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开始诗人梦中泛舟西湖花底,看满湖烟水,闻阵阵幽香,因而沉醉其中(1分);忽然急雨袭来,敲打船篷,致使诗人午梦惊醒(1分);诗人醒来眼前却出现了“荷叶跳珠”、“水银流泻”更加美妙的境界,欣喜之情又油然而生(2分)。(不拘泥于答案,只要分析合理,可酌情给分。)
15.(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匪我愆期 将子无怒
(3)天涯霜雪霁寒霄 五更鼓角声悲壮
(4)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5)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
16.(6分)①向往教科书之外的动态世界;②渴望进入自己挚爱的手足同胞的生活;③希望用繁复不尽的人间异彩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每点2分)
17.(6分)①表现垃圾化为泥土过程的艰辛与庄严;②为下文抒发痛苦磨练促进心灵发育的感悟作铺垫;③用垃圾变泥土来类比下文人生磨练,增强文章形象性和说服力。(每点2分)
18.(4分)①运用了比拟(或比喻)的修辞手法。②作者将欲望活化为“张牙舞爪”抖动着“触须”的生灵,与“我”面对面争辩;将欲望比作“固执的恋人”,“纠缠着你、苦恼着你,却还让你感觉到生命的丰硕和甜美”等。③这样写使抽象的欲望变得形象可感,同时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欲望既苦恼又感激的心情。(修辞手法1分,举例1分,效果2分)
19.(5分)(1)不同意。首先,作者在第⑤段中对欲望消除心灵庸俗贫乏表达了感激心情。(1分)其次,作者在第⑥、⑦段中对欲望的描写采用了赞美的笔调。(1分)再次,作者在第⑦段中对欲望在静坐中复活表达了“喜乐”的感情。(1分)最后,作者在第⑧段中表达了对世人多会曲径通幽地憧憬欲望的认识。(1分)所以,本文主旨不是咏叹事业、理想的失落,而是呼唤人们回归心灵世界。(1分)(5分,答一点1分,答“同意”原则上不得分)
20.(15分)参考评分标准:①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②能够写出事件的意义或情趣,③只能记录一件事情,④准确运用修辞和手法, ⑤要有画龙点睛式的点评。(以上每一点视不符合的程度扣1-3分)
21.题意分析
对于本则材料,应该在充分挖掘各组矛盾关系(见命题特点)后,对于“什么才是真正的收获”这一核心问题,进行独立的价值判断。依此分析,最佳立意应为:勿因疲于追寻非必需的炫目物质而迷失自我。由此可引申出“摒弃非必需的物质,追寻精神收获”“时尚的、光鲜的东西不一定是好的”等观点。
而以下立意点也应视为符合题意:1、知足者常乐。2、简单也是一种幸福。3、适合的才是最好的。4、无用与有用。5、得与失6.非必需的尽量不要,要学会为自己减负;7.富有的是精神;⒏恬淡的人生,简单的快乐;⒐学会放下;⒑做好人生的加减法等。
以下立意不佳:1、实践。2、学会发现。3、理性。4、思考。5、要有目标。
注意两点:1、立意最好有一定的思辩空间,不能简单地肯定和否定。比如空洞地定位“学会选择”,显然不如阐述“取所需,弃不需”来得言之有物。2、立意最好要紧贴材料写。不能随便找一个材料的词(如发现,实际上并非关键词)而全文空泛推进,而应由材料中提取某种的辩证关系,进行一定的分析。
例文一篇
还生命以“真需”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市)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9)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