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初期支护
隧道开挖后,初期支护必须紧跟,以便及时形成支护作用,充分发挥围岩的自稳能力。图纸没有初期支护参数。
2.3 隧道防排水工程施工
对于一般岩溶不发育的隧道地段,地下水排放不影响周围生态环境时,采用―防、排、堵、截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对于隧道穿过断裂破碎带,预计地下水较大,当采用以排为主会影响生态环境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采取超前帷幕注浆和开挖后径向补注浆等形式,将大面积淋水或局部股流封堵,达到堵水有效、防水可靠经济合理的目的。对于注浆材料,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普通水泥,TGRM水泥基注浆材料或化学浆液,少用、慎用水玻璃,提高浆液材料的耐久性。在暗河发育地段,尽量维系暗河的既有通路,避免封堵暗河。
16 隧道一般衬砌地段拱墙采用复合防水卷材,按设计,二次衬砌采用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S8。
1、环向、纵向、横向、及暗埋式排水沟
双窑沟隧道环向盲沟间距可根据水流大小调整,环向排水盲沟沿喷射混凝土表面环向布臵,并用固定钉固定,间距1米,采用5厘米的长圆钉。横向排水管为φ10硬聚氯乙烯管材,与边沟沉砂池对应设臵间距为25米,横向排水管应尽量设在环向盲沟处,以便环向盲沟里的水能迅速流入暗埋式排水沟。纵向盲沟设在边墙底部,沿隧道两侧布设,全隧道贯通;环向盲沟沿隧道环向布设,并下伸到边墙脚与纵向盲沟连通。在地下水较大的地段或有集中出水地段应加密布臵。衬砌背后的地下水通过环向排水盲沟、无纺布汇集到纵向盲沟以后,再通过横向排水管引入φ160HDPE暗埋式水沟排出洞外。隧道电缆沟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沟身和盖板。
2、洞顶段防排水
17 洞顶段防排水结合地形在洞顶设截水沟,防止雨水对坡面及洞口的危害,对地面洞穴要及时封堵,保证排水畅通,不影响洞口施工。
洞顶有一段山凹地带长期积水,原排水沟部分段落沉陷已失去排水功能,山凹积水向隧道渗漏,此次对山凹进行地带进行防水处理,对原排水进行修复。
3、洞身防排水
洞身段采用1.5mm厚的PVC防水板和300gm2的土工布组成,防水板幅宽不小于2m,搭接宽度不小于0.1m,搭接处采用热风焊接。
防水板的铺设前测量隧道开挖断面,对欠挖部位及时处理确保二衬厚度,并应经过地质雷达空洞扫锚后方能开始施工。
对喷射砼表面凹凸不平处,特别是连接钢板露头处用高标号砂浆找平,修凿,使喷层表面平顺,上露锚杆头或钢筋网头齐根切除,并用水泥浆抹平,检查防水板有无破损,准备好施工简易台
18 车,电钻,爬行式热合机等机具。
工作平台到位后,首先在岩壁上铺设一层土工布,土工布用专用水泥钉固定。必须保证无纺布足够的搭接长度。土工布铺设完成后开始铺设防水板。从隧道一侧底部先开始,防水板宽2m,环向铺设,使防水板背后的固定绳缠绕在固定钉上,防水板铺设松紧适度,使之能与岩壁充分接触,铺完后开始焊接,用爬行式自动缝热熔焊机按预定的温度速度焊接。焊接后两条间自动留出一道空腔,利用压气试验检测焊接质量,保证焊缝搭接宽度大于10cm。具体见施工流程图
1、 防水板检查 施工准备 1、 工作台车就位 2、 喷砼层检查及处理
2、 机具准备
钻孔、安装固定筋
纵向固定防水板
焊接焊缝 不合格19 表观检测及压气试验检测
防水层施工流程图
2.4 二次衬砌施工 1、二次衬砌
二次衬砌是隧道支护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整座隧道的质量评定。根据监控量测回归数据分析,各测试项目所显示的位移率明显减缓并已基本稳定时施作二次衬砌混凝土。
衬砌台车为整体式液压台车。混凝土在洞外搅拌站集中拌制,轮式搅拌运输车运输,HBT60C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设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