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法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
1, 阐述法律和权利的关系,法律的目的是确定权利,保护权利,权利是为法律所确定和保
护的利益。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权利的概念首先形成于罗马法,中世纪罗马法复兴后,西方人发展了权利的内涵,并将其领域由私法引申到公法,从而给政治观念和政治理论带来了重大的变革,近代思想家由权利发展到人权,奠定了西方政治学说的基础。 2, 阐述自然法与法律的关系,自然法是理想的法或法的理想,它高于现实法律,现实法律
应引以为标范和依据,现实法律的制定必须遵照自然法,自然法引入罗马法,成为一种推动罗马法朝平等化人道化方向改革的进步因素。
3, 权利思维方式的形成。统治者的权利必须有权利的依据,只有以权利为基础的权力才是
合法的。这种思维方式成为西方政治学的特点之一。 1、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
第一,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就是将国家视为第一位的,个人是第二位的。
第二,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使希腊政治学具有较为完整的体系,实现了学科划分
第三,特定的研究主题和范围。
第四,公民的政治视角。古希腊政治学家是站在公民的视角认识政治现象,站在公民的立场上阐述政治见解的
2、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是法国的圣西门、傅利叶和英国的欧文。 1)圣西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认为是新的奴役方式.实业制度思想,和平方式,反对暴力方式.2)傅利叶:对文明制度的批判.和谐制度的构想。3)欧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私有制。谴责资产阶级国家只为少数剥削者的利益服务.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意义:
1) 对资本主义的剥削现象的深刻揭露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尖锐批判,是三大空想学说中最有价值的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因此而称之为“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 三大空想思想家的社会历史观总体上是唯心主义的,但在他们夹杂着晦涩语言和玄虚思想的著作中,也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观点,天才德预示了一些社会真理,包含着唯物主义和辨证法的合理因素。
3) 他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和描绘,包含着许多积极的见解和天才的预测,不仅对工人阶级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鼓舞他们为实现伟大理想而斗争,也为社会主义的创建积累了有价值的思想素材。 4) 恩格斯高度评价三大空想思想家对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理论贡献。他指出:“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依靠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位思想家而确立起来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地无数真理。”
斯多葛派:创始人为芝诺,潘尼提乌斯和西塞罗的发挥.代表人物有爱比克泰德、马可·奥勒留、克里斯普等.早期:唯物-->辩证法;但带有宿命论和禁欲主义。 中期:抛弃斯多葛派的唯物辩证倾向,公开宣扬宗教迷信和神秘主义。
晚期:极力鼓吹宿命论和禁欲主义。 主要政治思想:1,提出了自然法的基本思想;2,提出了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3,提出了人的精神自由思想.影响:1,奠定了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独具特色绵延不绝的自然法传统.2,人的平等思想和人的自由思想一起,构成西方政治学说史上关于人的观念的一个中共大变革.
第三节 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伦理学说有重要影响。《神学政治论》 《伦理学》 重释《圣经》 无神论 最早提出思想自由 系统阐释自然权利
1自然权利观。每个人都有生存权这一最高的自然权利,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医院寻求自己的利益.因此,他认为在没有法律的自然状态下,每个人都竭力保住自己,不顾一切. 2社会契约论。自然状态,社会契约,从社会到国家.国家的统治权以人民订立契约时转让的权利为基础,是社会中最大的权威.国家的权力要强有力,借助恐惧来同志社会.否定君主制,赞美民主制,倡导贵族共和制.
3思想自由与行动守法相统一。政治的真正目的是自由,每个人是自己思想的主人,不能转让也不可放弃,维护个人的思想和言论自由,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最好方法,政府应允许自由争论,人在行动上要守法.
霍布斯, 英国,主要著作:《论公民》,《论政治体》》,《利维坦》
霍布斯: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政治学理论的系统阐发者,近代自然法和契约论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现代人之父,以机械唯物论为基础以几何演绎法为手段大大发展了国家理论。政治思想,社会契约论,自然法学说,主权与政体理论
1、国家观与主权观。主权是国家的本质,这种公共权力是人们和平安全的保障。霍氏的国家观无疑是专制主义的。 2、政体论。霍氏认为无论人民在订立契约时选择哪种政体,权力都必须集中在主权者手中。他依据主权的归属把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自然是君主政体最好。在君主政体中,国家属于君主个人,君主私利与公益结合在一起,公益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而且有利于政治的稳定和团结。
3、人民与君主的关系。依据良好的法律和平等的原则进行统治,任人唯贤。
霍布斯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重大的理论意义。
1 ) 霍布斯从人的本性和人类自然状态中寻求国家产生的根原,这表明他“用人的眼光来看国家”,“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这是对神学政治观的彻底否定。
2 ) 霍布斯把国家看成是社会契约的产物,在他那里,国家是个人的集合,因而个人和个人权利就是国家借以建立的基础,国家权力基于人民的同意。这样,他就奠定了近代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国家观的基础。
3 ) 霍布斯所主张的专制集权和独裁是资本主义的而不是封建主义的 a 、 主权者的权力来自人民的同意和授予,而非神或祖传; b 、 主权者要保护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 、 主权者的权力取缔一切地方割据和教会特权。
作为早期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霍布斯代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但其思想也带有明显的封建落后意识。他不反对君主专制,甚至承认专职政权有干涉臣民财产的权利。他认为世界上本没有神,宗教不过是人类无知和恐惧的产物,但又提出宗教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
潘恩:美国启蒙思想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和自然神论者。《人权论》代表作《常识》,美国独立和建立民主共和国是他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批判君主制度和世袭制。
1、政府观。 2、建立代议制共和政体是潘恩的政治理想。3、人权论。
政治思想:1,美国独立思想,其从根本上否定了英国君主专制的合理性,直接的政治意图在于号召北美人们脱离英国,建立属于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2,人权理论.将自然权利.公民权利和政府权力联系在一起,还强调革命权利;3,代议制共和国理论.'4,人权思想:批判保守主义,主张人人生而平等,自由. 三、社会契约论
人们相互之间订立一个契约,规定每个人将自己及自己的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整个集体,每个人都成为这个集体不可分割的成员,并受这个集体的约束。这个集体就是国家。
卢梭契约三个特点:
? 每个人都同等地把自己奉献给集体,所以没有人想到使它成为别人的负担
? 转让越是毫无保留,联合体也就越完美(比较洛克,天赋人权,仍保留部分,政府不得侵犯)。这样个人就不会再对集体有什么要求了,不会发生个人与集体间的争执(绝对服从);
? 每个人既然是向全体奉献出自己,他就没有向任何人奉献自己,人们从集体中得到了所奉献给集体的东西的等价物,并得到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比较霍布斯,向主 权者即 君主奉献一切。) 由这样的契约所建立的国家具有最大的权力。个人必须服从国家。如果有人不服从(公意)全休可以迫使他服从。这等于迫使他自由。
但另一方面,在这个国家里,人民就是主权者。每个人既是被统治者,同时又是统治者。所以他们服从国家权力也就是服从自己。因而服从与自由并不矛盾。他们失去的仅仅是自然的自由,但却获得了社会的自由和道德的自由。
主权者既然由人民组成,所以它没有与人民的利益相反的利益,它不会损害全体人民或任何个人的利益。由于 共同体任何一个成员的利益都与整体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所以它就得到了共同体的保护。这样,人们仅仅丧失了自然的权利。但他们在道德上和法律上却获得了平等的权利并得到国家的保障。
卢梭社会契约论的特征
1,在缔结社会契约时,每这一权力包括建立,改变和撤销政府的权力.(2)民主性原则. (3)多数原则.多数原则是人民主权原则和民主性原则的一个体现. (4)代议原则.(5)分权与制衡原则.
对契约论的分析:
1 、 卢梭这里所谈的社会契约是虚构的。卢梭要探讨国家应该怎样,即国家权力基础。国家权力以人们同意转交的权利为基础。
2 、 当时有人主张国家权力起源于神授、父权或暴力,或被统治者自愿为奴隶。卢梭的契约论是作为上述观点相对立的观点提出的。要为国家寻找到理性的基础。相比而言,在当时是进步的国家起源论,并且他是契约论学派中最激进者,他的契约论是人民主权学说的基础。
3 、 契约论把国家看作是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结合而成。这种个人主义的国家观,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在实践上,必然表现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4 、 在西方历史上,的确有过依契约建立的国家和国家内部依契约关系来维持的现象。 ① 古希腊移民城邦;
② 北美早期殖民地政府,尤其“五月花公约”( 101 )人;
③ 中世纪领主与陪臣间是契约关系,国王作为大领主,按契约享有权利和义务; 5 、 与这种传统相适应,西方也有契约论的理论传统:伊壁鸠鲁、新旧约全书; 中世纪贵族用契约论反王权,反 暴 君派提出了契约论。近代契约论学派接过这一形式,赋予新的内容。
社会契约论是同神律观念和宗教主权观念相对立的世界观发展起来的一种在契约义务和社会关系的结构中探究社会起源的近代社会学理论。
社会契约论是社会进步理论的一种形式,它认为人有“天赋权利”社会发展是由“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过渡的不断进步的过程。人们订立契约、建立国家是为了更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天赋权利”。 社会契约论强调社会是“自私力量的自然状态的个人对现代国家和政治义务形成的自愿默认的产物”,而不是具有一定世俗制度和过程的客观结构;强调人性是社会秩序的基础,社会是超越历史的过程。社会契约论没有把社会看成是由不同的层次构成的复杂结构,也看不到社会的各个层次的客观运行规律。
社会契约论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家在继承和发展古代有关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比较系统的关于国家起源及理想政治制度的理论,经霍布斯奠基,和洛克的阐发,由卢梭把它发展到极致。
社会契约论,尤其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重要性在于它为近现代民主政体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他认为国家政府不是“君权神授”的产物,而是人民公意的产物,因而人民有权利监督、评判和控制政府,而且如果政府违背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则人民具有革命的权利来推翻它。
上述思想理论成为十八、十九世纪美国与法国革命者推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有力思想武器。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的民主、平等、法治和社会正义等思想可以为我国当代民主法治与政治文明的建设所借鉴。
4. 奥古斯丁双城论的内容及意义?
他把世界区分为“上帝之城”和“世人之城”,两个城在现实社会是混合在一起的。上帝之城是由注定得救的基督徒组成的,其余的人则构成世人之城。两个国家的权力是不同的,其统治方式也不同,上帝之城依靠上帝至高至善的权威进行统治,世人之城则依靠人们的力量进行统治,一切现存的权威都是上帝所指定的,世人之城追求世界的和平,上帝高于一切. 意义:在论证上帝之城的优越性时同时也论证了教会高于国家,从神学角度研究国家,讲政治哲学融入神学体系中,认为教权高于王权,使之成为中世纪教权论者的重要思想资源,所提出的教会与国家关系的主张对中世纪政教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马基雅维利的基本政治思想及其历史贡献?
生平著作:君主论,【论提图,李维的前十卷】
主要政治思想:1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人性论基础:首先将人性恶的学说引入到近代政治原则;2,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主体:a政治权力论:政治活动的核心,公共权力也必定是一种恶的产物;b权术论:马基雅维利讲的权术就是指统治者在统治过程中的统治技巧;c整体思想:首先,共合政体有利于保证私有财产的稳定性,防止国家财产落入一个人手中,其次,只有共和横踢才能产生郑振的自由,公正的法律和健康的宗教,再次,共和政体有利于人民在统治过程中发挥作用。
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影响:1,其在政治思想史上的奠定性贡献首先在于他研究政治
问题的方法,2,人本主义政治观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理论起点3,权力政治观确立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理论核心4,政治思想的现实主义奠定了近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基本原则。
洛克: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理性,西方近代自由主义的最早代表之一。他经历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全部过程,在批判父权论、倡导信仰自由和宗教宽容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其自然权利说和政府学说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
洛克的分权思想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分权学说;洛克把国家权力分为三种: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立法权:指导如何运用国家的力量以保障这个社会及其成员的权力,执行权:负责执行被制定的和继续有效的法律的权力,对外权:负责决定战争与和平、联合与联盟以及同国外进行一切事务的权力。立法权是最高权力,但不是专断的权力,它基于人民的同意和授权,受一定限制,这种限制表现在:第一,最高权力对于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不是、并且也不可能是专断的,第二,最高权力不能以临时的专断命令来进行统治,而必须以颁布过的经常有效的法律并由有资格的著名法官来执行司法和判断臣民的权利,第三,最高权力未经本人同意不能取去任何人的财产的任何部分,第四,立法机关不能把制定法律的权力转让给任何他人,或把它放在不是人民所安排的其他任何地方
三种权力之间的关系:首先,立法权最高,执行权和对外权从属于立法权,两权应合在一起,由君主掌握;其次,立法权和执行权必须分开,再次,虽然执行权从属于立法权,但执行权也享有一些特权,主要是召集和解散立法机关的权力属于执行机关 洛克的权力分立,实际上是两权分立,即立法权和执行权的分立,对外权和执行权是联系在一起的。洛克提出分权的目的在于限制王权,为资产阶级争权。
2 、对“共和国”的阐述
西塞罗依据罗马共和国的传统, 以一个美好的词句将国家称为“共和国”( res publica )。他给国家 ( 即共和国 ) 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国家是人民的事务 (res publica res populi) ” 他说:“国家(或共和国)是人民的事务。但是, 人民并不是以任何一种方式联系到一起的人的集合, 而是在协议共同尊重正义的基础上大规模的人民的联合体和谋求共同利益的伙伴。”
所谓“国家是人民的事务”,就是国家属于人民,为人民所有。在拉丁文中, res publica (共和国)意为“公共的事务或财产”,与 res privata( 私人事务 ) 相对而言。而 res populi 意为“人民的事务或财产”,两者的含义是相同的。所以,“共和国”这一名称的本来含义,就是属于人民的国家。 在王权专制的时代,君主事实上成为人民的主人, 是人民的所有者和支配者。王权专制被推翻之后,人民自己成了国家的主人,他们通过自己选举的官员来领导国家,使国家成为人民集体的事务或共同财产,所以称之为“共和国”。 西塞罗写道:“怎样才能称为‘人民的事务'?共和国又意味着什么呢? 假如人民被一个人残酷地统治着,没有正义的纽带, 也没有参加共同生活的人们的协议,就不是共和国,也就不是真正的国家”。 他举叙拉古僭主时代的政治为例。在这里,虽然城邦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城邦, 有着许多美好的事物,“但这一切都不属于人民, 反而人民本身成为一个人的财产。因此,这里没有一点共和国的影子。”
由于国家是人民的共同财产,所以, 政府的权力也必然源于人民集体。组织在一个国家里的人民是一个自治团体。 维系这一团体的纽带是正义和法律。因此,行使政府权力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西方思想史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