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舒曼综述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3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舒曼研究综述

引言

浪漫主义时间德国作曲家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1856)不仅是音乐家,还是有一定影响的音乐评论家,所以有很多人研究他的音乐风格,同时也关于其乐评中的音乐观念,这些学者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诠释舒曼,让我们可以更为立体地了解这位音乐家。由于本人搜集资料的途径有限,关于舒曼的外国研究资料(包括外译中文文献)仅有少量(详情见附录),除两部乐谱书籍,其余七部为舒曼的《论音乐与音乐家》;[德]格奥尔格·克内普勒的《19世纪音乐史》;[德]巴巴拉·迈尔的《罗伯特﹒舒曼》;李斯特的《李斯特论柏辽兹与舒曼》;[英]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的《简明牛津音乐史》;[美]唐纳德·格劳特的《西方音乐史》;哈里·歌德施密特的《德国音乐》;[英]蒂姆·道雷的《舒曼》。《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an)给予了较为详细的参考文献列表,但鉴于只见其标题而已,无法取得全文内容,因此无法给予评论。当然,由于国外文献获得的渠道并不便捷,这也遭成国内对外国音乐研究的弊端,这也是关于所有西方音乐研究中都存在的不利之处。

一、舒曼研究者统计

就本人搜集的资料来看,有很多音乐学者、报社编辑、创作人员都对其音乐风格以及作品等进行分析。

国内舒曼研究也是很全面的,在各种不同类别的刊物上都有发表,例如大众文艺、音乐探索、钢琴艺术、音乐爱好者、乐府新声等刊物,但是一些专著曲谱的出版社则比较统一,如人民音乐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等。国外作者有德国的格奥尔格·克内普勒;德国的巴巴拉·迈尔;英国的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美国的唐纳德·格劳特;英国的蒂姆·道雷等。国内研究者有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系副教授谭建光;江汉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讲师、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生许金昕;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胡兰等,除了一些大学讲师教授等,关于舒曼的选题也很受一些音乐学院本科生、硕士生的青睐,关于舒曼选题的学位论文共有二十四篇,可见舒曼在学术研究上的重要性。

1

舒曼研究综述

二、研究方面

表一:舒曼研究文献数据篇数统计(按十年为一个期限划分)

年份 1970—1980 1981—1990 1991—2000 2001至今

从上表可以看出,对于舒曼的研究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可见国内对舒曼的音乐学研究的态度越来越重视,可以说达到与国际接轨的水平。

下表为舒曼研究文献的分类数据统计。

表二:舒曼研究文献分类数据统计 专著 学位论文 期刊杂志

人物 4 3 2 创作 2 15 16 艺术风格 4 4 9 评论 1 1 1 专著 2 1 7 3 乐谱 1 1 0 13 论文 0 1 7 41 1、人物方面

舒曼的生平较短,事件较清晰,关于其生平的文章较少,专著较多,而且多是90年代以后出版的外译中文专著文献为主,如巴巴拉·迈尔的《罗伯特﹒舒曼》、蒂姆·道雷的《舒曼》等,由此可见国内的外国音乐研究还有一定局限性,目前国内的一些资料关于舒曼的生平,都是对国外文献的照搬照抄,所以在这方面还是空白,有待更多音乐学者来补充。

2

舒曼研究综述

关于对舒曼本人的音乐生活研究方面,在中国知网上一共有五篇文章,其中硕士论文三篇,期刊杂志二篇。它们都是从某一点对舒曼的音乐生活进行分析,武文华的《舒曼:以小见大,率真的音乐评论家——解读罗伯特·舒曼的内心世界》是从舒曼的音乐评论方面对舒曼进行分析,杨艺媛的《舒曼与克拉拉爱情演绎之阐释》是从舒曼与克拉拉的爱情对舒曼创作的影响这方面着手的,很值得一些音乐学学生阅读和学习。

2、创作方面

有关舒曼创作方面在中国知网上共有三十一篇文章,其中硕士论文十五篇,期刊论文十六篇,这些文章大多数是对舒曼的钢琴套曲、艺术歌曲的分析,如范元绩的《舒曼和他的<狂欢节>》;杨玲的《舒曼的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研究》;姚莉静的《论罗伯特·舒曼的钢琴套曲<克莱斯勒偶记>的文学内涵、艺术特质及演奏》。这些论文的作者多为钢琴专业和声乐专业的学者,比较注重演奏和演唱的技巧,缺少从作曲技术理论角度对和声或曲式的分析,这就需要多方面学者的分析补白。还有一些用比较分析的方式讨论舒曼的文章,例如都辉的《浅析舒伯特与舒曼艺术歌曲的比较及其演唱风格》;张珊珊的《舒伯特、舒曼、沃尔夫同词艺术歌曲<迷娘之歌比较>》。但这类文章数量较少,也许由于此类选题的写作存在一些难度,但又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题目,笔者认为这类型的选题仍有发展空间给予填补。另有一类文章是从某个单独作品看舒曼的风格,例如钱洁的《从<幻想曲集>Op.12看舒曼钢琴音乐的风格特征》;李沛的《从<间奏曲>看舒曼早起钢琴小曲套区中的标题性思维》;任红军的《从<奇幻的梦境>看舒曼音乐作品的艺术特征》,这种以小见大的选题模式也值得我们学习。

3、艺术风格方面

有关舒曼艺术风格方面在中国知网上一共有十三篇文章,其中硕士论文四篇,期刊论文九篇,其中对舒曼的钢琴套曲风格、美学思想方面的阐释比较多,例如陈爱娟的《舒曼音乐美学思想形成的两个背景因素》;庄璇的《舒曼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继承与发展及其美学思想再歌曲中的体现》;龙涛、李宁的《舒曼艺术歌曲中的钢琴艺术》,还有一篇比较的文章,丁国辉的《试论舒伯特与舒曼艺术歌曲美学特征的异同——抒情性、文

3

舒曼研究综述

学性、民族性、自传性》,这些文章都非常值得后辈阅读,使我们受益匪浅。

三、关于舒曼《梦幻曲》的唱片

鉴于笔者后面的论文的选题,关于舒曼音响的收集主要集中于《梦幻曲》的收集。根据卓越网数据,有关《梦幻曲》的音响资料共有七条(详情见附录),优酷网上所统计的数据来看,其中有视频共三条,分别是《霍洛维茨大全集》、《郎朗在卡内基音乐厅》、《李云迪最新钢琴独奏<安可集>》。霍洛维茨晚年弹奏的舒曼《童年即景》是极受欢迎的演奏版本。他将这些分解和弦上的简单旋律弹的极富浓郁的怀旧气息,这种怀旧的色彩,正是一个老者对童年美好时光的追忆。演奏的时候台下的观众有不少眼睛里含着泪花,其中的一位男性观众更是激动得泪流满面。在聆听的过程中,我们总会不由得忘形于音乐,让思绪翱翔于时空之外。大师在维也纳演奏这部作品时,钢琴弱音的处理真是美妙地不可思议,在这首曲子上,没人能有霍洛维茨如此的感染力。

《郎朗在卡内基音乐厅》、《李云迪最新钢琴独奏<安可集>》这两个版本也非常不错,但笔者比较青睐李云迪演奏的《梦幻曲》版本,他的演奏比较清晰,而朗朗演奏的速度比较慢,但是主题表现的太多,他的演奏更加注意一些浮华的表情,却没有表现音乐真正的含义。

四、对舒曼的《论音乐与音乐家》的研究

舒曼的《论音乐与音乐家》于1854年在莱比锡发表,1914年再版,由Kreisig Martin编辑,这本书共有两个中文的版本,分别是1960年和1978年出版,内容完全相同,(古·扬森编,陈登颐译)①,根据1956年版俄译本译出,都出自同一个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舒曼这本书共有九个部分,一共收录了六十篇文章,对七位作曲家不同的作品音乐风格进行了分析评论,这七位作曲家是:贝多芬;舒伯特;肖邦;柏辽兹;门德尔松;

① 陈登颐生于1928年,江苏镇江人,少时就读新闻著名报人、教育家顾执中创办的上海民治新闻学校,顾曾是他的班主任。50年代在上海音乐出版社任编辑。通 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保加利亚语等。在上海期间翻译了《达玛莎》、《基本乐理》、《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等文艺作品和音乐理论著作。

4

舒曼研究综述

李斯特;勃拉姆斯。在写作的内容上看这舒曼写的音乐评论较多,共有三十九篇,例如《肖邦的几首玛祖卡舞曲、圆舞曲、前奏曲》、《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门德尔松的,作品第6号》等,也有少量的人物评论、杂论以及短评格言,共有二十一篇,例如《弗兰茨·李斯特》、《新的道路》、《拉罗大师、弗洛列斯坦和埃塞比乌斯的笔记摘录》等。

在笔者收集的资料来看,对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这本乐评的解读文章只有龚妮丽的《浪漫主义音乐评论的杰作——舒曼音乐批评文本解读》这一篇,这篇文章主要是从三方面来分析舒曼的乐评的:语言;虚构和对音乐作多层面,动态性的透视,但是文章阐释的方面缺乏完整性,而且并没有很深入的分析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语言、音乐、及其舒曼的乐评写作方法等方面,这块比较大的空白值得我们进一步填补。

在舒曼的这本乐评中,大多数是他对别的音乐家及作品的评论,从中我们也可以更加了解舒曼的音乐思想和他乐评关注的方面。舒曼评论中最具光彩的部分,被认为是那些感性体悟与理性判断有机结合的篇章。例如《柏辽兹的幻想交响乐》这篇乐评,是舒曼将感性体悟与理性判断有机结合的优秀篇章。舒曼的乐评可以当成散文来阅读,这倒有些接近我国古典文艺评论,文字优美,形象生动,寓说理于抒情,既给人以理性的启发,又给人特殊的审美享受,这很值得我们学习,使我们受益匪浅。

舒曼的乐评在学术界有很重要的影响,再一些学者的文章中也有多次的引用,舒曼的一些观点也作为一些研究者的论据支持他们的观点,在笔者收集的资料文献中共有二十三篇文章中都引用了舒曼的这本乐评,人物方面二篇,作品方面十三篇,其艺术风格方面八篇。例如金奇的《论作为音乐评论家的舒曼》中有好几处的引用,例如:

“莫扎特研究的东西,贝多芬不必全部研究,而亨德尔研究的东西,莫扎特也不必全部研究,帕勒斯特里纳研究的东西,亨德尔也不必全部研究,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已溶合了前人的成果了。”

??为此,他大声疾呼:“我们怎能容忍过去的时代为我们制定法律!”他嘲笑那些庸夫俗子“在乐曲的技巧方面殚精竭虑,力求新奇,而对乐曲的精神悍然不顾,”“挖空心思,费尽脑汁地搞这些可怜的声部交织把戏,以及错综复杂的和声,”“以寻找平行五八度为能事,每遇一处犯规的地方就大发雷霆”。

这些段落都选自舒曼的这本音乐评论,在很多关于其作品的文章也引用,例如《舒曼三首钢琴组曲和声技法研究》中:

“音乐像国际象棋一样,在它里边王后(旋律)起最大作用,但决定最后胜负却永远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舒曼综述在线全文阅读。

舒曼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13339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