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最全的33套答题公式 - 图文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5-1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初中辅导语文阅读理解最全的33套答题公式

初中语文考试的重点之一是阅读理解,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深圳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思路和答题公式,家长收藏给孩子,用处会非常大哦!

在阅读理解中,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十分重要。整体感知包括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对文章线索的把握,对文章思路的了解。再次是对于文章重点段落的理解和分析。 做阅读题必须有四种意识

文体意识: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去答题; 语境意识:联系文章中心和上下文答题;

文本意识:一切答案可以在文中找到,答题不能脱离文本;

题目意识:注意答案在问题中,从问题中找命题意图、答题要点和要求,按分值答题。

做阅读题的流程

速读,确定体裁和中心——初看题目,明要求; 再通读原文——依据要求,确定有效阅读区域;

反复斟酌,并作答——复查,是否按照要求作答,是否表述明确。 阅读理解万能答题公式

1判断文章体裁 这是一篇xx。

“xx”中的备选答案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三种文体的区别

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技巧:

时间地点看标志词,准确程度看题意 中心人物识别看中心和写作着力点 事件概括要考虑文章中心,句式是: 什么人+干什么;

什么人+怎么样或为什么+干什么

3概括文章内容?(中心句通常在文章首尾的议论抒情句中) 方法:

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句式:

①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即 “什么人+干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

②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③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4分析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考高分上名校 就选思学佳

5划分层次?

(1) 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 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 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 按照情感变化过程分(找表达情感词) (5) 总分总(掐头去尾)划分段落层次技巧:

①合并同类项,把相同内容的合为一层,把不同的分开来。

②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③找标志词

6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种类: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 线索判断技巧:看题目,看议论抒情句,看多次出现的字眼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示例:

①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如《七根火柴》以七根火柴为线索贯穿全文。 ②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③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④以思想感情为线索。如《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不大喜欢——想去看看——赞赏蜜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⑤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如《藤野先生》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到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离别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⑥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如《孔乙己》以小伙计“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7为文章拟标题

技巧: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依据:(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8品味题目 题型:

①为什么以此为题?

②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③试分析题目的作用。 ④给文章加(换)题目。 示例:

1)《背影》 充当线索、抓住外貌特写镜头表现父子深情。

2)《阿长与山海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表现阿长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表明我的感激和怀念。

3)如果把课文题目《小巷深处》改为《我的母亲》或《母亲赞》之类,你认为效果好吗?为什么?“小巷深处”是母女俩家的所在,是她们生活的场景。这里珍藏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母爱故事,这里也是真挚感情的寄托。其他题目则显得平淡直露。

考高分上名校 就选思学佳

4)地下没有鳌鱼题目好不好?简要评析一下言之成理即可。(说明文)好。既是对古人认识地震的一种否定,又能引出现代科学的解答,生动,吸引人。不好。不直接,不能一目了然,不如《地震的原因及危害》来得实在。

9了解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10记叙顺序及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先写结果或事件过程中的一部分,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 插叙(叙事时中断,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使故事情节更集中。

11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诙谐幽默。

一般来说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

12写作手法及作用? 常用具体如下:

(1)象征手法:……象征……,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手法 :通过对比,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3)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4) 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考高分上名校 就选思学佳

(5)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6)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7)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 (8)文章开篇的常见写作手法有:

①可以用诗经里的赋比兴手法。比如说,兴,是先言他物的。 ②也可以用引用的手法。如名句、箴言之类的

③也可以先声夺人,用一系列的排比句,气势强烈…… ④或是采用题记的方法。显得隽永深刻,又有文采

⑤开头用景物描写也不错,渲染你所需要的气氛和基调。 ⑥开门见山。 ⑦倒叙开头

(9)文章末尾的常见写作手法有:

①抒情议论结尾,画龙点睛,点明主旨。 (又称卒章显志) ②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 ③ 戛然而止,发人深省 ④照应开头

13修辞方法及作用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表达某种情感或观点。

(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3)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排比:增强语势,便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议论文中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5)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表达强烈的感情,富有感染力。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发人深思。 (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14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

结合语境分析结合内容分析语意的变化(主旨、人物心理性格、感情等)从修辞、语气、句式、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语言风格等方面分析表达效果。 句式:

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不能换,“××”用一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如果换成“××”,就没有这种效果了,所以不能换。

15文章用典的赏析

一是丰富文章主题,二是增添文章情趣,使文章有文采。三是言简意丰。

16句子或语段的作用? 一般说出三条。 考高分上名校 就选思学佳

①内容上:

首段和尾段:字面义和象征义。

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语面的象征义、喻指义,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点明全文思想意义)。有时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补充说明。 ②结构上:

在文章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等作用;

在文章中间: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为后文作铺垫;埋下伏笔;

在文章结尾:总结上文、照应开头、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等

③表达效果上:升华中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④从写作手法上:开篇点题、为后文设伏笔、作铺垫、深化中心、点明主旨、衬托、渲染、呼应、照应、对比、象征、先抑后扬等。

17表达方式?

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18问记叙文中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①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直抒胸臆,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融情于叙、融情于议、借物抒情、借梦抒情等

②记叙文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和事件的意义,以深化主题。段与段之间的议论,能起到承上启下和突出中心的妙用。

③说明是为了简要地解说事物,阐明事理,使所叙之人、事、物更清楚。

19分析写景状物记叙文景物描写的方法:

①时间推移法 ②空间变换法 ③移步换景法 ④分门别类法

20领会写景的作用和写物的目的。

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

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往往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21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了解描写的几种形式:

(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 (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

①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对话)描写、心理描写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主题。

②侧面描写 作用是:衬托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 重点了解几种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①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考高分上名校 就选思学佳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最全的33套答题公式 - 图文在线全文阅读。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最全的33套答题公式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04768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