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建设数字化校园 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 李光均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3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建设数字化校园 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

——以西永中学为例谈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重庆沙坪坝西永中学 李光均

摘要:本文作者联系所在学校实际,从对信息化的认识、资金投入、队伍建设、信息技术利用效率及其与学科整合等方面分析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数字化校园 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对策。

关键词: 数字校园 信息化教育 问题 对策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这种趋势已经波及到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形成开放教育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保证。作者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剖析,发现在推进农村数字化校园信息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迫切需要破解阻碍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难题。

一、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地域广阔,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即使在西部主城区的的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也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与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观念、资金、技术、师资等诸多困难。 (一)认识不到位,制约了学校信息化发展。

传统的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教学信息化的要求不高。部分领导只抓经济建设,对信息化教育不重视;部分学校领导缺乏现代教育意识,认为搞教育信息化是中看不中用,不如传统方法对提高教学成绩来得快。加上搞信息化建设投资大,更换频率快,使用

1

支出高,许多校长干脆就不提倡搞教育信息化,对于电化教育的态度是“能不用就不用”。对于教师而言,自己熟悉传统教学,认为信息化是年轻人的事。在评价上,政府以升学率高低论学校教学水平”、学校以考试成绩论教师教学优劣”、 直接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一支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从头讲到尾”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资金不足,投入不均衡。

信息化教育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作为学校所在的沙坪坝区政府长期重视信息化投入,财力也较好。但笔者了解,重庆周边区县财力普遍投入少,在教育资源配臵上,政府还存在资源配臵不平衡性、不公平性:投资向城市学校倾斜、条件较好的学校倾斜、向重点中学学校倾斜,忽视一般农村中小学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人为的造成教育资源的配臵不合理;在对信息化教育的资金投入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硬件、轻视软件、忽视教师培训的现象。从软件环境上看,我区“校校通”工程较早,但由于农村学校设备及管理等原因,教育资源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从网上获取教育教学资源十分有限。学校现有的教学软件,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甚至还有个别学校根本没有教学软件。在教师实行绩效规范化办学后,部分学校的由于基础差,历史欠帐多,办学规模小,资金投入需求大,维持机房、班班通及多媒体的教学费用和电费都有一定困难,特别是免除杂费等收费项目后更是举步维艰,可以说资金是困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三)师资短缺,技术力量薄弱。

2

目前农村中小学由于受重视程度、人员编制和教育经费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学校教师存在结构上的缺编。许多学校特别是小学几乎没有配备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多数教师是改行任教的,笔者所在的学校至今还没有一个的正规的信息技术教师,即使有学科信息教师,在教师绩效后,信息技术教师职称等级低,评职评优机会少,造成教师敬业精神不够,一旦有机会就会另求发展,导致专业队伍不稳定。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专业教师质量不高、培训机会少,各学科教师大多数也没有受过正规信息专业的培训。有不少教师只具备基本的电脑常识,不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更谈不上利用计算机、网络等进行教学。能够制作教学软件的教师只占极少数,多数教师应用软件的使用、课件制作等不能达标,这样的师资状况,难以胜任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工作,部分学校即使有一些设备,也只能是摆设而已,造成资源浪费。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够,使用低效能。

目前,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拥有量明显增多,但从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使用率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其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使用率尚处于低效能状态。从教学情况看,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主要采用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课堂演示型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搬家”,等于“新瓶装旧酒”,学生主体性未能体现,个别化教学没有实现;基于网络资源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模式极为少见。从运用形式上看,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以教师操作、学生观看为主要形式,其强大的网络功能、超文本功能和交互式功能还未开发;学校投资几

3

十万元的资金,只能作为一般上网服务,在教育教学和科研中未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还处于初级应用阶段,使用效益低下。

二、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推进农村信息化教育的对策

“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指出,要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根据教育发展规划,针对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应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制定规划、采取措施,逐步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转变思想和观念,对于推进信息化教育进程至关重要。

“十二五” 教育发展规划还指出:要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使我们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信息时代人的基本素养、重视相关基础设施和认知工具开发的基础上。

1、全面改革学校现有的课程与教学模式。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

4

学习之中。要把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2、要应用有效的评价机制强化观念。根据农村地区的信息化现状,评价体系上可以适当倾斜。对政府主要领导、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特别是中小学校长,在对他们进行考核时,应将数字校园建设纳入考核内容之中,对达不到要求的要给予批评指正。对于教师参评优质课、示范课,课堂教学没有课件可实行一票否决制,从思想认识上对信息化教育建设加以引导。

(二)开展培训,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较高、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是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应采取多种方法和形式,加快信息技术教师的培养。

1、采取优惠政策吸引人才。面对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奇缺的现实,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优惠的政策吸引高校信息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和外部的信息技术人才到农村中小学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制定的优惠政策,要从评职评优、待遇、政治地位等多方面具有吸引力,打破教师待遇一刀切的现状,把高学历、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吸引到教学工作的第一线。

(2)多种途径培养人才。首先是教育信息中心和学校要健全完整的培训体系。设臵专门的培训机构,配臵专门的培训人员,建立专门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建设数字化校园 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 李光均在线全文阅读。

建设数字化校园 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 李光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13339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