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选择题答案完整版(7)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A) 电阻 (B) 浓差极化的形成 (C) 汞齐的形成 (D) 活化超电势 6. 电解金属盐的水溶液时, 在阴极上 : ( ) (A)还原电势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B)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代数和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C)还原电势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D)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和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7. 用铜电极电解 CuCl2的水溶液,在阳极上会发生: ( )

(A) 析出氧气 (B) 析出氯气 (C) 析出铜 (D) 铜电极溶解

8. 25℃时, H2在锌上的超电势为 0.7 V,φθ(Zn2+/Zn) = -0.763 V,电解一含有 Zn2+(a=0.01) 的溶液,为了不使 H2析出,溶液的 pH值至少应控制在 ( )

(A) pH > 2.06 (B) pH > 2.72 (C) pH > 7.10 (D) pH > 8.02 9. 通电于含有相同浓度的Fe2+, Ca2+, Zn2+, Cu2+的电解质溶液, 已知 φθ(Fe2+/ Fe) = -0.440 V ,φθ(Ca2+/ Ca) = -2.866 V,

φθ(Zn2+/ Zn) = -0.7628 V ,φθ(Cu2+/ Cu) = 0.337 V ,当不考虑超电势时, 在电极上金属析出的次序是 : ( )

(A) Cu→Fe→Zn→Ca (B) Ca→Zn→Fe→Cu (C) Ca→Fe→Zn→Cu (D) Ca→Cu→Zn→Fe 10. 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 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 ( )

(A) 铜片 (B) 铁片 (C) 镀锡铁片 (D) 锌片

11. 在还原性酸性溶液中, Zn的腐蚀速度较Fe为小, 其原因是: ( ) (A) φ(Zn2+/Zn)(平) < φ(Fe2+/Fe)(平) (B) φ (Zn2+/Zn) < φ(Fe2+/Fe)

(C) φ (H+/H2)(平,Zn) < φ(H+/H2)(平, Fe) (D)φ (H+/H2)(Zn) < φ (H+/H2)(Fe)

12. 将铅蓄电池在 10.0 A 电流下充电 1.5 h,则 PbSO4分解的量为:(Mr(PbSO4)= 303) ( ) (A) 0.1696 kg (B) 0.0848 kg (C) 0.3392 kg (D) 0.3564 kg 13. 铅蓄电池负极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比正极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约小两个数量级, 这表明 : ( )

(A) 负极反应的恢复平衡的速率大, 容易出现极化 (B) 正极反应的恢复平衡的速率大, 容易出现极化

36

(C) 负极反应的恢复平衡的速率小, 容易出现极化 (D) 正极反应的恢复平衡的速率小, 容易出现极化

14. 298 K、0.1 mol·dm-3的 HCl 溶液中,氢电极的热力学电势为 -0.06 V,电解此溶液 时,氢在铜电极上的析出电势φ(H2) 为: ( )

(A) 大于 -0.06 V (B) 等于 -0.06 V (C) 小于 -0.06 V (D) 不能判定 15. j 代表电池的电流密度,j0代表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以下关系式中哪个反映了 常用参比电极的工作特性? ( )

(A) │j│>> j0 (B) │j│<< j0 (C) │j│= j0≠0 (D) │j│= j0= 0 16. Tafel公式 η =a+blgj 的适用范围是 : ( ) (A) 仅限于氢超电势

(B) 仅限于j ≈ 0, 电极电势稍有偏差的情况 (C) 仅限于阴极超电势, 可以是析出氢, 也可以是其他 (D) 可以是阴极超电势, 也可以是阳极超电势

17. 298K,101.325 kPa 下,以 1 A 的电流电解 CuSO4溶液,析出 0.1 mol 铜,需时间 大约是: ( )

(A) 20.2 h (B) 5.4 h (C) 2.7 h (D) 1.5 h 18. 电解时, 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电的是:( ) (A) 标准还原电势最大者 (B) 标准还原电势最小者 (C)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大者 (D)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小者

19. 金属活性排在H2之前的金属离子, 如Na+ 能优先于H+在汞阴极上析出, 这是由于: ( ) (A) φθ(Na+/Na) < φθ(H+/H2) (B) η(Na) < η(H2) (C) φ (Na+/Na) < φ(H+/H2)

(D) H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φ(Na+/Na) >φ(H+/H2) 20. 下列对铁表面防腐方法中属于\电化保护\的是:( ) (A) 表面喷漆 (B) 电镀 (C) Fe表面上镶嵌Zn块 (D) 加缓蚀剂

37

第十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

物化试卷(一)

1. 气相反应 A + 2B ─→ 2C,A 和 B 的初始压力分别为 p(A)和 p(B),反应开始时 并无 C,若 p 为体系的总压力,当时间为 t 时,A 的分压为: ( ) (A) p(A)- p(B) (B) p - 2p(A)

(C) p - p(B) (D) 2(p - p(A)) - p(B)

2. 如果反应 2A + B = 2D 的速率可表示为: r = -1/2 dc(A)/dt = - dc(B)/dt = 1/2dc(D)/dt 则其反应分子数为: ( )

(A) 单分子 (B) 双分子 (C) 三分子 (D) 不能确定

3. 某反应进行完全所需时间是有限的,且等于 c0/k,则该反应是: ( )

(A) 一级反应 (B) 二级反应 (C) 零级反应 (D) 三级反应 4. 某反应 A → B,反应物消耗 3/4 所需时间是其半衰期的 5 倍,此反应为: ( ) (A) 零级反应 (B) 一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三级反应 5. 某反应无论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如何,完成 65% 反应的时间都相同,则反应的级数 为: ( ) (A) 0 级反应 (B) 1 级反应 (C) 2 级反应 (D) 3 级反应

6. 一个反应的活化能是33 kJ·mol-1, 当 T = 300 K 时,温度每增加 1K,反应速率常 数增加的百分数约是:( )

(A) 4.5% (B) 90% (C) 11% (D) 50%

7. 已知某反应的级数为一级,则可确定该反应一定是: ( )

(A) 简单反应 (B) 单分子反应 (C) 复杂反应 (D) 上述都有可能 8. 1-1 级对峙反应

由纯 A 开始反应,当进行到 A 和 B 浓度相等的时间为: (正、

逆向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 k1 ,k2) ( ) (A) t = ln(k1/k2)

(B) t =1/(k1-k2)×ln(k1/k2) (C) t = 1/(k1+k2)×ln[2k1/(k1-k2)] (D) t= 1/(k1+k2)×ln[k1/(k1-k2)] 9. 反应 A

B (I);A

D (II),已知反应 I 的活化能 E1大于反应 II 的活化能 E2,

以下措施中哪一种不能改变获得 B 和 D 的比例? ( )

(A) 提高反应温度 (B) 延长反应时间 (C) 加入适当催化剂 (D) 降低反应温度

38

10.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 Arrhenius 关系式能成立的范围是: ( ) (A) 对任何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 (B) 对某些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 (C) 对任何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D) 对某些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11. 饱和分子间反应活化能一般都是: ( ) (A) 比较小 (B) 167kJ/mol 以上 (C) 不需要活化能 (D) 400kJ/mol 以上 12. 在反应 A

B

C,A

D 中,活化能 E1> E2> E3,C 是所需要的产物,从

动力学角度考虑,为了提高 C 的产量,选择反应温度时,应选择:( )

(A) 较高反应温度 (B) 较低反应温度 (C) 适中反应温度 (D) 任意反应温度 13. 反应 2A → P 为二级反应,其半衰期: ( ) (A) 与[A]0无关 (B) 与[A]0成正比

(C) 与[A]0成反比 (D) 与[A]成反比[A]0为反应物 A 的起始浓度。 14. 当一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 0.04 mol·dm-3时,反应的半衰期为 360 s,初始浓度 为 0.024 mol·dm-3时,半衰期为 600 s,此反应为: ( )

(A) 0 级反应 (B) 1.5 级反应 (C) 2 级反应 (D) 1 级反应 15. 半衰期为 10 d 的某放射性元素净重 8 g,40 d 后其净重为: ( ) (A) 4 g (B) 2 g (C) 1 g (D) 0.5 g

16. 某二级反应,反应物消耗 1/3 需时间 10 min,若再消耗 1/3 还需时间为: ( ) (A) 10 min (B) 20 min (C) 30 min (D) 40 min 17. [X]0 [Y]0 [Z]增加0.0050 mol/dm-3所需的时间/s 72 18 36 0.10 mol/dm-3 0.10 mol/dm-3 0.20 mol/dm-3 0.10 mol/dm-3 0.20 mol/dm-3 0.05 mol/dm-3 对于反应 X + 2Y → 3Z,[Z] 增加的初始速率为: ( ) (A) 对 X 和 Y 均为一级 (B) 对 X 一级,对 Y 零级 (C) 对 X 二级,对 Y 为一级 (D) 对 X 四级,对 Y 为二级

39

18. 平行反应 A B (1); A D (2),其反应 (1) 和(2) 的指前因子相同而活化

能不同,E1为 120 kJ/mol,E2为 80 kJ/mol,则当在 1000 K 进行时,两个反应速率常数的比是: ( )

(A)k1/k2=8.138×10-3 (B)k1/k2=122.8 (C)k1/k2=1.55×10-5 (D)k1/k2v=6.47×104

19. 基元反应 A + B-C → A-B + C 的摩尔反应焓 ΔrHm< 0, B-C 键的键能 为 ε(BC),A 为自由基,则反应活化能等于: ( )

(A) 0.30ε(BC) (C) 0.05ε(BC) + ΔHm (B) 0.05ε(BC) (D) 0.05ε(BC) - ΔHm 20. 物质 A 发生两个一级平行反应 A无关,若 E1> E2,则有: ( ) (A) k1> k2 (B) k2 > k1

(C) k2= k1 (D) 无法比较 k1, k2 的大小

第十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

物化试卷(二)

1. 某反应,当反应物反应掉 5/9 所需时间是它反应掉 1/3 所需时间的 2 倍,则该 反应是: ( ) (A) 一级反应 (B) 零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3/2 级反应

2. 已知二级反应半衰期 t(1/2) 为 1/(k2c0),则反应掉1/4所需时间 t(1/4) 应为: ( ) (A) 2/(k2c0) (B) 1/(3k2c0) (C) 3/(k2c0) (D) 4/(k2c0)

3. 某二级反应,反应物消耗 1/3 需时间 10 min,若再消耗 1/3 还需时间为: ( ) (A)10 min (B)20 min (C)30 min (D)40 min

4. 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 = 7.7×10-4 s-1,又初始浓度为 0.1 mol·dm-3,则该反应 的半衰期为:( )

(A) 86580s (B) 900s (C) 1800s (D) 13000s

B,A

C,设两反应的指前因子相近且与温度

4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南京大学物理化学选择题答案完整版(7)在线全文阅读。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选择题答案完整版(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00108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