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至2010年8月测算,仅路灯及公共照明就节约用电 度,节省经费 元。
节水改造。学校每年耗水近 吨,在对供用水设施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论证之后,采取了一系列节约用水措施。在2008年,学校投入 万元做为节水改造专项资金,对全校教学楼、宿舍楼、办公楼等 间公共卫生间的用水设施实施了技术改造,运用热释红外线监测器控制卫生间的抽水马桶和洗漱室的自来水进水阀门,实现了卫生间无人时,阀门自动关闭,有人时阀门自动开启送水。其次,又资入资金 万元,给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洗漱间的水龙头加装节水水芯 个,有效的解决了卫生间用水的浪费。节水效果十分明显,2008年安装前用水量为135965吨/年,安装后的09、10年用水为 吨,节水达48%。
节煤改造。学校热力中心采暖燃煤锅炉每年耗煤 余吨,为实现既节能减排,经过多次反复论证,在2008年投资 万元,先期对 台锅炉的给煤燃烧系统实施了改造,新装2台BC-FDDX变层多形给煤装置,从而增加燃净率,提高热效率,减少耗煤量。今冬运行 天,共计节煤 吨,节煤效果达到了 %。整个采暖季下来,可节约用煤近 吨,能节省经费 万元。 为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学校又决定对本已经环保局检测达标排放后的2台燃煤锅炉再投20万元,加装锅炉燃煤脱硫装置,设计燃煤脱硫能达85%,进一步实现无污染排放。
5
(四)加强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
我校不仅在各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而且通过编写富有知识性、
教育性的环境教育校本教材,开设以环保为专题的选修课。充分利用各种环境教育资源,组织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开展环境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把环境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有机结合,使环境教育经常化、规范化、系列化和法制化,通过环境保护科学知识的教学和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环保道德认知,激发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意志,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提高环境教育的实效性。在讲求环境在净化、绿化、美化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环境育人”的教育资源,通过确立课程目标、改革课程结构、开展课程实践,将社会所需要的环境道德,价值观念传递给学生,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确立课程目标:环境教育的着眼点不仅看学生的环境道德发展,而且要通过环境促使其全面发展。其课程目标是通过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地球,自觉地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学生获取基本的环境知识和环保技能,对环境观念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并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改革课程结构:基于“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培养“有道德理想、有科学素养、有个性特长”的育人目标,我校的环境教育课程以必修学科渗透教育为主,同时注意活动课程的开设。其结构为必修加选修、学科加显性和隐性活动。活动课程的设臵纳入正式课程安排,
6
包括知识类、技能类、艺术类、自然类、社会类和环境课题研究等,力求从内容到形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如我校开展的综合实践课程,许多师生就将环保内容纳入了研究性学习的范畴。有的研究树木花草对空气净化的作用;有的研究盘锦湿地对周边地区空气的净化作用;有的研究学校的规划布局,提出校园绿化建设的合理化建议;还有的研究废旧电池的危害。盘锦日报、辽河晚报、辽河石油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了我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情况。对我校的环境教育给予高度的肯定和评价,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环保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成果不但提升了师生的环境友好意识,提高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而且对环境友好型学校的创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开展课程实践:(1) 注重相关学科的教学渗透。我校将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纳入各相关必修课程教学计划,成为各学科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 在学科教学中,学校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全体教职工进行环境友好相关知识培训,并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渗透环境知识的教育,做到环境渗透教育“四有”,即备课有意识、教案有体现、课堂有落实、考试有题目。组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环境教育在各学科的渗透点,挖掘各科教材中环保教育因素,结合环保的热点和敏感话题创造性地开展环保教育、环保社会实践活动,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各学科都将环境保护教育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自觉行为。(2) 建立考核制度。学校规定在相关学科的考试命题中一定要有相应比例的环境知识考题,用于检查环境知识教学的实效。(3) 进行环境教育科研活动。把“环
7
境教育对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影响”作为重要课题,组织教师从不同领域探索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意义,以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教育实践技能。同时,结合研究性课程的开设,组织各类实验小组,参加科技及环保实践活动。学校鼓励教师进行环保教学和环保科研,将教师参与环境教育的业绩作为年度评优的条件之一。
(五)强化日常规范,内化环境意识
针对学校教育资源浪费严重的现状,学校从日常管理入手,以
系列文明争创活动为载体,强化师生的行为习惯,从而使师生在创建中提升理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环境理念逐渐渗入师生的心田,把环境友好型学校创建活动推广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积极要求师生
自觉执行室内节能要求,随手关灯,人离关机,减少待机能耗;推广无纸化办公,废纸再利用,提倡双面用纸,减少打印次数,节约使用打印耗材。禁止学生宿舍使用电炉、电暖气、电饭锅、热得快,强化学生行为节能。食堂内部从源头上节约和控制能耗,在清洗、烹调、消毒过程中,注重节约,鼓励全体教职工骑自行车或步行或乘公交车到校,不开私家车到校。积极倡导绿色消费。
不断完善卫生设施完备,对校内污染源进行了有效治理,有效控制自身污染物的排放,并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减排要求,污水接入城市污水管网,食堂有油烟净化处理措施;校内垃圾减量化,并全部进行分类回收利用;危险废弃物得到有效处臵。校园内道路畅通,整洁有序,做到风、雨、雪天无积水,地上无纸屑、无烟蒂、无痰迹,无卫生死角,附近无污染源。
8
与此同时,我们还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卫生习惯和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更要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要求教师身教重于言教,做创建工作的有心人。至今 “美化环境,人人有责”的环保观念已深入到每个学生和教职工之中的内心深处。不少学生栽上一盆花、种上一棵草,把绿色带入宿舍、带入教室,广大教职员工积极响应学校“无烟办公室”的倡导,为自己创设洁净舒心的工作环境。
(六)建设校园文化,强化环保意识
校园文化的熏染,无疑对师生环保素质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内在影响力。因此政教处、团委在学校党政领导下,精心筹划,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开展全方位的环保知识教育,开展各种专题活动营造环境教育氛围。在校园内设环保教育宣传栏、环保宣传标语(牌),周一国旗下讲话进行绿色倡议,组织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班报比赛。开展“校园草木认护”系列活动,环境教育主题班会,环境征文比赛、演讲,环保宣传口号、标志征集活动……,环境教育渗透到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环保倡议与异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我校的环境管理、环保课堂理念得以提升,师生的环保意识得以强化,生活品质得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得以培养,生命质量得以提高。
(七)开展社会实践,升华环境意识
校政教处、团委根据学校创建 “环境友好型学校”的精神与环境教育计划,制定环境教育专题活动方案,从组织学生校内美化、绿化、治污,拓展到校外参与各类社会环境公益活动,使学生在生动的环保
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创建环境友好学校申报材料(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