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苯-苯乙烯精馏塔的设计报告 1.设计要求:用一连续精馏塔分离苯、甲苯、乙苯及苯乙烯的混合物,其组成分别为0.04、 0.06、0.5和0.4,要求塔顶产品中苯乙烯≤0.05,塔底产品中乙苯≤0.25。已知泡点进料, 操作回流比为4。试完成上述分离过程的流程模拟,并确定相关操作参数(进料位置、 总板数、操作压力等),并完成相应设计报告。热力学方法采用PR方程。
2 进料参数:泡点进料。
组分 苯 甲苯 乙苯 苯乙烯
0.04 0.06 0.5 0.4 组成
3 首先利用Aspen中的DSTWU模块进行分离模拟,采用PENG-ROB方程,得到如下所示结果
简捷计算结果与塔板的回流数,确定回流比为4,实际上是最小回流比的1.2倍。选择依据如下:做回流比随理论塔板数变化表,合理的理论板数应该在曲线斜率绝对值较小的区域内选择。
结论:采用4为回流比,实际板数为24,进料板位置是17.
初
步分离效果如下所示
可以看出,塔顶的苯乙烯的摩尔分率为0.04小于0.05,塔底的乙苯的摩尔分率为0.247小于0.25,也达到了分离要求。
塔顶冷凝器和塔底再沸器的操作压力的选择: 一般来说,塔顶冷凝器使用循环水来冷却是非常经济的,所以要求塔顶的出料温度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由于冷凝器的压力越高,塔顶的温度越高,当操作压力为9kpa的时候,塔顶的出料温度为51.85℃。
塔底再沸器的操作压力选择.
塔底再沸器一般采用饱和蒸汽加热,由于塔底再沸器的温度随着操作压力的升高而升高,当操作压力为16kpa时,塔底的出料温度为85摄氏度,可以采用绝对压力为57.875kpa,温度为85℃的饱和蒸汽加热,所以选择再沸器的操作压力为16kpa.
此时的结果是如图所示。
至此,初步确定操作参数如下:
回流比R 实际板数 进料板 4 25 18 塔顶冷凝器压力 9kpa 塔底再沸器压力 16kpa
分离效果如图所示
下面过程是用RadFrac模块对上述过程进行严格和验证。 下面是在RadFrac模块中输入的数据和计算结果
这个是在逐板压降为0.3kpa的情况下得出的计算结果(16-9/24 ),实际的分离效果.如图所示 。苯乙烯在塔顶的摩尔分率为0.06,乙苯在塔釜的摩尔分率为0.267,并未达到分离的要求。下面利用Aspen中的灵敏度分析功能探索理论板数NT,进料板位置NF,和回流比R对分离效果的影响,进项操作条件的优化。 由前面假设的塔顶和塔底的操作压力得知,单板的压降应该在0.2-0.3kpa之间,现在以0.2kpa为基准,做精馏塔的严格核算。
从中可以发现当NT=36时,塔釜中的乙苯浓度为0.249<0.25,符合分离要求。
从中可以看出当理论板数NT=28时,苯乙烯在塔顶馏分中的摩尔分率为0.048911<0.05,达到分离要求。
综上考虑,重新选择塔板数NT=36校核计算.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乙苯-苯乙烯塔设计报告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