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8-2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 阶段 史前文明时期 农业文明时期 工业文明时期 人地关系 人类适应自然时期,人与环境是一种依赖的关系 人类利用、改造自然时期,人地关系不协调,但有了科学的萌芽 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时期,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二、谋求人地关系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1)背景:20世纪后半叶,工业发达国家环境污染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安全,并影响了经济的顺利发展。

(2)内容: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纲领,指出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改变目前的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定义: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内容:

(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社会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考虑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要考虑环境保护。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代际公平、责任公平。 (2)持续性原则。 (3)共同性原则。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反映的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D) A.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B.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

C.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D.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不同

解析:图中曲线的变化说明了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①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低,环境污染程度低;②阶段经济发展快,环境污染程度加深;③阶段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污染程度降低;④阶段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污染程度低,所以选项D正确。

2.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的阶段是(B) A.①阶段 B.②阶段 C.③阶段 D.④阶段

解析:从图中不难看出,②阶段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环境污染程度也迅速扩大加深,该阶段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3.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进入③阶段后有所转变,其主要原因是(B)

①增加环保投入 ②科学技术进步 ③工业发展速度增快 ④产业结构调整 ⑤城市化水平不断降低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解析:发达国家曾经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主要的整治措施包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环保投入,推动科技进步等。

4.“地球不是我们从上一代继承来的,而是我们从下一代借来的。”这句话体现了(B) A.代内公平 B.代际公平 C.责任公平 D.发展公平

解析:代际公平是指当前人类的后代应拥有与当代人同等的公平发展机会,当前人类在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发展的同时要为后代留有发展的空间,要给予世世代代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

5.下列可持续发展原则与相关内容的组合正确的是(D)

①公平性原则——联合国推广“人与生物圈计划” ②持续性原则——保持高消费 ③共同性原则——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临灭绝的动物 ④共同性原则——“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解析:联合国推广“人与生物圈计划”,建立自然保护区,符合公平性原则;保持高消费不利于资源的持续利用,不符合持续性原则;保护濒临灭绝的动物,符合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性原则;“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体现了解决环境问题要加强合作,符合共同性原则。

生态足迹是人们所消耗的每种消费品的生物生产面积的总和。有效生态承载力是自然能够对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分析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均生态赤字资料(单位:公顷/人)中的数据,完成6~8题。

国家 新加坡 比利时 美国 英国 日本 冰岛 新西兰 秘鲁 澳大利亚 巴西 生态足迹 6.9 5.0 10.3 5.2 4.3 7.4 7.6 1.6 9.0 3.1 有效生态承载力 0.1 1.2 6.7 1.7 0.9 21.7 20.4 7.7 14.0 6.7 生态赤字 -6.8 -3.8 -3.6 -3.5 -3.4 14.3 12.8 6.1 5.0 3.6 6.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2公顷/人,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为0.8公顷/人,则中国的人均生态赤字为(单位:公顷/人)(B)

A.0.4 B.-0.4 C.2.0 D.-2.0

解析:人均生态赤字=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足迹,则中国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4。

7.根据计算,1993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7公顷/人,1997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8公顷/人。下列叙述中,与这两个数据说明的问题相吻合的是(A)

A.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 B.地球上的交通和通信越来越发达

C.人类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越来越近 D.地球的生态环境处于不断改善之中

解析:由材料知,人均生态赤字在不断增加,则人地矛盾将越来越严重,必然造成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8.当生态赤字为负值时,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看是使用了别国的资源,从全球的角度看是盗用了下一代的资源,这句话中体现出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有(C)

A.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解析:使用别国的资源,使别国不能使用,属于违背公平性原则;盗用下一代的资源属于违背持续性原则。

9.我国战国时期的孟轲,在《孟子·公孙丑》中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其体现了人地关系的何种思想(B)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定胜天论 C.可持续发展论 D.天人相关论

解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了人定胜天论的思想。 读以下可持续发展图,完成10~11题。

10.E、F、G的内容分别是(D)

A.人口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B.第一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 C.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业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D.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 11.E1、F1、G1的内容可能分别是(B)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在线全文阅读。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14478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