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三角形面积公式:S bcsinA acsinB absinC
222
28.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中项公式、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定义: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后项减前项为一个常数就是等差数列。
等差通项公式:an a1 (n 1)d am (n m)d 等差数列中项公式:a中=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
n(a1 an)n(n 1)
na1 d 22
a前 a后
2
等比数列的定义: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前项的比为一个不为0的常数就是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n a1qn 1 amqn m 等比数列中项公式:a中= a前a后
a1(1 qn)a1 anq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n
1-q1 q
29.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如何求通项公式
{
a1 S1(n 1)1
an Sn Sn 1(n 2)
30. 若a (x1,y1),b (x2,y2)
向量相加: a b (x1 x2,y1 y2)
向量相减: a b (x1 x2,y1 y2)
实数与向量相乘: a ( x1, y1)平面向量的模的公式:|a| x12 y12
平面向量的相等公式:若a b,则x1 x2,y1 y2
平面向量平行公式:若a//b,则x1y2 x2y1 0 平面向量垂直公式:若a b,则x1x2 y1y2 0 31. 内积公式及其变形公式:
ab |a||b|cos a,b cos a,b
x1x2 y1y2
22
x12 y12x2 y2
ab
ab
cos a,b
|a||b|
|a||b|
平面向量的运算法则:
(1)a 0 0(2)ab ba(3)|a| a2
2 2
(4)|a b| a| 2|a|b|cos a,b |b| (5)|a b| |a b| ab 0 a b
32. 向量的平移公式
x` x a1
`
y y a2
{
33. 直线的倾斜角、斜率公式、直线的方程 斜率坐标公式:k
y2 y1
x2 x1
点斜式: y y0 k(x x0)斜截式: y kx b
y y1x x1
(x1 x2,y1 y2)
y2 y1x2 x1xy
截距式: 1(a 0,b 0)
ab
两点式:
一般式: ax by
c 0 (a,b不能同时为0) 34. 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d
两平行直线的距离公式: 35.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AB|
d
(1) 1 1 两直线相交;
(2)
a1b1c1
两直线平行;
a2b2c2aa2
bb2
cc2
aa2bb2
(3) 1 1 1 两直线重合。 36. 直线平行或垂直时斜率的关系
直线L1//L2 k1 k2直线L1 L2 k1k2 1
37. 圆的标准方程、一般方程
222(x a) (y b) r 圆心坐标:(a,b)半径:r
22
DE1x y EyD2 E2 4F Dx F 0 圆心坐标:( , )半径:r 222
38. 椭圆
22xy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标准方程: 2 2 1(a b 0)aba2
( F 焦点坐标: F 1 c ,0), 准线方程: x 2(c,0)
c
22yx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标准方程: 2 2 1(a b 0)aba2
y (0,c),F2焦点坐标: F 1 (0, c ) 准线方程: c
a,b,c三者 间的关系: a2 b2 c2
2
ac
两准线之间的距离: d 2离心率: e
ca2
bd 焦点到相应的准线之间的距离:
c
39. 双曲线的定义、
x2y2
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标准方程: 2 2 1(a 0,b 0)
ab
ba2
y xF( c,0),F(c,0)焦点坐标: 1 渐近线方程: x 2 准线方程: ac22
yx
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标准方程: a2b2 1
(a 0,b 0)
aa2
y x(0,c),F2焦点坐标: F 1 (0, c ) 准线方程: y 渐近线方程:
bc
2 2 a,b,c三者之间的关系: c 2 a b 离心率: e aa2b2 2两准线的距离公式: d 焦点到相应的准线的距离: d
cc
c
40. 抛物线标准方程、焦点坐标、准线方程
41. 移轴公式 42. 弦长公式:
{
x x ky y` h
`
直线方程一曲线方程化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时:
|AB|
k2x1 x2 1 k2)[(x1 x2)2 4x1x2]
43. 频率、频数与样本容量的公式: 频数
样本容量
a1 a2 an
44. 平均数:a
n
122
[(x1 x) (x2 x) (xn x)2] 45. 标准差:S n
1222
46. 方差公式:S [(x1 x) (x2 x) (xn x)]
n
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卫生高职高考数学主要知识点最新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