E.商品价值的一部分
2.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区别和联系是 ( ) A.剩余价值率反映资本的增殖程度,利润率反映剥削程度 B.剩余价值率反映剥削程度,利润率反映资本的增殖程度 C.剩余价值率是利润率的转化形式 D.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E.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影响利润率的高低
3、平均利润率形成的过程,同时就是 ( ) A.劳动力成为商品的过程 B.剩余价值向利润转化的过程 C.超额剩余价值消灭的过程 D.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E.各部门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4、商业利润是 ( )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题型练习(答案)2010(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