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PP/PE/EPDM的密炼开炼混炼 一、实验目的
1、主要目的是了解密炼机的结构,熟练掌握密炼机混炼的操作方法和加料
顺序,熟悉密炼机混炼的工艺条件,了解影响密炼机混炼效果的因素,
2、使学生熟悉并掌握橡胶配合方法,熟练掌握开炼机混炼的操作方法、加料顺序,了解开炼机混炼的工艺条件及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混炼操作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及工作原理
(一)密炼机
实验设备为湖南益阳橡胶机械有限公司制造的1.7 升小型密炼机。
图2-1 1.7 升小型密炼机
A、密炼机的结构
密炼机一般由密炼室、两个相对回转的转子、上顶栓、下顶栓、测温系统、
加热和冷却系10统、排气系统、安全装置、排料装置和记录装置组成。转子的表面有螺旋状突棱,突棱的数目有二棱、四棱、六棱等,转子的断面几何形状有三角形、圆筒形或椭圆形三种,有切向式和啮合式两类。测温系统是由热电偶组成,主要用来测定混炼过程中密炼室内温度的变化;加热和冷却系统主要是为了控制转子和混炼室内腔壁表面的温度。密炼机密炼室结构示意图如图2-2所示。
B、密炼机混炼工作原理
密炼机工作时,两转子相对回转,将来自加料口的物料夹住带入辊缝受到
转子的挤压和剪切,穿过辊缝后碰到下顶拴尖棱被分成两部分,分别沿前后室壁与转子之间缝隙再回到辊隙上方。在绕转子流动的一周中,物料处处受到剪切和摩擦作用,使物料的温度急剧上升,粘度降低,增加了橡胶在配合剂表面的湿润性,使橡胶与配合剂表面充分接触。配合剂团块随物料一起通过转子与转子间隙、转子与上、下顶拴、密炼室内壁的间隙,受到剪切而破碎,被拉伸变形的橡胶包围,稳定在破碎状态。同时,转子上的凸棱使物料沿转子的轴向运动,起到搅拌混合作用,使配合剂在物料中混合均匀。配合剂如此反复剪切破碎,物料反复产生变形和恢复变形,转子凸棱的不断搅拌,使配合剂在物料中分散均匀,并达到一定的分散度。由于密炼机混炼时物料受到的剪切作用比开炼机大得多,炼胶温度高,使得密炼机炼胶的效率大大高于开炼机。
(二)开炼机
ф160×320mm 双辊筒开炼机,上海机械技术研究所产品,主要由机座、温控系统、前后辊筒、紧急刹车装置、挡胶板、调节辊距大小的手轮、电机等部件组成。开炼机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2ф160×320mm双辊筒开炼机
开炼机混炼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两个平行排列的中空辊筒,以不同的线速度
相对回转,加胶包辊后,在辊距上方留有一定量的堆积胶,堆积胶拥挤、绉塞产生许多缝隙,配合剂颗粒进入到缝隙中,被橡胶包住,形成配合剂团块,随物料一起通过辊距时,由于辊筒线速度不同产生速度梯度,形成剪切力,橡胶分子链在剪切力的作用下被拉伸,产生弹性变形,同时配合剂团块也会受到剪切力作用而破碎成小团块,物料通过辊距后,由于流道变宽,被拉伸的橡胶分子链恢复卷曲状态,将破碎的配合剂团块包住,使配合剂团块稳定在破碎的状态,配合剂团块变小。物料再次通过辊距时,配合剂团块进一步减小,物料多次通过辊距后,配合剂在物料中逐渐分散开来。采取左右割刀、薄通、打三角包等翻胶操作,配合剂在物料中进一步分布均匀,从而制得配合剂分散均匀并达一定分散度的混炼胶。
三、操作方法
(一)密炼机操作
1、按照密炼机密炼室的容量和合适的填充系数(0.6~0.7),计算一次炼物量和实际配方;
2、根据实际配方,准确称量配方中各种原材料的用量,将PP、PE、EPDM混合在一起,(把EPDM切成小块的)放置,在置物架上。
3、打开密炼机电源开关及加热开关,给密炼机预热,同时检查风压、水压、电压是否符合工艺要求,检查测温系统、计时装置、功率系统指示和记录是否正常;
4、密炼机预热好后,稳定一段时间,准备混炼;
5、提起上顶栓,将PP、PE、EPDM的混合物料从加料口投入密炼机,落下上顶栓,混炼一段时间;
8、混炼一段时间,提起上顶栓,用手工将熔融的物料进行撬起混合,落下上顶栓混炼一段时间;
9、排料,用热电偶温度计测物料的温度,记录密炼室初始温度、混炼结束时密炼室温度及排料温度,最大功率、转子的转速;
密炼机每批混炼工艺试验报表,应记录:开始混炼时温度、混炼时间、转子转速、上顶栓压力、排胶温度、功率消耗、混炼物料质量与原材料总质量的差值及密炼机类型。
注意:开始混炼实验时,可先混炼一个与试验物料配方相同的物料调整密炼机的工作状态,再正式混炼;对同一批混炼物料,密炼机的控制条件和混炼时间应保持相同。
(二)开炼机操作
1、根据实验配方,准确称量生胶和除液体软化剂以外的各种配合剂的量,观察物料和各种配合剂的颜色与形态;
2、检查开炼机辊筒及接料盘上有无杂物,如有先清除杂物;
3、开动机器,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通热水预热辊筒至规定的温度(由物料确定);
4、将辊距调至规定大小(根据物料量确定),调整并固定挡胶板的位置; 5、将塑炼好的物料沿辊筒的一侧放入开炼机辊缝中,采用捣胶、打卷、打三角包等方法使胶均匀连续的包于前辊,在辊距上方留适量的堆积物料,经过2—3 分钟的滚压、翻炼,形成光滑无隙的包辊胶;
6、按下列加料顺序依次沿辊筒轴线方向均匀加入各种配合剂,每次加料后,待其全部吃进去后,左右3/4 割刀各两次,两次割刀间隔20 秒钟;加料顺序:小料(固体软化剂、活化剂、促进剂、防老剂、防焦剂等)→大料(炭黑、填充剂等)→液体软化剂→硫黄和超速级促进剂。
7、割断并取下物料,将辊距调整到0.5mm,加入物料薄通,并打三角包,薄通5 遍;
8、按试样要求,将物料压成所需厚度,下片称量质量并放置于平整、干燥的存板上(记好压延方向、配方编号)待用。 9、关机,清洗机台。
注:本实验由于物料较少,只是对物料压扁冷却定型,没有多少混合作用,所以很多步骤没有。
四、现象记录
1、在密炼过程中,有时需要提起上顶栓,用铁撬进行人工翻宣,
改变原来物料的“均匀性”,使得再次用转子混合时,使得靠近上顶栓的物料以及其他死角的地方加入到整个体系,能得到更均匀的混合。但表层的物料与空气接触,冷却得快,所以要很快的操作,否则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实验2 密炼开炼混炼 - 图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