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调联试实施进度的安排:
在明确了联调联试项目、满足联调联试条件后,各项目必须根据项目的实际测试项点详细排列出每个测试内容所需的时间;
在每个项目具体实施时,应充分考虑到作业空间资源尤其是轨行区资源的分配、问题处理所需时间、复测复验的安排及试运行准备对资源的占用等可能性因素,各项目的时间周期比必须的作业天数要长。因此,基于每个联调项目所需的天数,可合理、交叉安排总体的联调联试时间进度安排。
三、系统联调联试主要内容
相关专业共同进行的联调联试项目,需由牵头专业和配合专业组成。
各专业系统间的技术接口正确与否是轨道交通系统设施设备安全、顺利运行的基本保证,接口关系的正确把握是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功能和性能实现、联调联试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正确梳理各专业的接口关系和主从角色是开展联调联试项目的基本条件。如:
(一)综合联调主要项目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例举如下: 1.车辆/电客列车与相互关联系统联调联试:
列车与信号系统(自动行车控制、行车安全保护、接口信息传送等); 列车与通信系统(司机用无线车载台、中央对客室广播等); 列车与综合监控(列车实时状态信息、列车视频等);
列车与供电变电站、接触网(高压和大电流保护、弓网跟随性等); 列车与屏蔽门/信号系统(开关同步性、开关门信号传输等) 2.信号与相互关联系统联调联试
信号与屏蔽门/安全门、时钟、FAS和EMCS、SCADA、大屏、广播、乘客信息、无线通信、车载广播; 信号系统多列车联调联试; 大屏与SCADA、CCTV、FAS和EMCS; 3.通信与相互关联系统联调联试
通信传输系统与信号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电力监控系统、机电设备监控及门禁系统联调; 通信专业与电梯专业联调联试;
通信专用无线系统与信号ATS、列车广播接口联调联试 4.供电系统与相互关联系统联调联试 主变运行方式转换对牵降变系统影响; SCADA系统与信号专业联调联试; 供电系统与通信专业联调联试; 供电系统与FAS和EMCS专业联调联试 供电系统与列车行车联调联试; 供电系统与售检票联调联试;
供电系统与屏蔽门/安全门电源联调联试; 供电系统与相互关联系统联调联试
供电系统与电梯电源联调联试; 供电系统与车站风水电联调联试;
供电系统与气体(细水雾、水喷淋)系统联调联试; 供电系统短路试验
5.综合监控系统与相互关联系统联调联试
综合监控系统在联调初期需完成车站环控、给排水、消防和火灾报警系统设备完成安装和单体调试,然后在车站按照设计要求完成车站级模式控制调试;
与BAS系统、电力监控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集成功能;
与中央级(OCC控制室)、车站级(车站控制室)和就地级(被控设备端)三级控制,已经两级管理(车站和控制中心)。
6.FAS和EMCS与相互关联系统联调联试
车站模式测试包括火灾运行模式和正常运行模式; 车站级IBP盘测试;
控制中心中央级相关测试包括:FAS和EMCS系统与上层网系统(主时钟)接口测试,隧道风机控制终端测试,EMCS系统与信号系统接口测试等。 7.屏蔽门与相互关联系统联调联试 完成屏蔽门车站级控制调试;
行车相关联调(配合信号、车辆完成系统间联调); 车站级设备联调(配合BAS专业完成监控状态信息的上传)。 (二)试运行
综合联调实现各专业间接口功能和系统参数的验证后,系统应制订试运行计划,以达到试运营的演练方案和系统联合运行的可靠性目标。
试运行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试运行最后20天应按照试运营开通时列车运行图模拟试运营行车。 试运行组织方应根据试运行的情况提交包括试运行基本情况、设施设备可靠性和故障率情况等。 试运行最后20天(至少)的模拟试运营指标应达到以下要求: 运行图兑现率≥98.5%; 列车正点率≥98%;
列车服务可靠性≥2.5万列公里/次(5分钟以上故障延误); 车辆系统故障率<5次/万列公里(2分钟以上故障延误); 信号系统故障率≯1次/万列公里;
供电系统故障率≯0.2次/万列公里(造成部分区域失电或单边供电的故障); 屏蔽门故障率≯1次/万次
四、系统联调联试的实施/现场管理
联调联试开始前,领导小组应明确联调联试的组织架构、工作计划、工作内容和相关要求。根据现场情况需: 联调准备:
各参与联调的单位应熟悉本次联调项目和内容,牵头专业负责单位应为组长(或现场负责人),组长应要求各相关专业(单位)检查联调前提条件的具备性,应检查联调所具备的安全环境。各相关专业设备联调小组成员应向组长汇报设备状态是否可以启动联调实施。
调试实施:
根据联调实施方案规定的调试内容与步骤,组长指挥各岗位人员开展调试工作、填写调试记录表、记录联调过程与结果。
联调过程中如发生计划外情况或意外,组长应根据情况的严重性决定是否立即终止联调。 调试小结:
每日调试结束后,组长应组织各专业参与人员梳理当天调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明确下一步调试的重点项目,对调试中发现的问题应明确责任单位、提出整改措施和时限。并对照调试计划填写当天调试时间进度与内容完成情况评估表。
联调联试记录表是在调试现场使用、由调试人员依照执行并按要求记录的表格,调试记录表逐步、逐项明确了调试步骤、需执行的操作、需记录的设备动作情况等,是指导调试进行、记录调试结果的重要表格。调试记录表在调试现场需由专人记录,并由组长审核确认后存档备查。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联调联试的不同性质和内容,对于联调联试的阶段中的各项工作可采用三种不同形式予以记录和评估:
XX机电系统与单接口的联调联试记录表:
XX系统与多接口系统联调联试记录表:
XX机电系统与相互关联系统的联调联试评估表:
联调联试的评价:
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由设备系统功能及性能实现率、联调联试管理制度实现率、外部干扰因素影响率、接口调试实现率和其他因素等五大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联调联试的综合效果评价,主要依据设计的目标要求,对联调联试的数据及结果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进行评价,最终确认系统的联调联试结果有效与否,从而决定系统是否具备投入运营的条件。
联调联试项目的工程实例: 案例一:
大连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乘客信息系统与车辆综合联调 案例二:
上海地铁供电系统与相互关联系统联调联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城市轨道交通联调与试运行(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