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B
5.发明无线电报的是意大利人( )
A.贝尔 B.马可尼 C.莫尔斯 D.爱迪生
思路解析:贝尔是有线电话的发明者,莫尔斯是有线电报的发明者,爱迪生则是电灯泡的发明者。根据教材可知,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故正确答案应为B项。 答案:B 6.是非判断
(1)19世纪中后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应用于生产领域,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兴起。
(2)爱因斯坦一生的发明近2000
(3)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举行成立庆祝大会,马克思打电话给公社领导人表示祝贺。(4)电磁波的发现,使无线电通讯工具的发明成为可能。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判断能力,应根据史实认真分析。(1)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的一个推动力,所以这种说法是正确的。(2)称为“发明大王”的是美国发明家爱迪生。(3)有线电话是在1876年发明的,巴黎公社时期还没有有线电话,故这种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4)符合历史事实。 答案:(1)√ (2)× (3)× (4)√
7.识读下面为电力开发和电器发明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两位历史人物。
图1 图2
(1)图1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主要贡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举出他发明的一种电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这两个人物的图像,教材中已经出现,应根据他们的相貌作出判断,西门子的样子是睿智老练,爱迪生则是富有朝气。
答案:(1)西门子 发明实用发电机 (2)爱迪生 电灯泡
我综合我发展
8.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波的发现,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请举例说明。 思路解析:本题包含两个方面,解答时可分别进行。“电磁感应现象”的影响,可从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爱迪生的一系列发明等方面分析。“电磁波的发现”的影响,重点应指出无线电报的发明,还要点明其意义:人类通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参考答案: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为人类利用电能提供了科学依据。如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了实用发电机。随后,比利时人格拉姆制成了实用电动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电能的开发和利用变成了现实,也使电灯泡、电影摄影机、电车等一系列电器的发明成为可能。它为社会生产提供了经济、轻便的新能源,也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电磁波的发现,使无线电通讯工具的发明成为可能。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有线电讯和无线电讯的发明,为迅速和远距离交流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人类通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9.
材料一:1708年,英国人韦尔用棉花摩擦大琥珀,结果竟产生2厘米长的大火花,并发出
材料二: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磁针移近通有电流的导线,结果出现了磁针偏转的
(1
(2)材料二中奥斯特发现的现象有何意义?它与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的发现有
3)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人类对电的认识经历了什么过程?
思路解析:解答本题,应注意材料与教材内容的有机结合,同时还要运用一定的物理学知识。 参考答案:(1)摩擦生电。
(2)初步揭示了电磁之间存在的关系。为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供了条件。 (3)由浅入深,逐步深化的过程。
10.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电力开发、电器和通讯的发明中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按照姓名、国籍、时间、成果等列一个简表。
思路解析:所列表格,应按年代顺序进行排列,内容包括人物、国籍、时间、成果、类别等。 参考答案:表格示例
姓名 法拉第 西门子 格拉姆 爱迪生 莫尔斯 贝尔 马可尼 我创新我超越
国籍 英国 德国 比利时 美国 美国 美国 意大利 时间 1831年 1866年 1870年 1879年 1837年 1876年 1895年 成果 电磁感应现象 实用发电机 实用电动机 电灯泡 有线电报 类别 电能开发 电器 有线电讯 有线电话 无线电报 无线电讯 11.信息传播是人类最古老的社会行为。在古代,人类主要靠人力传递信息。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在寻找更迅捷简便的通讯方式,于是有了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如今,电话、电报等传播手段的出现,大大加速了现代信息传播的速度。信息传播对人类发展有什么作用?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第19课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