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向,落差54~72m,属推断断层,控制差。
(3)F4:正断层,位于井田中部,把整个井田分为东、西两部分,近南北走向,东升西降,倾角10~60°,落差100m,特点是北部落差小,向南逐渐加大。85-3、85-13、516孔,矿井东翼-250m水平总进风巷及总回风巷、三采区运输大巷穿过,120、273、512、85-4、85-7号钻孔控制,断层在井田内的延展长度1700m,属查明断层。
(4)F9:正断层,F4号断层以西,为井田西区北部边界断层,近东西走向,北升南降,倾角25~78°, 落差110~300m,120、272、276、47号钻孔穿过,在井田内延展长度2000m,属基本查明断层。
(5)F9-1:正断层,位于井田西区北边界的浅部,倾角25~75°,落差20~181m,北升南降,120、83-4、517、84-1、83-1、J-2号孔穿过,首采区多处巷道揭露,在井田内延展长度1400m,属查明断层。
(6)F10正断层:位于井田东翼偏北部,断层倾角50~80°不等,落差约为80~120m,井田内有85-1、85-5、85-6、85-8、506孔,东翼二采区南翼1203探煤巷揭露,沿东翼二采区倾斜方向的延展长度1600m,属查明断层组。
(7)F10-1:正断层,位于井田东区北半部,走向近东西向,沿煤层倾斜方向展布,倾角55~60°,落差35~50m,85-3号孔,原1203探煤巷穿过,554与85-17、85-10与85-2号孔对孔控制,在井田内延展长度1400m,属查明断层。
(8)F12:正断层,呈近东西向贯穿整个井田,倾角65~70°,落差50~76m,北升南降,519、85-16、84-6号孔,西翼下山采区一对下山,1303
20
采面溜子道,1305采面回风巷揭露,551与85-17、516与85-7、85-1与85-10号孔对孔控制,井田内延展长度3200m,属查明断层。
(9)F12-1:正断层,呈近东西向位于井田中深部,在7-1线和8线之间与F12号断层汇合,向东穿过F4号断层,延展到井田东边界,断层倾角50~70°,落差20~44m,65、85-2、85-7、519号孔穿过,延展长度2500m,属查明断层。
(10)F13:正断层,位于井田西北区,呈西北~东南走向,倾角40~70°,落差30~60m,522、525号孔揭露,井田内采区一对上山,矿井-350水平西翼进、回风大巷、3107探煤巷穿过,延展长度1700m,属查明断层。
(11)F14:正断层,呈近东西向,位于井田南深部,自西向东贯穿井田,西区延展长度1200m,北升南降向南倾,倾角70~72°,落差250~300m,井田内延展长度1500m,属控制差断层。
(12)F16:正断层,位于井田东边界,为井田边界断层,倾角54~72°,落差1200m,东升西降呈近南北走向,在井田附近延展长度2000m,属初步控制断层。
(13)F20:正断层,呈近东西向,位于井田中深部,倾角59~70°,落差10~50m,西部落差小,东部落差大,85-4、523号孔穿过,1307采面回风巷、溜子道、1309采面溜子道等多处揭露,断层延展跨越整个井田,延展长度3200m,属查明断层。
(14)F22:正断层,呈近东西走向,位于井田西区深部,南升北降向北倾斜,倾角60~70°,落差60~140m,井田内延展长度1500m,属控制差断层。
21
(15)F30:正断层,位于井田西南角深部,呈西北~东南向走向,南升北降,倾角50~55°,落差100~130m,西翼下山采区1306、1308采面集中运输巷,西翼下山-450m水平井下钻探工程揭露,526号孔控制,在井田内延展长度500m,属查明断层。
(16)F矿-2:正断层,位于井田西北角浅部,北升南降,呈近东西走向,倾角60~70°,落差10~30m,首采区试采工作面溜子道,接续上山采区集中回风巷揭露,把西官庄下采区与试采工作面隔离开采,该断层在井田内延展长度600m,属查明断层。
除上述断层严重影响着井田及采区的划分外,还存在着一些次一级断层,制约着采区及回采工作面的正常布臵,但这些次级断层比上述主要断层对正常开采的影响相对较小。
22
类别走向(°)编号F2-1F3F4F9F9-1F10F10-1F12F12-1F13F14F16F20F22F30F矿-2近东西向近南北向近南北向近东西向近东西向近东西向近东西向近东西向近东西向西北东南向近东西向近南北向近东西向近东西向西北东南向近东西向倾向(°)倾角(°)落差(m)性质控制程度延展长度(m)南倾东倾南倾南倾南倾北倾北倾北倾北倾北倾南倾西倾南倾北倾北倾南倾65-725410-6025-7825-7550-8055-6065-7250-7040-7070-7254-7259-7060-7050-5560-70>60054-72100110-30020-18080-12035-5050-7620-4430-60250-300120010-5060-140100-13010-30正断层正断层正断层正断层正断层正断层正断层正断层正断层正断层正断层正断层正断层正断层正断层正断层控制差控制差查明断层查明断层查明断层查明断层查明断层查明断层查明断层查明断层控制差初控断层查明断层控制差查明断层查明断层33002000170020001400160014003200250017001500200032001500500600 金阳井田断层发育一览表 表3-3
23
第四节 岩浆岩
本区未见岩浆侵入。
第四章 区域水文地质
第一节 区域地形情况
宁阳煤田位于宁阳断陷盆地的的北部,为一海拔+60~+90m的准平原,地形略有起伏,总的趋势为东北高、西南低。地表水系简单,除煤田西部洸河外,其它都是季节性小河,皆起源于东北部山区,这些河流雨季补给第四系。
宁阳煤田及邻区断裂发育,剥蚀作用剧烈。太古界片麻岩广泛出露于煤田北部;寒武系地层多呈零星孤山出露;奥陶系地层只在煤田东南部少有出露,且常被断层错动的支离破碎,奥灰水接受第四系水补给。
金阳井田地形为第四系冲击平原,地势平坦,地面标高为+75~+85m,地形变化趋势为东高西低,地形坡度平缓。主井井口标高为+80.5m,西风井井口标高为+78.85m,工业广场地面标高在+80m左右。本区最洪水位记录为+66m。据井田内的西官庄、大夏庄调查,本井田内地面建筑物一般不受洪水威胁。
井田内地表无水系,在井田北部有一季节性小河,发源于东部山区,自东向西流过,与第四系潜水有互补关系。但由于受第四系下组砂质粘土及残存厚度较大的石盒子地层的阻隔,与井田内的煤系地层没有直接的补给关系。
2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2013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 图文(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