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方法如下:
1.判断南北半球
等温线上的数值由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如图3为北半球。 2.判断海陆位置 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
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3.判断月份(1月或7月)
1月,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7月,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4.判断寒、暖流
寒流流经地区,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暖流流经地区,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5.判断地势的高、低起伏的影响
地势高: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地势高处等温线的数值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若等温线穿过山脉或高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高的地区。
地势低: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地势低处等温线的数值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若等温线穿过河谷或低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低的地区。
如下图:
6.判断地形名称
山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值越小,如下图中乙为山地。 盆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值越大,如下图中甲为盆地。
7.判读等温线的疏密情况,比较温差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等温线分布密集的地区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
(1)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2)温带地区等温线密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疏。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3)陆地等温线密集,海洋等温线稀疏。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单一且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洋。
(4)寒暖流交汇处等温线密集,锋面天气系统中锋线附近等温线密集,因为冷暖差别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第8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学(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