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路由器配置与管理》课程标准
课程学分:4 总 学 时:64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交换机/路由器配置与管理》是我院计算机专业(网络方向)的核心专业技能课程,是该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课程,也是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须掌握交换机、路由器在网络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交换机、路由器来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并能熟练利用思科、华为等主流的网络设备设计、构建、管理和维护中、小型企业局域网。
2、设计思路
本课程按照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改革的指导思想,在进行《交换机/路由器配置与管理》课程改革方案的设计、实施中,进行广泛调研,并以“基于工作过程”为主线,邀请行业专家对计算机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素质,分析本课程的能力目标、教学模式等,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
根据本课程所涉及到的子网划分、规划设计交换式局域网、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虚拟局域网的创建、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等知识内容,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技能大赛”的要求,设计若干个学习情境,实施情境化教学,使学生掌握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调试与维护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方法,成为能够胜任中小型企业网络组建、维护、管理与应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典型任务
本课程开设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三层交换式局域网络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方法,掌握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方法和配置途径,掌握交换机与路由器端口的常规配置、VLAN的划分和配置,掌握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和IP过滤包的配置,掌握路由器路由协议和路由的配置、路由器的网络地址转换和IP数据包的过滤配置等。最终学生应该能独立的规划设计中、小型局域网,并通过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来具体实现整个网络的组建和管理。
二、课程目标
1、专业能力
通过《交换机/路由器配置与管理》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获取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规划设计交换式局域网的能力; 独立完成交换机、路由器配置的能力; 配置虚拟局域网的能力; 配置和管理访问控制列表的能力; 广域网协议及其配置的能力; 网络安全维护和管理的能力; 团队协作的能力; 2、学习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收集关于组建和管理计算机网络的能力;分析、计划、实施和监控工作任务的能力;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3、社会能力
学生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对工作任务进行有效分析和寻求解决方案;加强社会的沟通能力;培养从事网络服务的职业素养。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序学习情境 号 在网络的组建和规划中,1.了解IP地址的分类和管理。 为了合理的规划IP地址,2.掌握子网掩码的含义和子网划分的方节约IP,常常需要进行子法。 网的划分。 1.了解局域网的发展与常用技术。 2.熟悉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交换机的工某大学有三个校区,要建作原理和交换机的分类与性能指标。 设校园网,要求三个校区3.掌握交换式局域网的结构与设计方法,能互联互通,并都能接入掌握交换机彼此间的级联方法,掌握交互联网。怎样对其规划。 换机/路由器模块软件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校园网中要用到很多交换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有的接口的流量特别大,如何对接口流量进行控制,同时为了安全起1.了解交换机的IOS操作系统的功能与命令特点。 2.熟悉交换机的加电启动过程。 3.掌握交换机的配置方法与配置途径,掌握交换机常用的基本配置命令。 情境描述 教学知识内容 学时 参考1 子网的划分 4 2 规划设计交换式局域网 6 3 交换机配置基础 8 见,要求同一交换机的不同端口用户不能互访. 汇聚层与核心层的互联 同一校区网络中心的核心设备和各楼栋的汇聚设备怎么连接配置才能使整个链路连通。 4.掌握交换机端口隔离和端口安全的配置方法。 4 三层设备的互联配置 4 5 虚拟局域网及其配置 1.了解冲突域与广播域的概念,虚拟局同一校区的网络建设好,域网的概念。 经常发现网络运行不稳2.熟悉为什么要划分VLAN以及划分定,广播风暴特别严重。VLAN的好处。 另外要求各楼栋的用户3.熟练掌握和理解VLAN的工作原理不能互访,怎么解决? 与划分方法,掌握交换机关于VLAN划分和配置的相关命令。 1.了解路由器的硬软件组成与启动过程。 2.熟悉路由器的功能与用途,以及在组网中的作用。 3.掌握路由器的配置途径与配置方法,熟练掌握路由器的常规则配置操作与相关的配置命令。 4.掌握路由器路由协议和路由的配置。 5.掌握网络地址转换(NAT)的配置。 1.了解网络中常见的攻击以及攻击原理;IP包过滤与防火墙的关系;了解访问列表的功能与作用。 2.熟悉访问列表的分类以及访问列表的匹配过程;充分理解网络地址转换的过程以及网络地址转换的作用。 3.掌握标准IP访问列表和扩展IP访问列表和基于时间的访问列表的配置方法和相关的配置命令。 4.掌握IP包过滤和校园网防火墙的配置。 1.了解常用的广域网协议。 2.掌握常用广域网协议的路由器的配置方法以及相关的配置命令。 1.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2.Snmp网管的配置 3.网络数据包、网络流量的监控。 4.网络故障的判断及排除。 8 6 路由器配置基础 要求把不同校区的网络要连接起来能够互访,同时由于公网地址有限怎样才能让所有校园网用户都能访问互联网呢 12 7 访问控制列表 现要求校园网C校区的所有主机只能访问Internet中的WWW、FTP、SMTP、POP3服务。B校区中的主机192.168.2.1只提供WWW服务,主机192.168.2.2 只提供FTP服务,主机192.168.2.3只提供SMTP服务。A校区中的主机不能访问Internet,但可以访问B校区和C校区 某用户距离学校较远,现欲接入校园网,考虑采用拨号方式 校园网建设好,如何配置各设备,使它们能被远程管理和监控。 10 8 广域网协议及其配置 8 9 网络管理 6 合计 64 四、实施建议
1、教学条件 (1)软硬件条件
安装有Cisco 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和集域电子教室的计算机机房,网络实训室应该配备多媒体设备、防病毒软件、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扫描软件、加密软件、安装有Windows 2003和Linux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操作资料光盘、学习软件,网线、线管、线槽、脚架、支架、配线架、接口模块、测线仪,以及用于上网查阅资料的连接有中国电信网和教育科研网两条链路的计算机等。
(2)师资条件
主讲教师应具备本科或硕士学位,最好具有实践工作经验,能综合运用各种教法设计课程,掌握新技术,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新知识,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具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辅助教师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接受一定的专业教育培训,具有本科学历,有较丰富的企业一线工作经验,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2、教学方法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学习工作单的引导下完成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对知识的意义构建(而非完成教学目标),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课件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意义构建的情境开始,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都要紧紧围绕意义构建这个中心而展开。每项工作任务完成后,最后由各小组提交一份各自成果报告。
针对不同的学习情境,选用不同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师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指导者,最终将学习的压力传达到学生身上,使教学过程向学生自觉的学习过程转化。建议采用教学方法如下: 序号 1 2 3 4 5 6 7 子网划分 规划设计交换式局域网 交换机配置基础 汇聚层与核心层的互联 虚拟局域网及其配置 路由器配置基础 访问控制列表 学习情境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引导文法、分组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引导文法、分组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引导文法、分组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引导文法、分组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引导文法、分组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引导文法、分组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引导文法、分组讨论法 8 9 广域网协议及其配置 网络管理 案例分析法、引导文法、分组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引导文法、分组讨论法 3、教学评价
(1). 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 40% ,重点检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分析方法和结合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操作考核占 40% ,每个学习工作任务单总分数为 100 分,学生每个学习工作任务单的得分为个人基本分数;禁止直接对照其他同学的答案及报告照抄,发现一次扣本工作单50分。学生操作考核的成绩是全部学习任务工作单的平均分。重点检查学生对交换机、路由器命令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设备的操作能力。
(3). 平时成绩占 20% ,主要考查学生平时表现、作业和回答问题情况。
五、教材、参考书
《局域网组建与维护案例教程》 吴献文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与管理》(第2版) 冯昊、黄治虎 清华大学出版社 《交换机/路由器及其配置(第二版) 石硕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局域网管理: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 姚华,盛鸿宇主编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交换机路由器配置与管理》课程标准 - 图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