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1 2 3 4 5 6 7 8 项目 不挥发物含量,% 细度, μm 适用期, min 表干 干燥时间, h 实干 外观 拉伸强度, MPa 断裂延伸率 低温柔性(-30℃), mm PPU-M1 ≥65 ≤50 ≥15 ≤3 ≤24 均匀一致 ≥10 ≥200% ≤2 PPU-M2 ≥65 ≤30 ≥15 ≤3 ≤24 均匀一致 ≥7 ≥70% ≤2 表5.3 薄涂型改性聚氨酯防水层综合技术要求
1 2 3 4 5 6 7 8 涂层均匀、无色差、无流挂、无斑点、不起泡、不龟裂、不剥落 附着力, MPa ≥2.5或基材破坏 耐温变性(5个循环) 防水层无破坏 耐碱性(饱和Ca(OH)2,10d) 不起泡、不龟裂、不剥落 耐盐雾试验(1000h) 不起泡、不龟裂、不剥落 耐紫外老化性(1000h) 无明显变色 耐紫外老化性(3000h) 无龟裂、无剥落 不透水性(防水层厚度600μm~不透水 700μm,0.3MPa,24h) 外观 6 施工技术要求
6.1 施工前准备
6.1.1 施工及监理人员培训。 6.1.2 施工组织方案编制。
6.1.3 施工设备及用具的检验,检测仪器及计量工具的校验。 6.1.4 防水层材料的进场检验。 6.2 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为:基面清理→基面修补(潮湿基面处理)→封闭漆施工→底面漆(PPU-M1)施工→表面漆(PPU-M2)施工。
6.3 基面清理
6.3.1混凝土基层应密实、平整。
6.3.2使用打磨砂轮、钢丝刷等处理混凝土基面上的浮浆、杂渣等疏松部位,尖角、凸起部位要予以剔除并打磨平整。
6.3.3使用吸尘器等清除粉尘杂质。
6.3.4使用稀料等溶剂清除污垢、霉菌、苔藓等污染物,并用淡水冲洗至中性。
6.4 基面修补
6.4.1混凝土表面的裂缝、蜂窝、麻面和错台等缺陷,用环氧腻子或找平层修补。
6.4.2裂缝较小时,可采用封闭漆进行3次以上刷涂,让浆液自然渗入裂缝中,至裂缝不再吸收浆液为止;裂缝较大时,可以采用注浆法,也可用环氧腻子封堵。
6.4.3混凝土基面检查合格后应及时涂覆封闭漆。 6.5 潮湿基面处理
对于潮湿基面,应晾干或烘干,无法保证干燥要求时可施工找平层,找平层施工48h后可喷涂封闭漆。
6.6 封闭漆施工
基面清洁、干燥(含水率≤7%)后可进行封闭漆施工,施工时应确保封闭漆充分润湿基面。参考用量为0.125kg/m2~0.143kg/m2。刷涂、喷涂、滚涂均可。
6.7 底面漆施工
封闭漆实干或间隔24h后即可进行底面漆施工,施工前应保证待涂表面无异物。底面漆在使用前应按材料使用说明进行配制,必要时
可用40目-100目的筛网过滤。参考用量为0.8kg/m2~0.9kg/m2。刷涂、喷涂、滚涂均可。
6.8 表面漆施工
底面漆实干或间隔24h后应检查底面漆的厚度及是否有气泡。当厚度小于400μm时,表面漆施工时应增加用量,确保防护涂层的总厚度;如果有气泡,则须将气泡剔除,并补涂底面漆,然后进行表面漆涂装。
表面漆在使用前应按材料使用说明进行配制,必要时可用40目-100目的筛网过滤,参考用量为0.4kg/m2~0.45kg/m2。刷涂、喷涂、滚涂均可。表面漆实干或间隔24h后应检查涂层的厚度及是否有气泡,防水层总厚度小于600μm时应补涂面漆。如果有气泡,则须将气泡剔除,并补涂表面漆。
6.9 施工条件
施工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施工时基面应干燥;
2) 施工环境温度宜为5℃~35℃;
3) 施工环境相对湿度不宜大于85%;风力≤4级;
4) 施工中遇下雨,应立即停工,已施工部位应采取覆盖防水防护措施;继续施工时应检查,如有起泡、起皱、剥落等现象,应清除后再行施工。
6.10 施工过程检查、检测 6.10.1 封闭漆施工前检查
a) 基面应平整牢固,不开裂、不掉粉、不起砂、不空鼓、无剥离等。
b) 基面应清洁干燥,表面无灰尘、无浮浆、无油迹、无霉点、无盐类析出物和无苔藓等污染物及其它松散附着物。
6.10.2 防水层实干后,用指甲刮划防水层检查有无干喷(疏松、多孔、附着力低的地方,即为干喷),棱角、死角部位应加大检查力度,对干喷部位表面重新处理施工。防水层外观可目测检验,颜色应均匀一致,没有漏涂、疤痕、异物夹杂等缺陷。
6.10.3 底面漆、表面漆施工完成后,须用湿膜厚度计检测厚度,以确保干膜厚度。 7 试验方法
7.1 防水层材料试验方法
7.1.1 双组份漆均是在混合均匀后进行性能测试。
7.1.2 防护涂层外观检验,待实干后,在天然散射光线下用肉眼进行观察。
7.1.3 不挥发物含量测定按GB/T1725-2007规定进行。 7.1.4 细度测定按GB/T6753.1-2007规定进行。 7.1.5 双组份漆适用期测定按TB/T1527-2011规定进行。 7.1.6 防护涂层表面干燥时间测定按GB/T1728-1979甲法规定进行,实干时间按GB/T1728-1979乙法规定进行。
7.1.7 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测定:防护涂层要求制成自由膜,厚度为200μm~500μm,自然干燥12h~24h后放入105℃的烘箱中,
烘1h~2h,取出,自然冷却后,将自由膜裁成GB/T528-2009规定的哑铃状Ⅰ型试样,在250mm/min±50mm/min移动速度的试验机上进行测定。
7.1.8 附着力测定按GB/T5210-2006规定进行。
7.1.9 低温柔性测定:将试样放置在-40℃的低温下2h,在低温箱内按GB/T6742-2007规定进行。
7.1.10 耐温变性测定:在150×75的水泥样板上,按现场施工工艺依次涂装封闭漆、PPU-M1和PPU-M2,干燥7d后做耐温变性试验。60℃热烘2h,室温下水中浸泡6h,-40℃冷冻16h,为一个循环。
7.1.11 耐碱性测定按GB/T9274-1988规定进行。 7.1.12 耐盐雾试验测定按GB/T1771-2007规定进行。 7.1.13 耐紫外老化性测定按GB/T14522-2008规定进行。 7.1.14 不透水性测定:自由膜制备方法按A.3.8规定进行,测定按GB/T16777-2008规定进行。
7.2 防水层检测 7.2.1 外观
目测法检查,防水层颜色应均匀一致、连续平整,不允许有漏涂、针孔等缺陷。
7.2.2 厚度
刀片切割涂层,用游标卡尺或非磁性测厚仪进行测量。 7.2.3 附着力
防水层附着力测定按GB/T5210-2006规定进行。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杭长客专混凝土桥面薄涂型聚氨酯防水层技术条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