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施工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穿绝缘胶鞋,系安全带;井孔内必
须设置应急时使用的安全绳和软爬梯。作业部位上部应设置半圆形防护板。
4、 垂直起重设备运载架应牢固。应能承受一定的冲击力不至翻
倒,垂直起重设备必须经常性检修维护,保证机件能够运转正常,操作灵活,按钮开关、减速器、钢丝绳、绳卡、钓钩、吊桶、吊笼等,不得带病作业。且起重设备有防附自锁装置。 5、 沉井井壁预埋人员上下爬梯。 四、 防触电、中毒措施
1、 当孔深大于10 m以上时,应向孔下通风,加强空气对流。
峋不宜小于25L/S。必要时办理送氧气,防止有毒气体危害。操作时上焉人员轮换作业,桩孔上人员密切注意观察桩孔下人员情况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同时,每班作业前必须强制性预选送风10分钟以上。
2、 井底照明必须用12V以上低压电源、防水带罩的安全灯具或
安全矿灯。井内电缆分段固定防断脱。 五、 脚手架
1、 落地式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采用立管时的一次搭设高度
不得超过45 m,如超过则应采用分段悬挑,双管立杆等有效措施。
2、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挡地向低
处长两跨与立杆固定,立杆底部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
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 m。
3、 脚手架基础应平整夯实后进行硬化,应具备排水措施。当脚
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必须加固措施。
4、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地,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自
然地坪50 mm,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应必须支承在垫板或垫板上。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小于2跨、厚度不小于50 mm木垫板,也可采用10#以上规格的钢槽。 5、 纵向水平杆接长
6、 纵向水平杆接长应采用对接,接长用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地1/3.
7、 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必须采用
对接连接。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与同步内隔一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这。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8、 顶层顶部立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 m,应采用不小于2个旋
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9、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应直角扣件扣接的横向水平杆且严
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最大间距不应大于1/2.
10、 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A不应大于
1.4%,且不应大于500 mm。
11、 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300mm,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处一切设置;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 m(2步)。
12、 高度在24 m以下的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
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柔性附墙连接方式。高度在20 m以上的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13、 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
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下斜连接。 14、 拆除脚手架时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
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除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临时连墙件予以加固。 15、 连墙件设置数量除满足计算要求外,还应符合不表规定:
脚手架高度 竖向间距 (h) 双 排 ≤ 50m ﹥50 m 16、 柔性连接的顶撑应可靠地顶在混凝土梁、柱等结构部位。拉
筋可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或¢10以上的规格钢芯钢丝绳。严禁使用仅有拉筋没有拉筋没有顶撑的柔性连墙件。 17、 高度在24m以下的脚手架,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
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 m。
18、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方法按立杆搭接的要求。
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 mm。
19、 冲压钢脚手架、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等,应设置在三根
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 m时,可有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横杆可靠固定。脚手板对
水平间距 (la) 31 31 每根连墙件覆盖面积(㎡) a≤40 3 h 2 h a≤27
接平地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为130—150 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在横向水平杆上,且伸出横向水平杆长度不应小于100 mm,两块脚手板搭接长度应大于200 mm。
20、 作业层应满铺脚手架,脚手板下张挂安全平网。自顶层作业
层的脚手板往下宜每隔10 m满铺一层脚手板。当脚手架内立杆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大于150mm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1、 当使用竹笆脚手架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和伯恩定在横
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00mm,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22、 竹笆脚手板应按其主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采用
对接平铺,四个角应用铁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23、 多层建筑的脚手架,必须在首层四周固定一道3m宽的水平
网(高层建筑支设6 m宽双层网),网底距下方物体表面不得小于3m(高层建筑物不小于5 m)。高层建筑每隔12m宜随硬质斜挑防护棚设置一道3m宽水平网。水平网与建筑物之间缝隙不大于10 cm,并且外沿高于沿。
24、 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挡脚板的高度不应
小于180 mm,脚手架外侧设置密目式安全立网。
25、 楼层结构与外脚手架之间的空隙必须进行有效的封闭防护。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施工现场管理标准(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