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田家炳中学三年行动计划
(2011-2013)
西安市田家炳中学创办于1953年,初名为蓝田县初级中学,1960年更名蓝田县北关中学, 2000年因香港爱国人士田家炳先生捐资易名为西安市田家炳中学。学校1978年被确定为陕西省首批办好的14所重点中学之一,1984年被列为西安市重点中学,2003年10月晋升为省级标准化高中。现在学校正在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在三年内创建为陕西省示范高中。
一、继承传统,特色凸显
西安市田家炳中学建校50多年,一代代田中人始终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向上”的校训,艰苦创业、自强不息、逐步形成了“团结奋进、开拓创新、追求高效、质量至上”的校风, “敬业、爱生、严谨、求实”的教风,“笃志、勤奋、博学、审问”的学风,“民主、务实、团结、创新”的领导作风,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当地树立了当之无愧的教育品牌。
近年来王小战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勇于创新,逐步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教学原理,提出了“让每个人体验发展的快乐”的办学理念,依据蓝田是全国四大玉石基地的县域文化特点,提出了“以玉养德,以德启智”的办学特色;确立了梯次循进教育管理评价体系,运用“三维机制”,采用“四环模式”,评价教育教学;形成了“精诚团结、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田中精神;拓展了学校的发展视野,即跳出学校观大局,立足学校谋发展;明确了以完善的管理推进素质教育,以完善的教育催生人的发展,以完善的质量满足社会需求的奋斗目标。在新的办学理念和田中精神的引导和影响下,学校进入了历史上最快最好的发展时期,为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的颁布,尤其是省教育厅已经评估验收了两批省级示范高中,我们工作的压力和紧迫感越来越强。
近期,学校认真总结了长期以来的办学经验,参照兄弟学校的成功做法,我们认为:学校目前正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重要关头。只有迎难而上、大胆创新才能变挑战为机遇,开创学校发展建设的新局面,为此果断地做出了“梯次推进、
内涵发展、争创示范”的战略决策,制定了“西安市田家炳中学发展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并以此指导学校新时期的建设与发展。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本着“让每个人体验发展的快乐”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治校方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践行梯次循进教育评价体系,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适合我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模式和课程整合模式,加强校本教研,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教师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家型、学者型师资队伍;构建适合我校特色的全员德育模式,融入具有蓝田特色的玉文化,提升学校的文化软实力,努力培养志向远大、玉德高洁、心理健康、素质全面、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三、学校三年的发展目标
通过三年努力,力争使学校通过“省级示范高中”验收;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高考二本上线在2011年的基础上再实现突破,形成以高效课堂为载体的教学特色,以星级文明班级和个人为载体的德育特色;重点构建“以玉养德”为主题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一批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建设塑胶操场和室内体育馆,完成教学楼、公寓楼暖气安装工程。在此基础上,我们着眼全国,放眼世界,把我校建设成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示范性的农村普通高中品牌名校。
四、学校办学的发展策略
为了实现学校三年的行动计划,必须采取“梯次推进、内涵发展、争创示范”的发展策略。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提升办学理念、改革管理与分配体制、提高教科研水平、推进新课程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校园文化建设和内涵发展,以积极稳健的步伐向既定的目标推进。
1、坚持办学理念,培育世纪英才。继续围绕我校“让每个人体验发展的快乐”的办学理念,适应十二·五规划的要求,致力于培养有科学、信息素养、创新精
神、实践能力,立志为国家建设服务的各类优秀和杰出人才;致力于培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的21世纪新型人才,使每个人可能、可为、可发展。
2、建立“依法自主,以人为本”的办学机制,形成规范化、人本化的组织管理体系。通过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分配体制的改革,充分调动学生、教师和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乐学、善学,让教师乐教、善教,让管理者乐管、善管,优化学校办学的整体效能,为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提供组织和管理方面的保障。
3、积极申报国家“十二·五”重大的教育科研课题和改革实验项目。通过承担“十二·五”重大教育科研课题和教育改革实验项目的研究,提高学校的教科研水平,从经验与理论、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运动中寻找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新的增长点,不断促进学校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
4、完善学校的新课程体系,加强“蓝玉文化”等校本课程建设和开发。课程的设置和开发要以教育部课改方案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和地域文化特点,以人的发展为中心,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励学生主动发展,使校本课程有特色、充满活力。
5、加强国内外教师学术交流,构建教师队伍建设和增强教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把面向重点师范类高校招聘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作为学校一项重大的人力资源建设工程,并通过个人自学、学校自培、校际交流和学力进修等途径,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五、分项目标和主要措施
(一)学校管理发展的目标与措施
1、工作目标
坚持“梯次循进”的管理理念,不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梯次循进教育教学管理评价机制,继续完善以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 “学校领导分级包干制”、“班主任优化组合制”、“岗位绩效分配制”、“ 综合考核奖惩制”等行之有效的管理评价制度,真正达到管理规范,运作高效。
2、主要措施
(1)2011年
运用梯次循进教育管理的纵向、横向、目标向三维评价机制和评定标基、研究标高、实施标管、审议标质的四环模式,修订《教师教育教学评价方案》,建立《星级文明个人评选方案》;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我校的管理和分配方案;实行教研室分管教研组、备课组制度,强化教研组的学术研究职能,发挥备课组在高效课堂中的作用;全校基本实现校务、教务、固定资产管理、教师及学生管理电脑化、网络化。
(2)2012年
进一步深化“梯次管理评价体系”,完善高效课堂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按照《陕西省普通高中标准化学校和示范学校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的要求,制定、完善学校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细则,为创建省示范打下基础;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教育教学电子管理系统,充实资源库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3)2013年
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梯次管理评价体系”和高效课堂管理模式;举办“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编制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师和学生评价手册;本着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原则,学生公寓楼、餐厅和师生综合服务楼等后勤服务设施,由学校宏观指导,与学校具体管理剥离。
(二)学校硬件建目标与措施
1、工作目标
以《省示范高中评估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为指导,秉承“以玉养德,以德启智”的办学特色,结合我校实际,加快学校硬件建设,确立室内体育馆、塑胶操场、教学楼公寓楼取暖工程等建设项目。力争教学班数达到县政府规划的60个,在校师生达到4000人,同时,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彰显“玉有九德”的文化内涵,布置校园文化设施。以实用、美观、高效为原则,力求绿化、美化和人文化相统一,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2、主要措施
(1)2011年
筹建室内体育馆、塑胶操场;为全校所有教师和办公场所更新电脑,完善办公自动化;装修配置综合楼五楼与学术报告厅;挖掘“玉文化”内涵,装修,美化育人环境;规划并筹建教学楼、学生公寓及教师宿办楼取暖工程;改造或扩建厕所以适应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
(2)2012年
补充学校教学设备、仪器、模型等达到部颁I类标准;音乐室、美术室、地理室、历史室、科技室等部室按实际需要配备相应设施;扩大增建师生练功房、音乐美术活动室、舞蹈排练室、通用技术教室,达到省级示范高中的要求。
(3)2013年
配合西安教育网发展规划,建设学校校园网视频会议及点播系统;对教室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升级换代,更换新一代的无尘黑板或白板;建立荣誉陈列室。
(三)教师队伍建设计划
1、工作目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充分发挥我校与香港、台湾、美国等国内外名校合作的优势,加大交流力度,构建我校特色的师资培养体系,把教师队伍建设成政治业务素质优良、分布合理、富有活力、精干高效、相对稳定、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质量队伍。在学历上, 45岁以下教师全部学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西安市田家炳中学三年行动计划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