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实验一 空气-水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 ............................................................. 2 实验二 筛板塔精馏实验 .................................................................................... 11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五 实验六
填料塔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 17 萃取塔实验 ............................................................................................ 21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 .......................................................................... 28 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 ........................................................................ 32
1
实验一 空气-水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间壁式传热元件,掌握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方法。 2、 掌握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3、 观察水蒸气在水平管外壁上的冷凝现象。 4、 了解热电阻测温的方法。
5、 了解影响给热系数的因素和强化传热的途径。
二、基本原理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情况下,冷、热流体系通过固体壁面(传热元件)进行热量交 换,称为间壁式换热。如图1所示,间壁式传热过程由热流体对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 固体壁面的热传导和固体壁面对冷流体的对流传热所组成。
? T TW tW t
图1 间壁式传热过程示意图 达到传热稳定时,有
Q?qm1cp1?T1?T2??qm2cp2?t2?t1???1A1?T?TW?M??2A2?tW?t?m (1) ?KA?tm式中:Q - 传热量,J / s;
qm1 - 热流体的质量流率,kg / s; cp1 - 热流体的比热,J / (kg ?℃);
2
T1 - 热流体的进口温度,℃; T2 - 热流体的出口温度,℃; qm2 - 冷流体的质量流率,kg / s; cp2 - 冷流体的比热,J / (kg ?℃); t1 - 冷流体的进口温度,℃; t2 - 冷流体的出口温度,℃;
?1 - 热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系数,W / (m2 ?℃);A1 - 热流体侧的对流传热面积,m2;
?T?TW?m- 热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数平均温差,℃;
?2 - 冷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系数,W / (m2 ?℃);A2 - 冷流体侧的对流传热面积,m2;
?tW?t?m - 固体壁面与冷流体的对数平均温差,℃;
K - 以传热面积A为基准的总给热系数,W / (m2 ?℃);?tm- 冷热流体的对数平均温差,℃;
热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4—2)计算,?T?T?T1?TW1???T2?TW2?W?m? lnT1?TW1T2?TW2式中:TW1 - 热流体进口处热流体侧的壁面温度,℃;
TW2 - 热流体出口处热流体侧的壁面温度,℃。 固体壁面与冷流体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4—3)计算,?t?tW1?t1???tW2?t2?W?t?m?t lnW1?t1tW2?t2式中:tW1 - 冷流体进口处冷流体侧的壁面温度,℃;
tW2 - 冷流体出口处冷流体侧的壁面温度,℃。
2)
3)
3
(
(
热、冷流体间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4—4)计算,
?tm??T1?t2???T2?t1?T?t2ln1T2?t1 (4)
当在套管式间壁换热器中,环隙通以水蒸气,内管管内通以冷空气或水进行对流传热系数测定实验时,则由式(1)得内管内壁面与冷空气或水的对流传热系数,
m2cp2?t2?t1?A2?tW?t?M?2? (5)
实验中测定紫铜管的壁温tw1、tw2;冷空气或水的进出口温度t1、t2;实验用紫铜管的长度l、内径d2,A2??d2l;和冷流体的质量流量,即可计算?2。
然而,直接测量固体壁面的温度,尤其管内壁的温度,实验技术难度大,而且所测得的数据准确性差,带来较大的实验误差。因此,通过测量相对较易测定的冷热流体温度来间接推算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对流给热系数就成为人们广泛采用的一种实验研究手段。
由式(1)得,
K?qm2cp2?t2?t1?A?tm (6)
实验测定m2、t1、t2、T1、T2、并查取t平均?式计算得总给热系数K。
下面通过两种方法来求对流给热系数。 1. 近似法求算对流给热系数?2
1?t1?t2?下冷流体对应的cp2、换热面积A,即可由上2以管内壁面积为基准的总给热系数与对流给热系数间的关系为,
bddd11??RS2?2?RS12?2 (7) K?2?dmd1?1d1式中:d1 - 换热管外径,m;
d2 - 换热管内径,m;
dm - 换热管的对数平均直径,m; b - 换热管的壁厚,m;
4
? - 换热管材料的导热系数,W / (m ? ℃);
RS1- 换热管外侧的污垢热阻,m2?KW;
RS2- 换热管内侧的污垢热阻,m2?KW。
用本装置进行实验时,管内冷流体与管壁间的对流给热系数约为几十到几百Wm.K;而管外为蒸汽冷凝,冷凝给热系数?1可达~10Wm.K左右,因此冷凝传热热阻
422d2可忽略,同时蒸汽冷凝?1d1较为清洁,因此换热管外侧的污垢热阻RS1d2也可忽略。实验中的传热元件材料采用紫铜,导热系数d1bd2可忽略。若换热管内侧的污垢热阻?dm为383.8Wm?K,壁厚为2.5mm,因此换热管壁的导热热阻
RS2也忽略不计,则由式(7)得,
?2?K (8)
由此可见,被忽略的传热热阻与冷流体侧对流传热热阻相比越小,此法所得的准确性就越高。
2. 传热准数式求算对流给热系数?2
对于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湍流对流传热时,传热准数经验式为,
Nu?0.023Re0.8Prn (9) 式中:Nu-努塞尔数,Nu??d,无因次; ?Re-雷诺数,Re?du?,无因次; ?Pr-普兰特数,Pr?cp??,无因次;
当流体被加热时n=0.4,流体被冷却时n=0.3;
? - 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系数,W / (m2 ?℃);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11高分子化工原理实验指导讲义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