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年产60万吨整合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
总 论
一、项目背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XXXX市XX公司,XX煤矿新建60万吨/年系统,XXXX市XX公司,XX煤矿主要由原XXXX市XX矿业有限公司XX煤矿15万吨的矿井、XX市摆忙乡黑沟煤矿15万吨的矿井和XX市江洲镇老寨坡煤矿(探矿)整合,经过技改扩能后,形成年产生能力达到60万吨的一个较大型的煤矿,整合后的名称定为“XXXX欣有限公司”。
XXXX市XX公司成立于2010年7月22日,主要从事煤矿开 采及销售,法定代表人沈俊臣。
根据XX煤矿产业政策和国家产业发展规划,XXXX市XX公司淘汰了落后的生产工艺企业。为了达到XX煤矿兼并重组和发展规划条件,XXXX市XX矿业有限公司XX煤矿,XX市摆忙乡黑沟煤矿,XX市江洲镇老寨坡煤矿,三个矿经过整合,整合后矿区范围为36.3359平方公里,矿区可采煤层有三层,煤层1.5m—2.8m,初步估算资源储量至少在8000万吨以上,在符合国家开采标准及相应国家产业发展规划,整合后决定实施新建60万吨/年的设计规模,具体新建项目由XXXX市XX公司实施。
(一)项目名称
XXXX市XX公司XX煤矿年产60万吨整合技改项目。 (二)拟建地点
XXXX市XX公司XX煤矿年产60万吨整合技改项。拟建于XX市摆忙乡双新村,该项目地址距XX市摆忙乡12公里,距XX市45公里,隶属XX市工信局。
(三)建设规模
XXXX市XX公司XX煤矿整合后矿区范围为35.5704平方公里,主要建设项目为建井及生产系统规划(包括地面设施),建设内容为新建符合生产工艺60万吨矿井设计规模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地面工业广场、井下生产系统的形成、“六大系统”的实施、井筒的规划、井上下机电设备的安装、地面各生产车间、办公综合大楼、职工宿舍、储煤场、职工娱乐场所、
2
消防水池、工业广场绿化带及其配套生产生活设施。 二、 编制范围及依据
(一)编制依据
1、 国家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等。
2 、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部门与地区规划,项目建设地点的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区域规划和煤炭基地规划等。
3、关于“XXXX市XX矿业有限公司、XX市摆忙乡黑沟煤矿、XX市江洲镇老寨坡煤矿”整合后主体认定的报告
4 、经审批的矿区总体规划、评估报告和批复文件。
5、经评审的井田勘探地质报告、评审意见和储量备案证明文件。 6、包含各种市场信息的市场调研资料。
7、矿井附近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 8 、改扩建矿井现状、存在问题及可利用的设备、设施。
9 、编制投资估算所需要的各种指标、费用标准、工程造价等资料。
10、 XX省煤炭管理局(黔煤行管字[2005]279号)《对黔南州煤矿2008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
11、 XX省煤炭管理局(黔煤行管字[2005]279号)《对黔南州煤矿2009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
12、 XX省煤炭管理局(黔煤行管字[2007]487号)《对黔南州煤矿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
13、 XX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 14、XX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 15、《煤矿安全规程》(2011);
16、有关国家、地区和行业的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法令、法规、标准定额等资料。 (二)编制范围及原则
1、为贯彻执行我国发展煤炭工业产业的政策和法规,规范煤炭工业矿井建设项目,不断提高煤炭工业矿井质量标准。
3
2、满足编制《矿井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矿井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矿井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井安全预评价》、《矿井项目申请报告》等专项文件的需要;应作为编制《矿井初步设计》的依据。
3、建设单位委托书及对有关问题的决议或意见。
4、煤炭运输以准轨铁路为主的矿井,铁路专用线接轨的协议或意向文件。 5、矿井供电电源及用电的协议文件。
6、井田内有制约矿井开拓开采的军事设施、文物保护区、水资源保护区及敏感保护目标时,应有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审核文件。 7、投资估算编制所需的有关文件。
8、其它应具备的协议或批复文件。
9、建设资金采用政府或商业贷款的矿井项目,应有相关批件或贷款承诺函。 10、其他项目评估或决策(审批)所必需的协议或意向性文件。
11、项目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 三、 矿井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矿井建设的必要性
XX市摆忙乡,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无支柱性产业,而本地煤炭资源丰富,发展煤矿及相关产业是该地的优势。该矿井的建设既符合当前煤炭产业政策,解决了煤矿规模过小存在的资源浪费及相应的安全问题,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同时对改善当地经济结构,解决当地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将起到一定重要的作用。
(二)矿井建设的可行性
(1)整合前三个矿的煤炭资源相对丰富XX省XX市XX矿业有限公司XX煤矿(矿井保有资源/储量638万t),黑沟煤矿(矿井保有资源/储量1033万t),江洲镇老寨坡煤矿经过普查保有储量459万吨,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工程地质属中等类型,具备建设小型矿井的资源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
(2)XX省XX市XX公司XX煤矿建设所需的水、电、路等外部条件具备,满足矿井建设要求。
(3)市场潜力大,所产原煤距凯里电厂60km,交通方便,所产原煤中的粉煤均销往该
4
电厂。
(4)为了解决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用煤问题,充分利用当地富余劳动力,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矿井建设是可行的。
四、矿井建设综合评价 1、矿井开拓方式
本矿井采用斜井开拓。以“四掘两采”达到60万t/a的设计能力。 2、用户
已探明该矿区可采煤层有三层,分别为C9、C7、 C4煤层,属中灰、中高硫、高热值贫煤,由于黔南地区属相对缺煤地区,所产原煤均全部销往凯里电厂,由于运输距离短的优势,目前销售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均较好。
3、综合评价
本井田储量基本可靠,煤层赋存较为稳定,井田地质构造简单,开采技术条件相对较好,外部协作条件好,尤其是运输条件优越,用户可靠。矿井的建设可使本矿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建设规模及服务年限:60万t/a、45.07a; (2)全员效率:2.39t/工;
(3)井巷工程量:总长2855m,全部为新掘; (4)劳动定员:260人;
(5)项目总投资3527.37万元,吨煤投资235.16元。 (6)建设工期:18.0个月;
(7)投资回收期(税后/税前):3.99/3.31a; (8)投资利润率:20.06%; (9)投资利税率:29.95%。 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本矿井相对勘探程度较低,建议业主进一步加强勘探或采掘期间地质编录,更进一步掌握煤层资料,为下一步生产、设计打下更可靠的基础,从而减少矿井开发及投资风险。
(2)本矿井以原生产矿井瓦斯鉴定资料设计,但没有煤层瓦斯基础参数,因此要求业主在建设期间取得煤样,进行瓦斯参数测定,若鉴定结果与设计不同,需进行设计修改,并报相关管理部门审查备案。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煤矿年产60万吨整合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