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健全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自我意识,教给学生塑造自我意识的途径及方法,使学生能正确全面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二、教学内容: 1.了解自我意识
2.自我评价的偏差及其原因 3.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时间:45分钟 四、教学对象:大学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让大学生学会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学会塑造自我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六、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通过案例引出自我意识 [导学案例]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以及自己与别人和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是人格结构的核心部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1.自我意识的结构
现实自我、理想自我、镜中自我 2.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成熟约需20年 自我中心期(0-3岁) 客观化时期(3岁-青春期) 主观化时期(青春期-成年期)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3.自我认识的途径:我是怎么样的人? (1)心理测验(举例内隐测验);
步骤
请准备好纸和笔我们来做测验:1.先在纸上画一座桥;2.画完了就画你自己;3. 然后是一颗球;4.再画一只小白兔;5.接着画一把钥匙。
内隐测验解析
一般来说把自己画的(线条、装饰、或表情)越复杂,表示:你越关注自我;如果只是以简单的漫画型态表示,就是你注重群体关系。
你和桥的距离代表你的道德观:离桥越远道德观越弱;站在桥上是会受道德约束的人;站在水里是被道德套住的人。
球代表你对职业的看法:离的越近代表你越重视;如果握在手上表示你对职业越谨慎和看重。
钥匙代表金钱观:观察的方式和球一样
小白兔代表爱情:离的越近你对爱情就越重视,对伴侣会越呵护。 (2)自我分析
A.“我”喜欢做什么?“我”会有兴趣和意愿去投入
B.“我”具备那些能力?“我”可以做到那些事,“我”做这些事总是较有成就感
C.“我”具有什么样的特质?“我”比较适合做些什么样性质的工作
D.在“我”的生命中,“我”重视什么?“我”不必担心做的事违反“我”的信念
E.“我”喜欢的工作和休闲为何? F.“我”希望一生中可以成就的目标?
G.“我”有何资源?包括家庭/个人/同学/朋友/师长/经验。 H.“我”的限制为何? (二)自我评价的偏差及其原因 1.自我评价偏高——自大 表现:
高估自己的魅力和能力,易固执己见和偏执
自尊心过强,极关心自我形象,渴望表现自己,对自尊的情感反应强烈
对他人易责备求全,观察问题易简单化 行动目标过高,对困难估计不足 原因:
优越感强,过于自信 好胜心过强
缺乏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 2.自我评价偏低——自卑 表现:
言语和行为迟滞;对批评敏感 渴望奉承或赞扬;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多有防御行为;易有敌对行为;矫饰优越倾向 原因:
认知偏差,不能悦纳自己 自我期望水平偏高,脱离实际 适应能力差,有挫折经历 案例:
我是一名女生,今年18岁,来自于边远山区,家境贫寒,大学以前的时光都是在小山沟里度过,性格内向,平时说话不多,来到这里上大学,我感觉到自己样样不如别人,自己没见过世面,知识面很窄,在同学面前什么都不懂,个头矮小,长的又不好看,家里不如别人有钱,甚至连我以前引以为豪的学习成绩在大学里也没有了任何优势。我总觉得自己比别人低人一等,怕身边的同学瞧不起自己,内心特别痛苦和无奈。
点评:该生主要由于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别人,体验到深深的自卑感,进而产生失望、痛苦、无奈等消极情绪体验。自卑源于比较而不是源于真实,她的痛苦正是由于拿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这样,越比越灰心,越比越失去信心,从而认定自己“样样不如人”,觉得自
己低人一等。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优势所在,关键是如何去发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学会接纳自我,尤其是要接纳自己存在的缺点。
(三)积极自我意识的培养 1.正确认识自我
经常与别人交流,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 2.积极悦纳自我
要看到自己的独特与优点 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短处 要正确对待失败与挫折
方法:积极自我暗示训练
3.科学塑造自我 合理确立理想我 努力提高现实我 不断增强意志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自我意识教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