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项选择题(在所列出的答案中有一个以上为正确答案,请选出。)
1.研究和认识贵州省情需要我们用哪些正确的观点:( A C D )(P《概述》)
A、系统的、全面的观点 B、直接的观点
C、用辨证的观点 D、发展的观点
2.贵州省主要的气候灾害有( A B C D )(P7)
A、干旱 B、秋风 C、凌冻 D、冰雹
3.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全省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 A C )。(P18)
A、六盘水 B、安顺 C、毕节地区 D、铜仁地区
4.贵州地质结构复杂,形成了种类繁多、组合多样、地方特色鲜明的丰富自然资源,尤以( BC D )资源得天独厚、最具特色。(P15)
A、植物 B、能源 C、矿产 D、旅游
5.贵州是中国下列矿产( B C )的三大产区之一。(P19)
A、重晶石 B、铝土矿 C、磷矿 D、黄金
6.贵州列入国家级保护的珍稀动物有8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下列有( B C D )。
(P17)
A、大熊猫 B、黔金丝猴 C、黑颈鹤 D、华南虎
7贵州野生植物种类繁多,下列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 A B C )。(P16-17)
A、珙桐 B、贵州苏铁 C、银杉 D、马尾松
8.贵州土壤的耕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 A B C D )。(P12-13)
A、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小,宜林地广、耕地少。
B、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大。
C、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D、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
9.贵州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珍稀名贵药用植物下列有( A B D )。(P16)
A、珠子参 B、三尖杉 C、何首乌 D、冬虫夏草
10.目前贵州行政区划中的地级市包括下列( A B D )。(P29)
A、贵阳市 B、遵义市 C、赤水市 D、安顺市
11.代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三种文化类型的是( A B D )。(P32)
A、北京周口店 B、山西西候度
C、云南元谋人 D、贵州黔西观音洞
12.二十世纪中叶,贵州人民掀起了一系列的“反洋教”斗争,主要有( A B C )。(P12)
A、青岩教案 B、遵义教案 C、开州教案 D、安庆教案
13.贵州清王朝统治时期,官府和地主勾结欺压百姓,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先后爆发了(A D )。(P41)
A、 乾嘉起义 B、顺康起义 C、康乾起义 D、咸同起义
14.下列属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历史纪念胜地是( A B )。(P45、P113)
A、黎平会议会址 B、遵义会议会址
C、息烽集中营旧址 D、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
15.20世纪90年代,贵州开始制定和实施“三大战略”,具体是指( A B D )。(P59)
A、科教兴黔战略 B、开放带动战略
C、计划生育战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
16.贵州完成土地制度改革以后,逐步开展的“三大改造”是( A B C )。(P51)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少数民族资本家的社会主义改造。
17.下列民族中哪些属于贵州的世居民族?( B C D )。(P70)
A、黎族 B、瑶族 C、土族 D、满族
18.目前贵州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有下列:( A B C )(P80)
A、苗族 B、仫佬族 C、土家族 D、满族
19.贵州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措施主要有:( A B C D )。(P74-75)
A、举办各类少数民族干部培训;
B、大力发展民族教育;
C、采取录、转、聘等倾斜政策,扩充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D、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办“三校一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20.贵州彝族主要分布在下列( A B )。(P71)
A、毕节地区各县 B、六盘水市各县
C、铜仁地区各县 D、安顺市各县
21.近年贵州种植业的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增长高于粮食作物,( B D )成为大宗产品。(P91)
A、茶叶 B、油菜籽 C、花生 D、烤烟
22.贵州的医药制造业是全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今后现代化发展的方向是建立( A B C D )。(P108)
A、中药材原料生产体系 B、中药研究开发体系
C、现代中药制造体系 D、市场信息服务网络。
23.下列哪些是贵州的特色食品( A C )。(P107)
A、老干妈辣椒 B、宋大姐酸菜
C、牛头牌牛肉干 D、大白兔奶糖
24.下列关于贵州的旅游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C D )。(P114)
A、旅游景点以数量增加为主要发展方向。
B、只有原生态自然风光才是贵州的旅游特色。
C、增长方式已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
D、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发展。
25.贵州饮料制造业以( A B )为重点。(P106)
A、白酒制造业 B、制茶业 C、果汁制造业 D、汽水制造业
26.到2006年,贵州通过“两基”攻坚达标验收的4县(自治县)包括下列( A C D ),使全省“两基”教育人口覆盖率提高到100%。(P64)
A、威宁 B、纳雍 C、赫章 D、望谟
27.清代贵州夺魁天下的状元下列有( A C )。(P124)
A、赵以炯 B、赵以奎 C、夏同龢 D、孙应鳌
28.抗日战争期间,敌占区的部分学校迁入贵州,促进了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当时迁入贵州的学校有( A B C D )。(P125)
A、私立大夏大学 B、私立湘雅医学院
C、国立浙江大学 D、国立交通大学分校
29.贵州文化的多元并存,主要受到以下文化的影响( A B C )。(P146)
A、中原文化 B、巴蜀文化 C、古越文化 D、闽南文化
30.国务院批准的贵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有:( A B C )。(P153)
A、侗族大歌 B、苗族蜡染 C、茅台酒制作技艺 D、彝文习俗。
31.明代学者王阳明在贵州形成的“阳明文化”现象,以其悟出的( C D )学术思想为代表。(P147)
A、学而思 B、行其正 C、知行合一 D、致良知
32.下列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是:( A B D )。(P153)
A、镇远青龙洞 B、赫章可乐遗址
C、青岩古镇 D、从江增冲鼓楼
33.遵义市杂技团曾经获得全国杂技大赛金奖的演出节目是:( C D )。(P151) A、《双钻桶》 B、《烛影摇红——女子造型》
C 《转台顶技》 D、《梅颂》
34.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包括依法选举并按有关程序任免( A B C )。
(P180)
A、贵州省省长、副省长
B、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C、各厅、局的领导干部
D、各地、县的领导干部
35.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包括以下含义:( A B C )。(P163)
A、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C、实现安定团结、政府廉洁、全国各民族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D、建立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社会结构。
3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贵州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具体表现包括下列( A B C D )。(见目录)
A、实施扶贫开发战略。
B、拨乱反正,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
C、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逐步扩大对外开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贵州省情(地域文化)的期末复习习题答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