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应用——我能长多高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四年级下册)》112~11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影响身高因素的活动,初步掌握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方法;能根据影响身高的因素和预测身高的计算公式,大致预测自己将来的身高。
2.探求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能主动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大家进行展示交流,感受与他人合作求知的乐趣。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
4.通过引导学生体验“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分析交流——活动评价” 的活动程序,初步学会研究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重点] 学会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预测结果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分析信息、预测结果。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搜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图片,引入课题 课件出示巨人的图片(见图1)。
图1
师:孩子们,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点什么? 预设1:这些人真高呀。
师:那,你想知道自己能长多高吗? 预设2:我认为自己能长…… 师: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预设:遗传爸爸妈妈的身高。
师:这位同学认为自己的身高与父母的遗传有关。谁来猜测一下身高还会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预设1:身高可能与父母遗传等因素有关。 预设2:身高可能与体育锻炼有关。 预设3:身高可能与营养有关。
师:大家非常善于思考,想到了这么多影响身高的因素。我们到底能长多高?这是将来发生的事情,现在我们无法知道确切的答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现有的信息进行科学预测。大家有兴趣吗?(板书课题:我能长多高)
2.揭示课题
师:你想知道自己将来能长多高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话题。(板书:我能长多高)
【设计意图】出示巨人图片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来。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一)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提出问题
师:要想预测自己将来的身高,你觉得该了解哪些知识? 预设1:需要了解预测身高的方法。 预设2:长高应该吃什么? 预设3:我们什么时候不长了?
师:也就是说你还想了解我们什么时候长得最快、影响我们身高的因素还有哪些? 2.搜集信息,研究问题
师:要想得到这三方面的信息资料,我们用什么方法去搜集呢? 预设1:可以上网。 预设2:还可以看书。 预设3:还可以去问爸爸妈妈。
3.小组交流
把自己整理的材料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参与讨论,了解学生的合作情况,并关注学困生。 4.全班汇报
师:老师知道大家通过搜集调查,掌握了大量的资料,谁愿意把你的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
(1)儿童在什么时期长得最快?
师:哪个小组来说一说,儿童在什么时期生长的最快?(边展示边讲解) 预设1:我们组用的搜集信息的方法是人物调查,我们组搜集到的信息是一年中5—10月长得最快;
预设2:我们组用的搜集信息的方法是查阅书籍,我们组搜集到的信息是:儿童生长最快的时期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生后的第一、二年;第二阶段:女孩在10—14岁,男孩在12—15岁长得最快。(板书:女:11—14岁,男:12—15岁。)
师:同学们今年几岁了? 12岁、13岁,同学们已经到生长高峰期了,在这几年内,一定要想办法让自己长高,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再想长高可就很难了。 (2)影响儿童身高的因素有哪些?
师:在这个最佳生长期,影响我们身高的因素又有哪些呢?哪个组来展示一下? 预设1:我们组用的搜集信息的方法是上网搜索,我们组搜集到的信息是:影响身高的因素有遗传、营养、运动和睡眠。(板书:遗传、营养、运动和睡眠)
预设2:我们组用的搜集信息的方法是查阅书籍,重复的信息我们就不说了,我们组搜集到的信息还有:光照、疾病。(板书:光照、疾病)。就是说,如果身体不好,生了疾病就会影响身高的生长。
预设3:其实影响我们身高的因素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利用今天所用的方法课下继续搜集、了解,好吗?我们今天主要研究这四个因素对我们身高的影响。
师:遗传因素是怎样影响我们的身高的?
生:父母长得高,孩子一般就长得高;父母长得矮,孩子一般就长得矮。 师:“一般”这个词用得好,说明这种情况比较普遍;但也有特殊情况。 师:营养呢?它又是怎样影响我们的呢? 预设1:营养要均衡,多补充维生素; 预设2:多补充蛋白质、脂肪;
预设3:还要补充碳水化合物、锌、铁等;
师:身高生长最需要的是什么营养?骨骼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我们应多补充钙,什么食物含钙的成分最多?
学生可能谈到牛奶、豆制品(包括豆腐、豆浆等)。
师:说到牛奶,老师要加进一个小插曲:大家都知道,日本人的平均身高是比较矮的。可是,最近三十年,他们的平均身高持续增高。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也跟同学们一样,很疑惑,就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原来是因为,日本政府启动了一个牛奶工程:要求中小学生每天中午都要喝一袋奶。可见,牛奶对身高的影响作用很大。
师:运动又是怎样影响我们的身高呢?我们知道运动对身高有好处,那我们能不能一天做8小时的运动呢?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运动过量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的。教师顺势指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过”,要掌握好“度”。 师:那睡眠又是怎样影响我们的身高的呢? 预设1:睡眠要充足。
师生交流:每天要睡8小时,同学们应该每天能保持9—10小时的睡眠才行。要想睡眠充足,就要早睡早起;每天晚上9点就要上床睡觉;不能11点以后睡,因为睡晚了,睡眠时间就不够9小时了。再者晚上9—11点,是脑垂体分泌生长素最多的时候,早睡有利于我们长高。
【设计意图】大多数学生都很关心自己成年后能长多高,所以他们对这个话题会感兴趣并乐于探究。由于教师课前先出示巨人的图片加深学生感性认识,激发探究问题的欲望;又通过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猜想提出探究的问题。 (3)你能根据影响身高的因素,预测自己将来的身高?
师:了解到了有关我们身高的这么多信息,你想不想预测你将来的身高呢?哪个组搜集到了预测身高的方法,快来说一说吧!
预设1:我们组上网搜集到的预测身高的方法是: 男孩成年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8÷2 女孩成年身高=(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
预设2:我们组用的搜集信息的方法也是上网搜索,我们组搜集到的预测身高的方法是:
男孩成年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7.5cm,
女孩成年身高=〔(父亲身高-13)+母亲身高〕÷2±6cm;(板书) 师:老师也搜集到一种方法(见图一),
师:与第一种方法相同。
师:想不想预测一下自己的身高?那就选择一种方法,用计算器来算一算吧! 学生交流计算结果。
师:你对预测的身高满意吗?老师还发现有的同学不太高兴,是对预测的身高不满意吗?
预设1:我预测的身高是158厘米,而我现在已经157厘米了,难道我快不长了吗? 预设2:我预测的身高是160厘米,而我现在已经158厘米了,我对预测的身高也不太满意。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先来算一算姚明的预测身高吧!(出示课件)
姚明爸爸妈妈的身高
姚明爸爸的身高 208厘米 预设:姚明的预测身高是2.14米.
师:再预测我的一名学生王艳的身高!(课件出示)
王艳爸爸妈妈的身高
王艳爸爸的身高 170厘米 预设;王艳的预测身高是接近1.54厘米。
师:而姚明的实际身高是2.26米,王艳的实际身高是1.70米。你能结合今天搜集了解的信息分析一下吗?
预设1:姚明打篮球,所以长的高。 预设2:王艳因为营养好,所以长得高。
预设3:我们预测身高的方法主要从遗传方面来算的。
王艳妈妈的身高 151厘米 姚明妈妈的身高 188厘米 图一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4下-07-6-1(实践活动 我能长多高) - 图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