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场能源委托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浦东股份能源保障部 通过近一周关于机场业的发展变革、市场营销、服务管理培训和学习,不同程度上学到了相关的知识、开阔了自己的思路、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取得了意相不到的收获,受益匪浅。作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个重要部门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对工程、项目、设备的委托管理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委托管理的实质就是管理的社会化,委托公司及相关委托单位至今已伴随着机场走过了17年辉煌历程,从工程启动、建设、运营和发展,一直都如影随行,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尽管这次培训的时间不长,但培训的内容丰富,知识点多,知识面广,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激励着我,对管理社会化作一些可能算不上成熟的探索与思考。 一、现状分析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是一个超大型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工程于1995年6月正式启动,1999年9月16日建成通航。当时浦东国际机场建设指挥部作为机场建设的项目业主,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对在当今社会环境中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与实践。形成了按投资多元化、管理社会化、经营市场化建立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的总体构想。这一构想就是充分利用改革的成果,运用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实行浦
东国际机场工程建设的社会化管理。上海浦东机场股份公司能源保障部主要负责机场机关办公区、T1、T2航站楼的供电、供水、供热、供冷及相关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改造工作。多年来,我们始终秉承管理社会化的总体构想,追随委托管理的先进理念。在涉及水、电、气工程的具体事务管理中,浦东机场能源保障部一如既往地按市场化经营的方法进行运作,也就是委托方和代理方在合同的基础上开展合作。经营权则是通过特许经营等业务外包形式交与外包公司,广泛吸引具有专业资质的公司成为能源保障部运营管理的利益核心,主要从事能源保障与管理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主动走向市场,开拓发展,创造良好的服务和经济效益,实现能源保障部运营管理价值的最大化。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为能源保障部运营管理提供服务,使能源保障部运营管理得到有力的社会支撑。如能源保障部运营管理中一些设备的采购、重大设备的维修、大宗材料的运输、有关的辅助服务等均按市场原则通过经济合同来实现。社会化管理使能源保障部运营管理的工作量大大减少,自身人员配备的规模也可以降至最低点,这样,既提高了运营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又降低了运营管理的成本,从而增加了运营管理的经济效益。能源保障部由此可以集中精力管理重大问题,在能源保障上谋划未来发展中定思路、定标准、定制度,有更多的时间,更充沛的精力,一手抓规划设计,一手抓工程招标和合同管理,这样在
总体上把握住了能源保障部未来的发展方向。实行社会化管理,还可得到社会上最优秀的专业人才为能源保障部的全面建设服务。可以说,广泛推行社会化管理,实施委托管理的模式是能源保障部现实环境和条件下的理想选择。委托管理经过多年的运作,模式日趋成熟,合约日趋完善,内容日趋丰富,劳资争议日趋减少,但在履约的过程中,多多少少还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存在问题
1、委托管理的长效性有待进一步深化。委托管理是委托方和代理方建立在合同基础上实施的管理模式,既然是合同,就存在一个期限的问题,双方的合作是一种短期行为。一年也好,三年也罢,合同总有到期的时候,合同到期,劳资双方就解除了当初的约定。委托方要组织新一轮的招投标工作,对于前期合同的代理方来说,就存在在新一轮的投标中能否中标的顾虑。这样就直接导致委托方在合同接近尾声的时候,容易出现责任心弱化的问题,管理人员配备不强的问题,得过且过的问题,从而使劳资双方的长效机制无法从根本上确立起来。
2、委托管理的延续性有待进一步提升。我们在委托管理的过程中,涉及到水、电、热、冷的保障和重大设施设备的施工,安装调试,维护修理等工作都是由代理方负责。作为委托方,仅负责运营过程的兼管工作,这就给负责兼管工作的
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兼管人员必须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这样才能做好兼管工作,促进兼管工作落地。否则,我们的兼管人员业务不熟,对相关设备的技术参数了解不清,性能及现状掌握不精,就只能听任委托代理方的摆布,可修的不修、可改的不改、可用的不用,一律给予更换,这样就直接造成了运营管理成本的增加,从而导致兼管不力,甚至是脱管、漏管问题的发生。
3、委托管理的及时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委托管理的委托方和代理方是两个不同的实体,各自按照自己的运行和管理模式开展工作,但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作为机场的供能保障单位,任何设备的故障或问题都可能导致服务水平降低,服务质量缩水,甚至是出现难以想象的后果。这样委托管理的的主体单位委托方就要承担完全的安全责任,无法将责任推给代理方。如何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恢复设备的安全运行,从而为旅客提供优质、便捷、舒适的服务是委托方和代理方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双方应建立的沟通渠道、协作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4、委托管理的前瞻性有待进一步拓展。前瞻性、预见性的思考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前瞻性、预见性的思考能让企业提前占有资源、提前占据战略要地,少走弯路、少走错路,从而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能源保障部作为能源委托管理的委托方,是管理的主体,应确立在
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不能过多地依赖代理方,而是依靠托管来实现更好的管理,托管双方不能就事论事,为管理而管理,要就行业的前瞻性进行必要的思考,要从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实际出发,站的要高、看的要远、走的要实,时刻关注国际同行业的发展动态,通过委托管理,加强先进设备的引进、促进现有设备的更新、加大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完善,才能使自身的发展始终走在国际的最前沿。 三、几点思考
(一)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吸纳。在科学飞速发展,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岗位对人才的渴求已经不言而喻。企业需要生存、需要发展、需要竞争,自然就更加需要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作支撑,对建设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能源保障部在实施委托管理的过程中,一样需要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来发挥好监督和管理的双重职能作用。不能有满足现状的心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才问题,在制定工作规划的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在制定政策措施的同时考虑人才导向,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有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吸纳。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是任何国家也比不了的。”可见,人才来源渠道的关键要靠教育培养。一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关于机场能源委托管理的探索与思考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