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造成该区域东西部积雪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降雪量 B.温度 C.光照 D.地形
6.图中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该地可能是( ) A.农田 B.林地 C.城区 D.乡村
解析:降雪是一种大气降水形式,降雪量的多少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因素有直接关系。积雪深度是假定雪层均匀地分布在地面上,从雪层表面到雪下地面之间的垂直深度,影响因素除了降雪量外,还受气温高低(即融雪量多少)的影响。第5题,根据题干信息“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结合图可以看出,东西部降雪量差异较小,而积雪深度差异较大,可以排除降雪量、光照、地形因素的影响,所以选B。第6题,M地降雪量与周围地区相比,差距较小,而积雪深度比周围小很多,即融雪量较多,说明气温较高,因此可能是城区(城市的热岛效应),所以选C。
答案:5.B 6.C 考向三 气候类型
(2014·高考浙江卷)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读图,完成7~8题。
7.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温度要求是≥20 ℃,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
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8.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第8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学(10)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