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设施栽培技术基础
1、什么是设施栽培?
指在不适宜园艺作物(主要包括蔬菜、花卉、果树等)生长发育的寒冷或炎热季节,人为采用防寒保温或降温防雨等设施,创造适宜园艺作物生长发育的小气候条件,进行园艺产品生产的栽培方式。
2 园艺设施类型有哪些?
1 大型设施:塑料大棚,单栋或连栋温室等 2 中小型设施:中小棚,改良阳畦,改良温室
3 简易设施:风障,阳畦,简易覆盖,地膜覆盖 3 风障畦的组成:篱笆: 披风: 土背: 4阳畦又称冷床 基本组成是(1)畦框:(2)风障:(3)玻璃(薄膜)窗(4)覆盖物: 5 地膜覆盖方式的分为:.平畦覆盖,.高垄覆盖,.高畦覆盖 .沟畦覆盖
6 塑料大棚基本结构:三杆一柱,大棚扣膜方式有 一块式、两块式、三块式或四块式
主要参数:方位:一般南北延长;规格:面积0.5-1.0亩,长度40-60m;宽(跨)度8-12m;高度2-3m;棚面:拱圆;薄膜:两缝或三缝,跨长比:1:4-5,高跨比:>0.25 7什么是日光温室?
日光温室大多是以塑料薄膜为采光覆盖材料,以太阳辐射能为热源,靠最大限度采光、加厚的墙体和后坡,以及防寒沟、纸被、草苫等一系列保温御寒设备以达到最大限度保温的我国所特有的园艺设施类型。 8什么是现代化温室?
现代温室(通常简称连栋温室或俗称智能温室)是设施园艺中的高级类型,设施内的环境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控制,基本上不受自然气候条件下灾害性天气和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能周年全天候进行设施园艺作物生产的大型温室。
9设施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逐步实现五化:1.设施现代化,2.调控智能化,3.生产规模化4.管理现代化 5.产品优质化 10设施生产方式有:1 育苗2 早熟栽培 3 延后栽培:4 越冬栽培:5 越夏栽培 6 促成 栽
1
培 7 软化栽培8 假植栽培(贮藏) 9 采种: 10 无土栽培:
11设施内光照条件:光照时数缩短;光照强度减弱 光质成分改变:光线分布不均。 12如何改善设施的透光能力?
(⒈)采用透光率高、防尘性能好、抗老化、无水滴的覆盖材料; 建造设施时应尽量采用合理的屋面角度; 减少建材的遮荫;建筑设施时,要注意选择合理的方位。
(2)充分利用反射光。如适当缩短日光温室后坡,后墙上涂白,安装镀铝反光膜,地面覆盖地膜等。
(3)加强设施的光照管理,经常打扫和清洗透光覆盖面,增加透光率。 阴雪天过后应及时揭开保温覆盖物。
(4)选用设施专用品种;要注意作物的合理密植与垄向,植株调整;改善光照分布。 13、设施内的遮光目的有哪些?
遮光的目的:减弱设施内的光强,降低设施内的温度;调控花期 ;改善蔬菜品质 14设施生产中遮光方法有哪些?
遮光的方法 ① 覆盖各种遮荫物,如覆盖苇帘、竹帘、遮阳网、不织布等。 ② 玻璃面涂白法 ③ 玻璃屋面喷雾法 15人工补光的目的与方法
补光的目的:日长补光以抑制或促进花芽分化,调节作物开花时期,即以满足作物光周期的需要为目的。 栽培补光促进作物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生长,补充自然光照的不足为目的。 补光的方法:调控花期 :弱光(5-10 w/m2),红光,用白炽灯、荧光灯即可; 栽培补光:光照强度在3000 lux以上。光照强度具有一定的可调性。有一定的光谱组成,最好具有太阳光的连续光谱。 常用金属卤化物灯 ,高压气体放电灯,生物效应灯 16、设施内的热量散失主要途径有哪些?
土壤传导散热:不少于10%;缝隙放热 : 10%;贯流放热70-80% 17、设施内保温措施有哪些? 1减少贯流放热措施
① 室外覆盖:草苫、纸被或保温被等
②采光面覆盖:固定式双层玻璃或薄膜覆盖;中空复合板材覆盖;双层充气薄膜覆盖率 ③ 室内多重覆盖:活动保温幕覆盖;小拱棚覆盖;地膜覆盖 ④ 结构与墙体:使用保温性能好的材料作墙体和后坡,并尽量加厚。
⑤ 减少换气放热,尽可能减少园艺设施缝隙,及时修补破损的棚膜,在门外建造缓冲间,并随手关严房门。
2.增大保温比,适当降低设施高度,减少夜间散热面积
3.减少土壤传热,设置深 40 cm,宽 30 cm防寒沟,减少土壤热量散失。 4. 减少土壤蒸发,全面地膜覆盖、膜下暗灌、滴灌,阻止或减少潜热损失。 18根据图示说明日光温室的保温措施有哪些。
2
19设施内加温的方式有哪些?
明火加温。气暖加温;电热加温水暖加温;热风加温;辐射加温 20设施内降温措施有哪些?
遮光降温:屋面喷水降温;蒸发冷却降温(喷雾、水帘降温)通风(自然通风、强制通风)
21设施内除湿措施有哪些?
被动除湿①减少灌水②地膜覆盖③增大通风量和透光量④采用透湿性和吸湿性良好的保温幕材料
主动除湿① 强制通风换气② 加温除湿③ 强制空气流动④ 除湿机或除湿型热交换 通风装置
22根据下图说明设施内的CO2浓度日变化规律说明设施二氧化碳施肥的必要性与施肥方
法。
23二氧化碳施肥技术
CO2施肥浓度800~1500μl.L-1 , CO2施肥时间选在作物光合作用最旺盛的时期,每天日出后,放风前施用,冬季一般上午9时施用
晴天施肥,阴天不施;适温施肥,高温不施;肥水足施肥;通风时不施肥。
3
24 CO2来源有哪些?:
酒精酿造业的副产品;化学分解:利用碳酸氢铵和硫酸制取的;炭素或碳氢化合物燃烧:有机物质分解
25、设施内的有害气体有哪些?如何预防?
有害气体类型:燃料加温或使用烟熏剂产生的二氧化硫、—氧化碳;肥料分解产生的氨气和二氧化氮;塑料制品产生的乙烯、氯气等;
预防措施: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后深施;化肥要随水冲施或埋施;避免使用挥发性强的氮素化肥;选用无毒的蔬菜专用塑料薄膜和塑料制品;设施内不堆放陈旧塑料制品及农药、化肥等;冬季加温时严禁漏烟;一旦发生气害,加大通风 。 26、设施土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哪些?
1 盐渍化问题 2 缺素症及土壤养分不均衡问题 3 土壤酸化问题 27、设施土壤如何调控?
1、以水排盐.即在夏季休闲期间揭掉覆盖物.接受自然淋水和大水漫灌; 2、 以作物除盐。如夏季种植玉米等作物; 3 、深翻除盐,
4、 换土,即搬迁或更新土壤 5、土壤撒石灰可以解决酸化问题. 6、合理施肥。 28 设施内施肥技术 1 化肥的施用
作追肥和底肥。设施施化肥时禁用挥发性化肥,尽量少施或不施副成分高的化肥,一般施肥量比作物对养分的吸收量要大。如氮素应为吸收量的1—2倍,磷素为吸收量的2—6倍,钾素为吸收量的1.5倍。 2 农家肥施用
作基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防治盐害并增加二氧化碳含量。严禁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 一般每667平方米用量为1万千克以上。
3 微肥 铁、锌、铜、硼、钼,可作叶面肥喷施或拌种。 4 菌肥 固氮菌,解磷菌等在蔬菜生长期间施入土壤。
4
第二章 设施蔬菜栽培
1、日光温室黄瓜茬口安排与播种期确定
秋冬茬:一般8月上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10上旬开始收获,延至翌年1月中旬结束。 越冬茬:一般9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播种,11月中下旬至12月初定植,春节前上市,一直到翌年6月底结束。
冬春茬:一般是从11 月中旬至翌年1月播种,2-3月开始收获,5-6月结束。 2 、日光温室黄瓜栽培品种选择
秋冬茬 如津杂2号、津春2号、津春5号、中农10号
越冬茬 如长春密刺,新泰密刺,津优2号、津春3号、津春4号、中农11号。 冬春茬:如长春密刺,新泰密刺,津优2号、中农9号。 3、日光温室黄瓜的嫁接育苗技术
嫁接的目的:提高黄瓜根系的耐寒性和抗逆性。
播种量:黄瓜种子150g/亩,黑籽南瓜种子1.5kg/亩。
砧木的选择:选择与接穗亲和力强的南瓜品种做砧木。如黑籽南瓜,南砧 一号、汉中花皮磨盘等,以黑籽南瓜亲主力最强,成活率高,耐低温,无南瓜异味。 嫁接方法: 嫁接苗的管理
嫁接后1~3d 相对湿度95%以上,日温25~27℃,夜温14~20℃,遮荫。 嫁接后4~6d 相对湿度90%左右,日温25℃,夜温16~18℃,可见弱光。 嫁接后7~10d 相对湿度85%左右,不再遮荫。 嫁接后10~15d 去除砧木萌蘖,靠接者断根。 4 日光温室黄瓜的温光水肥管理
温度管理: 黄瓜喜温而不耐寒冷. 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8~30℃ 生长的最低温度为10 ℃, 0 ℃易受冻害 。 低于13~15 ℃及高于35 ℃时出现生长障碍 。 光照管理:黄瓜喜光、耐弱光,最适宜的光照强度为4~6万勒克斯。 苗期较短的光照和较低的温度有利于花芽分化和雌花的形成。 湿度管理:温室内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5~85%
肥水管理:黄瓜生长快,结果多,需肥量大,根系吸收能力弱,对高浓度肥料反应敏感. 应采取低浓度、多次施肥的方法。(薄肥勤施)
采收之前适量控制肥水,防止植株徒长,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开始采收至盛果期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一般自采收起每3~5天浇淡水肥一次,用肥量先轻后重,每亩10~30公斤。冬季严寒季节要加大浇水间隔天数,可10~15天浇一次肥水,每次要浇透,以免频繁浇水降低地温。后期及时补充肥水,防止早衰。 5 日光温室黄瓜的CO2施肥
施用浓度为1000~1200PPm,每天揭苫后0.5~1h施用。二氧化碳可采用每亩用水8公斤加碳酸氢铵3.8公斤和硫酸2公斤,也可采用每亩用液态二氧化碳1.5~2公斤。 阴天不宜进行二氧化碳施肥。 6 日光温室黄瓜的植株调整
插架:开始抽蔓时进行,距根8cm的外侧,以防伤根 绑蔓:蔓长30cm时开始绑第一道,以后每隔3~4叶绑一道。上午植株的含水量高,易断.绑蔓一般在下午进行,可避免发生断蔓。 摘除老叶,侧枝、卷须、适当疏果:减少养分损失,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打老叶和摘除侧枝,卷须应在上午进行,有利于伤口愈合,减少病菌侵染。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设施栽培的技术课后复习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