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 物态变化
一、 知识点总结
(一)
温度
1、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单位:
①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
- 16 -
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 换算关系T=t + 273K
3、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 分类及比较: 分类 用途 量程 分度值 所 用液 体 特殊构造 使用方法 实验用温度计 测物体温度 -20℃~110℃ 1℃ 水 银煤油(红) 无特殊结构 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 寒暑表 测室温 -30℃~50℃ 1℃ 酒精(红) 体温计 测体温 35℃~42℃ 0.1℃ 水银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④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
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练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升华 吸热 (二) 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汽化 吸热 熔化 吸热 气 1、熔化和凝固 液 固 液化 放热 凝固 放热 ① 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凝华 放热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 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 达到熔点。⑵ 继续吸热。 ② 凝固 :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叫凝固。 凝固图象:
- 17 -
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 凝固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 达到凝固点。⑵ 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 ① 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蒸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叫蒸发。 发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 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 吸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 沸 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腾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② 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 方法:⑴ 降低温度;⑵ 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 放 热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 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
冰、樟脑、钨。
②凝华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 热
练习:☆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 ⑴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⑵将衣服挂在通风处。⑶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⑷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 ☆解释“霜前冷雪后寒”?
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 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 二、 基础训练
1.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性质来测量温度
的.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采用的是__________温度,它把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2.一支体温计的示数为39.5℃,一位同学没有甩过就给体温正常的自己测量,这时体温计
的示数是___________.
6.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有一定的熔点,________没有一定的熔点.
7.如图所示,为某晶体的凝固图象,从A到D整个过程是________的(选填“吸热”或“放热”),在AB段物质处于_________状态,BC段是个________过程,物质处于_______状态,其对应的温度48℃代表此晶体熔液的_________,CD段物质处于__________状态. 9.人们通常用钨这种金属制造电灯的灯丝,是因为钨的__________高.
14.炎热的夏天,人们发现中暑患者后,常常把患者扶到通风处,并在患者身上擦酒精,这里用到的主要物理道理是:(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
- 18 -
27.由于水能够溶解多种物质,因此天然水总是溶有杂质,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水.如图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8.在烧瓶里放少量碘,并用酒精灯对烧瓶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看到,固态的碘没有_________,而直接变成碘蒸气,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停止加热后,碘蒸气没有__________,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一部分附着在烧瓶壁上,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
36.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现象是( )
A.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B.冬天,玻璃窗上结冰花 C.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D.夏天,水缸外壁“出汗”
37.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水结成冰 B.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 C.严冬东北地区的树上常有树挂 D.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子
38.衣柜里放些卫生球用来预防虫蛀,在卫生球逐渐变小直至消失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蒸发 C.沸腾 D.升华
39.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保鲜,这是因为干冰()
A.蒸发时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 B.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 C.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D.液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40.寒冷的冬天,在玻璃门窗上常常会结出冰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C.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41.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B.早晨有浓雾 C.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水结成了冰
42.冷天,在暖和的室内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面 B.冰花结在玻璃上室内的一面
C.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D.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43.夏天游泳时,在水里并不觉得凉,而上岸后觉得凉,这是因为()
A.水的温度比气温高得多 B.人刚上岸,还没有习惯岸上的环境
78.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32℃.教室内的实际温度是()
A.27℃ B.30℃ C.32℃ D.37℃ 80.关于“温度”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是表示热量的 B.温度是表示物体放出热量多少的 C.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 D.温度是表示比热的
- 19 -
?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三、 知识点总结
(一) 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 20 - ①摩擦起电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
正负电荷分开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人教版初中物理总复习提纲及复习题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