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飞行了14圈;
A.杨利伟 B、费俊龙 C、聂海胜
4、2008年9月24日发射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中执行航天员出舱活动任务的宇航员是( B)
A.杨利伟 B、翟志刚 C、聂海胜 5.月球围绕地球( A)公转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四,在空格里写出看到的月相的日期
(农历 ) (农历 ) (农历 ) (农历 )
期末综合检测题
一、填空:
1生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影响生物生存的基本因素是----、-----、------、-----、-----等。 2.写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生物间的食物链,并用箭头标出。
枝叶 3.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 、 。 4.食物被消化后,大部分营养物质是在 中被人体吸收的。 5.10个100瓦的灯泡一齐亮1个小时,消耗的电能(量)是 。
6.火山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活动,可分为:死火山、休眠火山和 三类。 7.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体积的1/49,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 。 8.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量都来自 。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9.科技发达了,香蕉树在东北也能结出丰硕之果。 ( ) 10.青蛙、蛇是用冬眠的方法来适应气候的变化。 ( ) 11.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 ( ) 12.改造自然的活动给人类造了福,但也带来了一定的“祸” 。 ( ) 13.多吃鱼、肉,多吃米饭,定能长成健壮的体魄。 ( ) 14.发生地震的同时,一定会有火山喷发。 ( ) 15.从山坡上滚下的石头具有动能;发光的小电珠消耗了电能。 ( ) 16.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星球,其面貌也与地球一样。 ( ) 三、选择正确答案,并将答案代号填在括号内。 17.将池塘中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的是( )。
1微生物 ○2阳光 大鱼和小鱼 ○
18.山上的岩石逐渐疏松,容易剥落,这是( )对岩石的作用。
1空气污染 ○2 温度、水、植物等 ○3人为开发 ○
19.小明想证实植物是在暗处、还是在阳光下长得更好。他将种小萝卜的花盆放在暗房里,将种黄豆的花盆放在有阳光的窗台上,又在两个盆中浇同量的水,结果黄豆苗生长情况比小萝卜好,因此,小明断定“植物在光照下生长更好”。要使判定的理由更充分,小明还应当做( )这件事。
1在两个盆中种同一植物 ○2 两盆中浇更多的水 ○
3给小萝卜浇更多的水 ○4将现有的两个盆都放在暗房里 ○
20.将米饭在口中反复嚼后有甜味的感觉,这是因为( )。
1米饭中加了糖 ○2口腔中唾液是甜的 ○3淀粉在唾液作用下变成了糖 ○
21.地球上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是( )的。
1可以再生 ○2不可再生 ○3再生与否无法确定 ○
22.河道中的卵石是( )。
1河道本来就有的 ○2人工制造成的 ○3山上滚落的石头在河水冲刷、撞击、搬运等过○
程中磨圆形成的;
23.月相变化就是在( )过程中发生的。
1地球公转 ○2月球公转 ○3月球自转 ○
24.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曾在喜玛拉雅山脉采集到了鱼龙的化石,同时还发现了鱼类、海藻、海螺的化石。由此可推测喜马拉雅山一带在很早以前可能是( )。
1森林茂密的高山 ○2辽阔的平原 ○3汪洋大海 ○
观察与实验(30%)
25.将下列左右相符的项用直线连起来。
骆驼、仙人掌 张衡
大象、芭蕉树 李四光 法拉第 瓦特
26.下列图是找食物中是否含有糖类(淀粉)或脂肪的小实验。甲图中两同学用一块肥肉在白纸上擦一擦、压一压,观察白纸上有没有留下油迹。这是检验食物是否含 的方法;乙图中两同学在食物上滴碘酒,观察食物会不会变成蓝色。这是检验食物是否含 的方法。
农历廿二、廿三 发电机奠基人 沙漠上的动、植物 农历初八、初九 发明蒸汽机 热带地区的动、植物 地动仪发明人 中国地质学家
甲
乙
27.对照消化器官图,在身体上找到这些器官的大体部位,再在图上写出其名称。
( )
( )
( )
( ) ( )
( )
28.按下图做实验。1号盆中的木板上附有带草皮的泥土,2号盆中的木板上只附有泥土, 3号盆中的木板则没有任何附着物。用相同的喷壶从同样的高度分别向三个盘里的板上喷同样多的水。
2 1 3
结果会是( )板上流失的水最多,( )板上流失的土最多,( )板上流水的水和土最少。
从这个实验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你对人类改造自然的合理建议:
29.试分析“模拟火山喷发”实验过程中的能量转换。
1、用一些土豆泥堆出一座“小山”
3、加热“小山”,直到“火
山”喷发。
2、从“山顶”往下挖出一个深坑,填入番茄酱后,再用一点土豆泥封住洞口。
30.为自己或家人设计一份营养搭配科学合理的食谱: 早餐: 午餐: 晚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